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建“假古鎮”的偉光匯通距離爆雷有多遠?
來源: 旅界 作者: 旅界 時間:2022-07-29
山東之殤
2022年,是文旅地產開發商流年不利的一年,以建設運營“假古鎮”出名的文旅地產商偉光匯通眾多項目也陷入困境。
進入7月,家在濟南市長清區的當地人張國偉沒能等來家門口濟南宋風古城一期的如期營業,而這已經是這座“贗品古城”的第二次延期跳票。
公開信息顯示,2019年8月1日宋風古城項目在濟南開工奠基,由偉光匯通集團開發,投資額達40億元,項目以宋代濟南文化特色古城為核心,建成兩年后將提供3000個就業崗位,實現年接待游客量500萬人次以上。

彼時,濟南市長清區政府主要領導在媒體采訪中表示,作為長清區重點引進的項目,宋風古城預計2019年8月1日開工,力爭2020年8月1日一期項目對外開業。
此后,按照宋風古城項目規劃來看,在2022年5月,古城一期部分區域將會實現營業,在2024年一期項目完全開放。
今年7月,濟南宋風古城未能如期開業,第二次跳票??粗脚d未艾的工地,張國偉表示出擔憂,“很多人的希望落空了,真懷疑會不會就這樣爛尾下去?”
與濟南宋風古城情況類似,北京偉光匯通文旅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參股10%的濟州古城項目距離當初選址已經過去6年,至今沒有任何動靜。
據多家媒體報道,2018年7月1日濟州古城開工奠基儀式,該項目宣布被列入全省新舊動能轉換的重大文旅融合項目,由中國文旅古城運營商偉光匯通旅業投資興建,建設期限則為2018-2022年。
但殊歸同途的是,截至今年5月,有細心網友發現該項目總用地面積已經較規劃之初的124公頃縮水為約50公頃,將近三分之二面積蒸發。
這些年,不少偉光匯通的古城在山東平地而起,均難言順利,其位于臨沂的沂州古城、郯國古城也遭遇了不同的糾紛與麻煩。

今年3月2日,國內知名旅游演藝公司——宋城演藝發布公告,指出臨沂偉光匯通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多次通過自媒體、媒體發布不實信息,稱其沂州古城項目聯手宋城集團、建設千古情系列劇場等。
公告顯示,宋城演藝從未與沂州古城方面達成任何合作,也從未授權沂州古城項目及其相關單位使用“千古情”商標及品牌。公司擬通過法律途徑追究有關單位和個人的法律責任。

同在臨沂的郯國古城則是因為景區和商戶之間抽成的事情鬧得不可開交。
有媒體披露,去年,郯國古城景區原本和商戶簽訂了一份聯營合同,合同規定對入駐商鋪采取抽成方式聯營,后來景區突然提高了門檻,不僅提高了抽成比例,還額外增加物業費,導致糾紛加劇。
事實上,沂州古城也發生過類似事情。一位當地市民稱,春節期間人流量大,沒想到開發商臨時漲價,一開始規定好的扣12個點,后來變成了18+5個點。
成立于1996年的偉光匯通在云南、湖北、河南、廣西等省份開發運營了將近20個文旅小鎮,加上在建和已簽約超過50個項目,山東的數個項目卻成為了偉光匯通董事長陸學偉的難言之殤。
“假古鎮”與“真地產”
今年春天,從事醫護工作的山東人小亥回老家時特別跑了一趟沂州古城,他對這座號稱總投資逾100億元的古城充滿了好奇。
在小亥想象中,臨沂的沂州古城應該會有穿梭至當年繁盛時期的景象。
但讓他遺憾的是,不僅部分景點還處于在建狀態,很多店鋪也還在招商,零星的幾個開業店鋪門可羅雀,路上游人更是寥寥無幾,街邊很多小吃攤位也都空著,一副蕭殺模樣。

