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P.M.視點

醫養結合”模式如何打造:2大標桿社區拆解

來源:中指研究院       作者:admin       時間:2020-10-23 15:01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的人口老齡化程度逐年上升,2019年末,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數量已經達到1.76億,占人口總量的12.6%,養老需求已經從家庭問題成為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為應對即將到來的老齡社會,國家大力推動養老產業發展、促進養老服務水平提升。長期以來,我國主要的養老方式仍然是居家養老,多數養老機構的服務方式也較為單一,當前的養老服務體系無法完全滿足老年群體的健康養老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國家提出“醫養結合”戰略,強化醫療與養老服務的融合,同時鼓勵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到醫養結合機構的建設中來。

 

我國即將進入老齡社會

醫養結合需求顯現

 

圖:65歲以上人口數量占比

“醫養結合”模式如何打造:2大標桿社區拆解

根據通用的老齡化社會標準,60歲及以上人口達到總人口的10%或65歲及以上人口達到總人口的7%,即意味著該地區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按此標準計算,我國已于2000年進入老齡化社會,根據中國發展基金會發布的《中國發展報告2020: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和政策》預測,到2022年左右,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將占到總人口的14%,由老齡化社會實現向老齡社會的轉變。基于較大的人口總量,我國老齡人口數量較為龐大,預計到2022年,65歲及以上人口將達到1.67億,同時我國老齡化發展速度較快,30年間老齡人口平均年增速達到3.3%,高于同期的世界平均水平。

 

與此同時,老年群體對于醫療及養老的需求總量不斷增長,由于家庭規模縮小、生活節奏加快等因素影響,目前主流的居家養老方式逐漸無法滿足老年群體的醫養需求,在此情況下,國家大力推動醫養結合服務機構的建設,逐步完善、落實政策細節,為醫養結合模式的發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政策推動醫養結合

 

表:部分醫養結合政策

“醫養結合”模式如何打造:2大標桿社區拆解

 

為應對我國老齡人口基數大、老齡化發展速度快的情況,近年來國家多次出臺相關政策,鼓勵社會力量設置醫養結合機構,推進醫養結合服務發展,將醫療和養老服務結合起來,最大化進行資源的優化配置。2013年9月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要推動醫養融合發展、探索醫療機構及養老機構合作新模式,將“積極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作為養老服務業發展的6大主要任務之一,2016年10月由國務院發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指出醫養結合的戰略重要性,2017年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醫養結合是“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間國務院及各部委接連出臺相關政策,確定了發展醫養結合的政策方向。

 

近年來,醫養結合相關政策由頂層設計轉向任務規劃和細則指導方面,2020年,各省市地區接連出臺相關政策,落實醫養結合的落地實施,如甘肅出臺《甘肅省養老服務條例》,提出要建立健全醫養結合工作機制;青海印發《青海省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到要創新養老服務體制機制,提升醫養結合服務能力;北京出臺《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實施方案》,指出要構建養老服務綜合保障體系,提高醫養結合服務能力;上海印發《2020年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其中醫養結合仍是此次養老機構質量建設與提升的主要方向。在國家頂層設計和地方指導政策的共同推動下,醫養結合模式成為眾多企業布局養老產業的重要探索方向。

 

企業打造醫養結合模式

 

圖:目前主流醫養結合模式

“醫養結合”模式如何打造:2大標桿社區拆解

我國常見的養老服務類型主要分為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及居家養老三類,在醫養結合服務的提供上,機構方面主要包括三種,一是養老機構引入醫療服務,在原有養老機構的基礎之上設立醫療服務機構,這種方式需要較大量的資金來配置醫療設備、招聘醫務工作人員等,為滿足老年群體對醫養的不同層次需求,還需要進行多層次的醫療設備及人員配置,而大部分基層養老機構的資金實力并不足以完成“養中引醫”轉型;二是醫療機構引入養老服務,部分醫院通過設置特定科室來提供醫療護理等養老服務,也有部分醫院之間進行資源整合,提供療養服務,成為醫養結合服務機構,“醫中設養”,但這種方式的適用對象多為身體狀況較差的老年群體,受眾有限,同時也缺乏區域性規劃,床位緊張,無法有效提供充足的養老服務;三是養老及醫療機構合作,養老機構內提供部分醫療服務,并與醫院合作為養老群體就醫提供快速通道,但從實際效果來看,養老機構及醫療機構難以在市場化運作中實質性融合,服務水平難以媲美一體化醫養結合機構。

