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沉浸式娛樂產業版圖中,從經濟價值到業態綜合性,主題樂園無疑是沉浸式體驗場景的“頭號玩家”。
在過去幾年里,主題樂園巨頭環球影城和迪士尼相繼推出數個“引爆級”主題景區,比如迪士尼的《星球大戰:銀河邊緣》,環球影城的《哈利波特:魔法世界》和國內華強方特《熊出沒》樂園等。這些主題樂園人氣爆棚的項目有一個共同方程式——創造IP植入與科技賦能的沉浸式極致體驗。
疫后新常態之下,市場考驗的不僅是文旅項目的產品迭代速度與模式創新的領先度,市場也在考驗著沉浸式賽道上的從業者把握趨勢的明銳度和行動力。因而,主題樂園在打造沉浸式娛樂項目時,在主題構建、IP植入、開發模式、體驗設計、故事敘述、前沿技術和商業運營等各方面都需要做好前瞻性的頂層設計以及與時俱進的迭代創新。
我們為什么渴望去主題樂園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忘卻現實”、“尋找童心”是成年人愛去主題樂園的主要理由。因為不管生活有多艱難、工作壓力有多重,我們依然童心未泯,我們始終對這個世界保持著一份孩童般的好奇。成年人更渴望忘卻實現的片刻放松,“身臨其境”去往一個明知是想象和虛構的、卻樂意投入的一個“非現實空間”。
兒童在一個有安全感的沙箱里樂此不疲地游戲,靠的是富有想象的創造力與同伴嬉戲。主題樂園就好比是一個超大型“成人的沙箱”,為人們提供一個短暫逃離現實、模擬真實的“隔離環境”。人們進入“沙箱”后即可放下“原我”,放心自由地去“玩沙子”。成年人想要的是一場脫離現實、可觸可感的“清醒真實的夢境”,這種“臨場感”讓人們自愿“迷失”在故事中。
沉浸式娛樂項目賦能主題樂園
作為文化旅游與娛樂產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題樂園即使沒有現代沉浸技術支持的游樂項目,其本身就是自帶沉浸感的綜合性娛樂業態。那么,為什么主題樂園還要引入或升級沉浸式娛樂項目呢?
因為,新興的沉浸式體驗正在重新定義主題娛樂,并將全面賦能主題樂園。
沉浸式娛樂項目通過場景、影像、音樂、燈光、表演和科技特效來達成環繞效果,使體驗者(游客)處于被環繞的環境之中,并為其提供一個主動的角色設定,從而能夠全方位、多角度調動參與者的注意力,建立并創造出一種前所未有的參與感和聯系感,因而本質上改變了體驗者與項目內容的互動方式。
沉浸式體驗在主題樂園的應用與樂園主題、IP場景、主題演藝和科技應用四大要素息息相關。因此,沉浸式主題樂園一般會開發一種或多種沉浸式娛樂項目。以永恒樂園(Evermore Park)為例:
美國永恒樂園應該是世界上第一個全域沉浸的戲劇體驗主題樂園,就像一部有著巨大舞臺的“活生生的戲劇作品”,而所有“角色”都不需要特別演技。樂園坐落于美國猶他州茂密的森林里,一期已于2018年9月正式開業,整個主題樂園被設計成為一個古老的歐洲村莊,包括維多利亞時代、中世紀和哥特式村莊。
永恒樂園引人之處就是“與整個現實環境交融的沉浸式體驗”。游客在樂園里被稱為“勇敢的探險家”、“世界漫游者”。一旦進入這片神奇的土地,游客即刻化身為與現實身份完全迥異的“角色”,就像置身于一場類似《西部世界》的超大型真人戲劇游戲,在一個類似電影片場的“真實場景”去完成一項又一項挑戰任務,這種沉浸式體驗完全由劇情(任務)推動。
永恒樂園既沒有傳統主題樂園的過山車與大型騎乘設施,也沒有影視IP植入,卻創造出一個全域沉浸的歐洲夢幻村莊,成為全球以演藝為特色的沉浸式主題樂園的一個風向標。
如何打造主題樂園的沉浸式體驗項目
(一) 圍繞主題或IP進行故事構建
主題樂園在設計體驗之前,首先應先進行故事構建。
故事構建不是敘述。故事構建是指我們希望游客所處的環境,以及他們在這個環境中扮演的角色。故事構建的理念要求體驗設計者是從游客體驗角度來看待一個項目,設定一個目標并確保各項設計的總統協同性。
比如“拯救并成為英雄”、“探索外太空”、“孩子是勇士”是故事背后的目標,那么沉浸感就圍繞這些設定目標出發,從主題、場景、敘事、角色、任務、行動等多個維度展開,而劇情、演職人員、VR、AR、互動裝置、游樂設施、現場服務都是實現這個目標的手段,所有這些努力都是為了幫助游客成為那個“勇士”、化身為那個“英雄”。
