農文旅融合發展已經成為中國鄉村振興的新趨勢,在探索和挖掘鄉村旅游核心價值點和資源同時,引入藝術、科技等新興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為鄉村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沉浸式體驗不僅可以融于城市景觀生活,還可以活化鄉土文化,沉浸式的展示和體驗在地文化風情。沉浸式鄉村已然成為了一種新消費場景,它的體驗感和互動性大大增強了人們對于鄉土文化的深度理解。本期內容聚焦“沉浸式鄉村文旅”,通過國外一些沉浸式體驗的鄉村應用案例分享,為鄉村發展與振興提供一個可供參考的全新思路。
隨著農旅融合不斷深入,在探索和挖掘鄉村旅游核心價值點和資源同時,有很多地區引入藝術、科技等新興產業助力鄉村振興。一場Team Lab 沉浸式花海震撼全球,沉浸式正式進入到人們的視野。從藝術到商業、再到文旅行業,沉浸式無不受到大眾追捧。
沉浸式已從一個新業態發展成為一個新行業,借助AR、VR、MR等技術圍繞吃、住、游、購、娛等需求展開了沉浸式的體驗。無疑,沉浸式的注入為產業升級提供了更豐富的養料。沉浸式體驗不僅可以融于建筑、景觀中,提升整個場景的的觀感和互動效果;還可以活化本土文化,沉浸式的展示和體驗當地文化。
江戶極彩棚田
原來農田也可以成為一件藝術品,日本江戶極彩棚田借用燈光的藝術效果賦予其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觀藝術,從蔚藍到黃金,變幻的光影營造了如夢似幻的田園美景。
游客置身于稻田間,隨著變幻莫測的燈光,探尋稻谷從嫩綠的秧苗到成熟的稻穗,沉浸式地體驗農家真實的生活場景。
萊利斯塔德小鎮韭蔥農田
沉浸式農田藝術 · 萊利斯塔德小鎮韭蔥農田
一望無際綠油油農田,夜晚卻成了沉浸式夢幻光影場域。
萊利斯塔德小鎮有一處2公頃的韭蔥農田,在以沉浸式科技藝術聞名的荷蘭藝術家丹·羅斯加德打造下化身為一件名為Grow 的農田沉浸式藝術品。
夜幕下,涌動著五彩斑斕的韭蔥浪,點亮了萊利斯塔德小鎮。人們置身其中禁不住要隨之舞動。
當然,它不僅僅只是一件藝術品,Daan Roosegaarde與其團隊、光生物學專家歷經兩年多研發,試著將農田當作一塊畫布,藉著充滿詩意且能促進植物生長的紅、藍和紫外線LED光線,促使空間絕美讓人驚艷外,亦達到減少50%農藥使用的效能。
日本小田原城
小田原城位于神奈川縣小田原市,建造于戰國時代到江戶時代,是日本古代武將北條氏的主要據點。
這是一座水與城的結合很有對比感,城池內外遍布櫻花樹的城市。
沉浸式建筑挖掘城市的特色,仿佛水在城墻上激起一圈又一圈波紋,一束又一束的櫻花短暫地開放又凋謝。
阿德萊德市
阿德拉植物園是阿德萊德市中心的一片綠洲,以美麗的花園、宏偉的大道和驚人的建筑為特色。
它擁有澳大利亞一些最好的植物收藏。阿德萊植物園聚合藝術家、音樂家、燈光設計師打造了一場植物園的光影秀。
當游客進入阿德萊德植物園,仿佛進入了藤蔓、煙霧、燈光相結合的,令人振奮的世界。全新混合媒體通道,給人一種沉浸在短暫日光浴的錯覺。
小蒙特利爾獨立民謠樂隊The Barr Brothers創作的原創音樂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小路被薄霧中的金色燈光點亮,沿著昏暗的小路前行,樹梢閃爍,樹影婆娑。
音樂頻率調整到森林隱藏波長, LED 燈自帶漩渦和動態音效,帶來白晝到日落再到夜間的森林變化場景,讓片刻休閑的游客,重新認識植物園,了解地球母親。
文章來源:文旅阿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