“沒有看到任何對古沂州府歷史的講述,”最令小亥不能接受的還是“打著古城的幌子賣別墅,景區內賣房的廣告屢見不鮮?!?/span>
在偉光匯通全國各地興建的“假古鎮”、“假古城”中,類似的吐槽并不鮮見。
網友對偉光匯通耗巨資修建的“假古鎮”并不買賬
一位實地參觀過許昌曹魏古城的媒體人直言外觀樣式確實是仿古城,但核心曹魏文化太單薄,“并不是建一座賦詩樓、杜康樓就很曹魏了,許昌是三國文化古都,值得深挖的東西很多,人氣不能靠小吃街帶動起來,浮于表面,只能成為四不像?!?/span>
許昌曹魏古城
偉光匯通集團董事長陸學偉曾解釋,今天的偉光匯通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僅僅投資建設和運營彝人古鎮的偉光匯通了,“以前我們可能是十年做一個項目,現在可能是一年做十個項目。“
過度的同質化,直接影響了這些古城項目的客流量,尤其是年后,當年假過去,年輕人紛紛回到工作的城市,古城往往一片冷清。
以郯國古城為例,郯國古城剛剛開放時,60元一個人的票價就勸退了很多人,不得已景區推出免門票活動,才吸引了當地人。臨近過年,再次收費,降至20元,可年一過,看著驟減的客流量,該不該收費又成了一個問題。
這些年,上述問題一直在持續困擾偉光匯通旗下文旅項目。僅靠當地人,支撐不起古城的客流量,而過度的同質化又無法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
在偉光匯通的官方表述中,預計游客量一直頗為光鮮,往往500萬游客/年起跳,但其項目產品缺乏IP,一旦收取門票,預計入園人數即斷崖下降,游客的消費意愿與能力更是成疑。
事實上,偉光匯通全國各地修建的“假古鎮”耗資巨大,不僅容易爛尾,且盈利變現能力不佳,但倘若撕開文旅這層“皮”,會發現偉光匯通終歸是以文旅的名義“賣房子”。
還是以臨沂為例,公開信息顯示,偉光匯通與山東東方佳園房地產投資建設的沂州古城、郯國古城、鄪國古城均有配套房產項目出售,且均售價不菲,沂州古城房價更是以35000元領跑臨沂房地產市場。

文旅項目乏人問津,地產卻頻頻售出高價,這也難怪很多人質疑偉光匯通開發的古城到底是文旅項目還是地產項目了。
近些年,爛尾、停貸、爆雷的民營開發商不在少數,偉光匯通也明顯開始力不從心。
透過審計報告披露的慘淡經營數據可以清晰看到,偉光匯通2019年營收約6.08億元,凈利潤虧損2.79億元,資產總計52.37億元,負債55.17億元。
截止2020年10月31日,其營業收入直接降至1.33億,凈利潤虧損擴大到3億,資產總計63.73億,負債總計68.9億,所有者權益已進一步降至-5.15億。
當偉光匯通的“假古鎮+地產”模式進入瓶頸期,又接連遭遇國資撤資事件。
去年2月25日,全國產權行業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的一則公告,讓行業再次聚焦偉光匯通。
公告顯示,偉光匯通二股東——國開創新資本掛牌轉讓偉光匯通22%股權,底價為3.24億元。

此前,在央企、國企“退房”回歸主業背景下,2020年,偉光匯通在云南芒市傣族古鎮項目的央企合作方——新興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曾以底價1506.84萬元轉讓所持芒市新興偉光匯通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46%股權,并于去年4月27日完成退出。
對于在芒市傣族古鎮項目開工后僅一年多時間,新興發展即欲退出的情況,偉光匯通方面曾回復媒體稱:“只能透露新興發展退出只是因為國資委要求所有投資項目回歸主業?!?/span>
央企退出偉光匯通原因眾說紛壇,但對于偉光匯通董事長陸學偉來說,未來將不會再有國字頭央企為他簽約項目、拿地、銀行融資去站臺,偉光匯通只能在一片泥淖中孤軍奮戰。
房地產行業進入“黑鐵時代”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偉光匯通也頗有行至水窮處的尷尬,陸學偉左支右絀,在一家家行將爆雷的關聯公司船沉前“跳船”。
企查查顯示,陸學偉“棄子”楚雄偉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9月,僅在去年就有8次歷史被執行人記錄,被執行總金額近490萬元,法人楊金凱被限制高消費。
楚雄偉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原實控人陸學偉可能受此影響,選擇在2021年12月6日退出該公司。

作為偉光匯通發跡的文旅項目——彝人古鎮項目操盤方云南匯通古鎮文化旅游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從2017年初開始,受資金鏈問題影響,接連陷入多家公司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歷史被執行總金額為8638.5萬元。陸學偉選擇在2018年退出云南匯通集團股東,成功金蟬脫殼,躲過一劫。
今年3月4日,偉光匯通旅游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為被執行人,案號為(2022)京0108執2907號,執行標的為550.5萬元。
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這一次陸學偉還會“幸運”逃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