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行業新聞

事關新模式落地、房企債務,住建部部長記者會釋放重磅信號

來源:新京報V房產       作者:新京報V房產       時間:2024-03-12

“對于嚴重資不抵債、失去經營能力的房企,要按照法治化、市場化原則,該破產破產、該重組重組。”3月9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梅地亞中心新聞發布廳舉行記者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在會上這樣表示。

此次倪虹答記者問的內容涉及城市更新、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優化房地產政策等,并從理念、機制、落實上闡述了新時期如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倪虹還強調:“誰能抓住機遇、轉型發展,誰能為群眾建設好房子、提供好服務,誰就能有市場,誰就能有發展,誰就能有未來。”

房地產新發展模式
將這樣落地

今后,住建部將采取哪些措施來推動構建新模式?對于這樣的提問,倪虹從理念、機制、落實上,闡述了新時期如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其在強化系統性頂層設計和部署的同時,更強調如何落地和見效。

在理念上,倪虹表示,要始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完善“市場+保障”的住房供應體系,政府保障基本住房需求、市場滿足多層次多樣化住房需求,建立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努力讓人民群眾住上好房子。

在機制上,倪虹提出兩點,一是建立“人、房、地、錢”要素聯動的新機制,也就是說從要素資源科學配置入手,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錢。二是完善房屋從開發建設到維護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這是一項系統性很強的工作。在供給方面,要改革完善商品房開發、融資、銷售等基礎性制度,有力有序推進現房銷售。在使用方面,要加快建立房屋體檢、房屋養老金、房屋保險等專項制度。

在落實上,倪虹強調兩個重點,一是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推進“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城中村改造。二是下力氣建設好房子。住房發展,歸根到底,還是要讓人民群眾住上好房子。什么是好房子?倪虹表示:“不同面積、不同價位都有不同的好房子。我們將引導建筑師精心設計好戶型,鼓勵企業研發好產品、好材料、好設備,我們也希望能夠多行業跨界協同,合力建造綠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讓群眾能夠住得健康、用得安全方便。”

“希望現在的房地產企業看到,今后拼的是高質量,拼的是新科技,拼的是好服務。誰能抓住機遇、轉型發展,誰能為群眾建設好房子、提供好服務,誰就能有市場,誰就能有發展,誰就能有未來。”倪虹如此稱。

綜上所述,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認為,預計今年保障性住房建設仍將加快推進。而且,預計未來土地管理制度、住房交易制度、住房保障制度、住房金融制度、住房稅收制度等多個方面將迎來與新階段、新模式相適應的制度完善與改革。此外,“三大工程”仍是重點工作,2024年重在抓開工建設,推動各項工作實質見效。隨著資金不斷落位,“三大工程”建設將加速推進,也將在穩投資、穩需求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看來,房地產新發展模式關鍵是打造“市場+保障”的住房供應體系。首先就是推進供給側改革,以大規模建設供應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為抓手,為先手棋,滿足城市工薪階層、人才群體的產權性住房需求;其次是探索打造好房子;此外,還要完善商品房基礎性制度,包括供地制度、開發制度、銷售制度、交付和保養制度等。

2024年
將再改造5萬個老舊小區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穩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對于“穩步”,倪虹認為,就是把握好今年政府工作的總基調,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在行動上,倪虹指出,抓體檢,找準問題以及抓重點,解決問題。

關于體檢,倪虹表示,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其中體檢找出來的問題,就是城市更新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也是城市更新規劃設計的著眼點。

據悉,2018年以來,住建部已開始指導樣本城市、試點城市開展城市體檢工作。去年11月,住建部出臺了《關于全面開展城市體檢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到城市體檢對象包括住房、小區(社區)、街區、城區(城市),并從微觀到宏觀進行指標體系的構建。

另外,在解決問題方面,倪虹首先強調推動解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停車等難題,加強無障礙、適老化設施建設,并提出2024年再改造5萬個老舊小區,建設一批完整社區。

在2023年,為了從“小切口”改善“大民生”。全國實施各類城市更新項目約6.6萬個,完成投資2.6萬億元。其中,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3萬個,惠及2200多萬居民;加裝電梯3.6萬部,增設停車位85萬個、養老托育等社區服務設施2.1萬個;改造城市燃氣等各類管道約10萬公里;建設“口袋公園”4100多個、綠道5300多公里,拓展草坪開放空間1.1萬公頃。

在陳文靜看來,城市更新仍是未來擴內需、促投資、惠民生的重要舉措,在此背景下,企業未來的業務發展戰略也可與城市的轉型深度結合,在存量領域加快探索新的發展模式。

“近期,各地在推進城市更新,比如老舊小區改造、城中村改造、完整社區建設、城市生態修復、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等工作中已經落實了城市體檢的要求,并根據體檢報告、信息臺賬、群眾訴求等,對房屋啟動了維護和保養,這是對存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而且,通過加強物業管理、房屋維修基金管理和使用以及探索實施房屋養老保險等,建立實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的資金來源渠道,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長效機制。”李宇嘉如是說。

穩市場、防風險、促轉型

房地產市場何去何從已成為困擾行業的問題。

“我們不光要看短期,更要看中長期。我國房地產市場轉型調整,穩定市場任務依然艱巨。但是,從我國城鎮化發展進程看,從全國城鎮住房存量的更新改造需求看,房地產還是有很大的潛力和空間。”倪虹說,將聚焦抓好穩市場、防風險、促轉型三件事。

在穩市場方面,倪虹強調,賦予城市調控自主權,城市政府就要編制好、實施好住房發展規劃,因城施策優化房地產政策,穩定房地產市場。

而從今后具體的調控政策趨勢來看,陳文靜預計,2024年,更多城市將結合自身情況及時優化調整相關政策,一線城市或繼續優化限購政策,二線城市有望全面取消限制性政策,核心城市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房貸利率等政策依然具備空間。改善性住房需求具備較大釋放潛力,多樣化改善性需求的政策支持力度有望繼續加大。

當前,房地產的難點是資金。在防風險上,倪虹提出一視同仁支持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好的企業有困難項目,困難企業也有好的項目。為此,住建部會同金融監管總局指導地方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按照“一項目一方案”提出“白名單”。

目前,全國31個省份312個城市已經建立了這個機制,上報“白名單”項目約6000個,其中,82.8%是民營企業和混合所有制企業的項目。截至2月底,商業銀行已經審批貸款超過2000億元。

據悉,過去一段時間,住建部和金融監管總局頻繁召開多次協調機制調度會,推動各地積極落實房地產項目融資。隨著“白名單”項目不斷擴圍,項目資金逐漸落位,項目建設或將加速,房企和購房者的市場預期有望進一步修復。

值得關注的是,倪虹表示:“對于嚴重資不抵債、失去經營能力的房企,要按照法治化、市場化原則,該破產破產、該重組重組;對于損害群眾利益行為,依法堅決予以查處,讓他們付出應有代價。”

“明確破產和重組的表述雖然不是最新的,但是從兩會‘化解風險’的思路來看,此類工作今年會全面開啟。”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說。

而在促轉型上,倪虹提出,一手抓配售型保障房建設,一手抓租賃型保障房供給,以“一張床、一間房、一套房”等多樣化、多元化方式,著力解決新市民、青年人、農民工等住房問題。

總的來說,李宇嘉認為,倪虹部長不回避問題,迎難而上,短期舉措和中長期舉措結合,抓機制建設與抓落地實施相結合,給市場傳達出管理部門穩定房地產清晰而明確的路徑,為穩市場、穩預期、促轉型、促發展打好了樣板。

文章來源:新京報V房產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