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歐洲去不起,而是哈爾濱更有性價比”。
從“霍格沃茲哈爾濱分茲”到“在逃公主在冰城”,12月初,哈爾濱旅游在社交平臺上悄然走紅。這些短視頻也讓南方人心動變為行動,打著飛的去哈爾濱,清晨在早市享受東北物價,中午逛中央大街、打卡索菲亞教堂,順便吃鐵鍋燉大鵝、喝格瓦斯,晚上直奔東北澡堂體驗“東北洗浴文化”。
而這僅僅只是開始,真正讓哈爾濱火爆全網的,源于一場退票風波。
哈爾濱是如何
接住這“潑天富貴”的
在前期的熱度加持之下,12月18日第二十五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開園當天,不到3小時游玩人數就已達4萬,部分游客因排隊時間過長,無法體驗已預約的項目,現場大喊“退票”,此舉在網上引發熱議。
真誠是哈爾濱化危為機的“必殺技”。
當天下午,冰雪大世界發布了暫停售票公告,隨即哈爾濱市文旅局領導第一時間就去現場督導,而對于退票問題,冰雪大世界就一個字“退!”。
12月19日,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發表了《致廣大游客的一封信》,向游客致歉的同時也給出了整改措施,一是園區內娛樂項目采取現場排隊和延時服務方式,設置排隊信息提示,對游玩項目分時、分段提醒,滿足游客體驗需求。二是增加安保、接待、志愿服務人員,充實游客流量較高點位的服務力量,為游客提供維護秩序、問詢導覽等暖心服務。三是增加投訴受理服務臺和客服人員,線下線上同步受理解決游客訴求。
園區及時、積極解決問題的態度讓游客真切體驗到哈爾濱的“好客”之道,實現了口碑逆轉。隨即哈爾濱在服務游客上開始花式整活。
爾濱
你讓我感到陌生
從“哈爾濱”到“爾濱”,為什么“哈”沒有了?因為哈爾濱一系列的“寵粉”操作,當地甚至拿出了很多本地人都沒見過的東西,這讓很多哈爾濱人都笑(哈)不出來了。
為了游客能玩得盡興,從天上飄的到地上跑的,哈爾濱“毫無底線”地滿足游客各種需求。從索菲亞大教堂上高掛的圓月,到松花江上升起的熱氣球;從現身城市街頭的鄂倫春人與馴鹿,到背著書包滿地溜達的逃學企鵝,還能看到大興安嶺的馴鹿、非洲的鴕鳥、沙漠的駱駝在松花江、中央大街滿地兒溜達,甚至還從沈陽借來了兩只金鳳凰為游客呈現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鳳凰飛天秀表演。
有人說,哈爾濱人嘴真嚴,這么多好玩的,從來沒見他們發出來過。哈爾濱網友聽完兩眼一黑,發視頻稱,“爾濱,你讓我有點陌生了。人家說月亮拍照好看,你直接在索菲亞教堂上面用無人機,你人造個月亮,還在馬路整個‘飛馬踏冰’,我這輩子都沒見過長翅膀的馬。那松花江上,也不知道從哪整的氣墊大飛船,哼哧哼哧玩漂移,別再問本地人攻略了,今年的哈爾濱本地人也沒見過。”
此外,哈爾濱在旅游設施和服務方面下足了功夫。為了方便南來的游客落地后換裝,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不僅增加了更衣室,還在更衣室鋪上了地毯防止腳冷,哈爾濱地鐵充當免費“擺渡車”,在廣場上建起了暖氣休息室,供游客休息取暖。
哈爾濱的美食對游客也是“特供”。不僅飯店里的凍梨切片擺盤,甚至豆腐腦都出甜的了,讓所有的游客感受到了哈爾濱滿滿的“人情味”,這一切也吸引越來越多的游客奔赴哈爾濱。
元旦期間,哈爾濱市累計接待游客304.79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59.14億元,兩項數據均達歷史峰值。
