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22日,中共海南省委發布嚴格的限購政策,實施全域限購。一年多來,對樓市降溫效果明顯,搶購場面得到遏制。但與此同時,海南迎來從“一房獨大”向多產業發展轉型的窗口期,多個市縣依然面臨產業支撐乏力的困境,其他產業未能及時填補房地產調控造成的“空缺”,海南實現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仍需時日。
據悉,海口市住建局的數據表明,全域限購政策調控效果取得一定效果。2018年1-12月,房地產市場總體呈現量跌價穩態勢。2019年1月1日至3月底海口市銷售商品房71.8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75.55%,商品房均價14837元/平方米,同比下降2.35%。
據統計,2018年4月23日至2019年4月底,三亞市實際銷售商品房3256套,銷售面積僅32.46萬平方米,而在限購政策出臺前,三亞市商品房年均銷售約200萬平方米,差距明顯,可見全域限購政策出臺后,對于樓市的降溫作用明顯。
全域限購的政策在遏制房地產過熱過快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其帶來的其他綜合效應也緊隨而至。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較去年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31.4%。房地產開發投資轉為負增長。今年1-4月份,房地產業稅收收入148.4億元,同比下降23.2%,減收44.9億元,稅收下降明顯。隨著調控政策和減稅降費效應的逐步顯現,海南省房地產業稅收可能進一步下降。
同時,調控政策出臺后,房企在開發商品住宅受阻,對海南房地產市場預期走低,部分房企甚至萌發投資重心撤出海南的想法。部分在建的房地產項目施工進度放緩或停工,庫存積壓較多,銷售基本停滯,矛盾糾紛凸顯,存在資金鏈斷裂風險。
在全域限購政策出臺之前,拉動海南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是房地產。然而政策實施后,房地產對海南經濟的拉動作用大不如前,其他產業尚未補上全域限購后房地產業的空缺,房地產“一業獨大”局面在短時間難以扭轉。
對此,海南省住建廳表示,海南省始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決不當“房地產加工廠”,以壯士斷腕的決心調整產業結構,降低經濟對房地產的依賴,從服務于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大局出發謀劃和發展產業。接下來從海南作為自貿區(港)一個整體的角度出發,爭取國家同意海南從省級層面出臺房地產市場調控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市縣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在保持房地產市場穩定的基礎上,待條件成熟時,以合適的方式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