(二) 將IP植入并轉化為沉浸式體驗
主題樂園項目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IP。屏幕IP或文字故事如何轉化為落地實景,關鍵要提煉IP的核心價值,找出這個IP與眾不同的獨特點。
比如,蜘蛛俠IP獨特點就是瞬間變身的蜘蛛俠造型,在城市樓宇間飛行來拯救生命的英雄式行動,而迪拜“冒險世界”主題公園里的“漫威英雄世界”就用VR過山車帶你化身“蜘蛛俠”,你“看到”的是高樓林立的紐約都市繁榮場景,身體“觸感”到的是過山車急速上下的穿梭飛行,而你“心中”的使命是勇敢擊敗敵人、成為英雄。
將IP植入并轉化為沉浸式體驗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將IP元素拆解與重構的過程,最終是要構建一個似曾相識的主題“世界”,讓人們在這個“世界”里去行動以探尋某種意義。無論是通過劇情(任務)驅動,還是通過沉浸技術驅動,目的都是為了使體驗者獲得更真切的體驗感和引發情感共鳴的價值感。
(三) 應用沉浸技術與智能環境創造出一個“超現實幻境”
國際上理念領先的沉浸式主題樂園都在探索將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混合現實(MR)等拓展現實(XR)沉浸技術運用到場景構建與游客互動機制上。在樂園場景應用中,騎乘主題化設計、智能傳感技術、音效與影像特效,以及可穿戴設備(如迪士尼魔術手環),都將增加體驗的沉浸感。
加州六旗魔術山主題樂園和六旗探索王國主題樂園都采用了Oculus頭顯VR眼鏡,與三星電子合作,打造了主題為 《銀河攻擊》的VR過山車項目,以及混合現實MR的騎乘體驗。
(四) 商業主題化與消費場景化的運營模式
商品售賣、餐飲與住宿是主題樂園重要的二次消費收入。對商業空間、住宿酒店進行主題化包裝能夠創造出充滿情緒化的體驗,把消費融入體驗過程之中,能創造出更多商品場景化消費的可能。
比如環球影城《哈里波特:魔法世界》樂園的商業街被主題化“對角巷”,在這條鵝卵石鋪成的長街里面可以找到各種古怪和刺激的商店和飯館,一般小巫師要到霍格沃茨入學前,都會到此購買學習用具。
新建的永恒樂園的主題商業十分自然地被置于古堡、海盜船、圣誕小屋等主題場景中。除了商品實物之外,手作坊、體驗營、研學游、與虛擬IP互動、影像留影等服務也是“體驗化消費”的創收來源。
我國的主題樂園發展現狀和期待
中國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主題公園市場,據數據平臺統計2021-2025年中國有約80個樂園計劃開業。日前《2021中國主題公園競爭力評價報告》顯示,2021年度綜合實力位列全國前十名的主題公園,除上海迪士尼樂園外,珠海長隆海洋王國、常州中華恐龍園、廣州長隆歡樂世界等本土主題樂園赫然在列。因此,當國際主題樂園品牌瘋狂掘金中國市場時,國內本土主題公園也相繼崛起,圍繞差異化建設持續發力。
從古代神話、歷史名著到現代動漫、未來科幻,中國從來都不缺文化IP,但將中國故事與現代技術相結合形成傳播中國文化、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主題公園項目需要集合各種資源、運用科技手段著力開發打造,還需要克服很多困難,做出很多努力。
從我國主題公園企業的新項目開發,到環球主題公園二期的籌劃建設,中國的主題公園設計者、建設者正在開始探索推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以中國文化IP為核心的景區,并同步進行旅游商品、文化產品等衍生品開發,進而形成一條完整的IP知識產權鏈,提升中國優秀文化的世界影響力。
中國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在資源、條件已經具備的當下,我們期待中國的主題公園能夠實現從引進借鑒、消化吸收到打造并輸出中國IP的進化,最終實現創新并引領世界主題公園產業的升級發展。
文章來源:游藝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