面對蜂擁而至的游客,黑龍江政府甚至專門發布一封致海內外游客的感謝信,直言“您的傳揚,把很多黑龍江人都‘整不會了’”。
哈爾濱
憑什么成為新晉“頂流”
其實哈爾濱的爆火并非偶然。
首先是妥善處理了“退票”風波輿情,用真誠的態度顯示了對游客的尊重。
其次是政府久久為功,哈爾濱官方表示對此已經做了一年的準備。
在運營方面,2023年1月,哈爾濱就開展了夏季的避暑旅游“百日行動”和冬季的冰雪旅游“百日行動”,打出了“十百千萬”的思路,即十條路線、百場美食、千臺盛世、萬種好物,策劃了“逃學企鵝”“歌聲里的黑龍江”等高流量的IP,舉辦了哈爾濱國際冰雪節、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哈爾濱國際啤酒節等眾多節慶活動。
在服務方面,哈爾濱走紅以后,哈爾濱市政府要求,哈市賓館酒店經營企業要做到不過度浮動價格、不盲目調整價格、不虛高標注價格,真正提供質價相符的優質服務,讓外地賓客切實體驗到哈市的大氣洋氣和貨真價實。
再次是本地市民的熱情參與。“為游客讓景、讓路、讓利、讓愛”不僅是政府的倡議號召,更成為市民的自發行動,本地市民雖然在網絡上吐槽“爾濱”本地市民“讓景”于客、紛紛承諾:不下館子不洗澡,不開破車滿街跑,要有游客來問好,還給免費當向導。
如何成為下一個
“哈爾濱”
哈爾濱的爆火讓很多人將其與淄博相提并論,其實兩者在文旅資源方面相差甚遠,不同于淄博的老牌工業城市轉型,哈爾濱旅游資源豐富,從中央大街、圣索菲亞教堂再到今年“萬人蹦迪”的哈爾濱冰雪大世界,這些地方一直都是當地的熱門景區。不過兩座城市的走紅的確有共同之處,都是政通人和、政民齊心,最終在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成就了城市與游客之間的雙向奔赴。
無論是淄博還是哈爾濱,這種火爆全網的案例是任何一個營銷公司都無法策劃出來的案例,“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但是從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旅游的變化。
第一點就是以市場為導向,而不是以資源為導向。如今很多主打旅游的城市都會宣傳“歷史悠久、資源豐富、底蘊深厚”,此言非虛,但是這些資源并不能直接轉化為流量并“引爆”市場,創造文旅融合的新業態、新場景才是關鍵,像哈爾濱初期就是因“霍格沃茲哈爾濱分茲打卡”“北境伏爾加莊園里藏著一個哈勒比海盜船”“去索菲亞教堂來一場權游風走秀”“東北迪士尼中的冰雪城堡”走紅,這種在原有資源上構建的新的場景呈現方式讓大家耳目一新。
第二點就是以游客為導向,真誠是最好的必殺技。淄博和哈爾濱出圈都是因為真誠讓游客主動宣傳,以哈爾濱為例,任何一個景區、一座城市在旅游服務方面都不可能做到滿分,如果在接待方法出了問題,許多地方的做法都是敷衍塞責,如果事情鬧大了才會迫于輿論壓力道歉,事后并不會真正整改,游客心里非常明白“真心”和“假意”道歉區別,此次哈爾濱的真誠是贏得游客青睞的關鍵。并且走紅以后這兩座城市的政府居民都齊心協力,為提升游客旅游的體驗感、舒適感和滿意度而努力。
許多城市都希望成為下一個旅游“頂流城市”,其實旅游產業是一個長期主義產業,從基礎設施的建設、產業體系的打造到游客的服務,這些硬件、軟件的提升并非朝夕之功,沒做好這些,“潑天的富貴”來了也接不住。
文章來源:CTDU中旅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