 

社區養老方面通常由社區服務中心為社區內的老年群體提供日常生活服務、醫療服務等;居家養老則以醫務人員上門提供醫療服務為主。在國家鼓勵社會力量舉辦醫養結合機構的政策環境下,部分商業企業積極布局養老服務產業,機構、社區、居家三者結合的模式成為目前企業參與醫養結合的主流方式,這種方式有效地將三者的優勢結合起來,同時避免其不足。

 

目前房企、險資等企業已經參與到醫養結合機構的建設之中,其中典型的一種模式為建立CCRC持續照料社區,CCRC模式起源于美國,可以為老年群體提供養老服務,在社區中居住的老年人在身體健康狀況發生變化后,仍然可以在同一社區中接受到匹配的醫養服務,CCRC以其全階段、復合式、人性化的醫養結合服務模式成為部分企業的運營方向。

 

圖:復星康養星堡社區模式

“醫養結合”模式如何打造:2大標桿社區拆解

復星康養板塊旗下的星堡老年服務成立于2012年,主要產品為大型持續照料社區,目前開業的2個項目分別為2013年5月開業的星堡中環一期、2016年開業的星堡浦江。星堡中環以輕資產租賃方式獲取存量項目,為貼合老人對居住環境、出行需求等方面的習慣,項目選址位于城區交通便利地段,避免成為養老領域中較常見的郊區新盤模式,不為項目附加過多地產屬性,而是在滿足老人居住需求的基礎上,提供高質量的養老及醫療服務。將服務作為項目核心,不外包任何服務,以自營的一站式全程服務與24小時服務團隊模式提供餐飲、醫療、保潔、娛樂等配套服務。在醫養結合服務方面,星堡養老擁有衛計委頒發的醫療機構許可證、醫保定點資質和長護險定點資質,是全牌照養老機構,在社區內建立醫療室,引入醫護設備,采用家庭醫生式的健康管理,提供個性化的健康服務,并與附近醫院建立密切聯系制度,以應對社區居民可能出現的緊急健康狀況。星堡中環的收費模式為租賃型,向老人收取全包月費(包含內容有租金、水電費、服務費等),2016年開業的星堡浦江社區采用會籍制收費模式,將不同年限的使用權出售給老人,降低每月的月費,快速回籠資金。目前星堡已經實現開業項目盈利,2019年營收同比增長28%至8860萬元,凈利潤增長至1750萬元,并以品牌輸出的輕資產運營模式進行復制擴張,已進入寧波、蘇州、北京、天津等城市。

 

圖:泰康建投泰康之家模式

“醫養結合”模式如何打造:2大標桿社區拆解

保險企業在養老產業運營方面具有相當的優勢,保險主業可以提供的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以及對養老有需求的客戶資源,同時養老產業可以促進保險業務的銷售,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也為保險資金投資醫養機構做出了支持。近年來多家險資企業布局養老業務,如泰康于2009年涉足養老產業,旗下引入CCRC模式的養老社區泰康之家,成為原保監會批準的首個保險資金投資養老社區的試點。

 

泰康之家以重資產模式獲取項目,從戰略角度而言,重資產模式可以完整引入養老、醫療、服務等全產業鏈流程,最終實現養老社區的規;l展。重資產模式雖然占用資金量大、回報周期較長,但泰康利用其險資優勢,彌補了重資產投入的短期資金問題,長期來看,還可以獲取資產持有收益。針對保險客戶采用會員制收費模式,一次性收取保費,此外收取房租及服務費,對于非保險客戶,以押金+房租+服務費的方式收取費用。同時,重資產模式可以實現從建設到運營的全環節掌控,從拿地建造開始即可呈現適用于老年群體的特殊設計,直接有效地構建醫養結合的基礎硬件設施,如泰康之家的墻角均為圓弧形,避免老人碰撞危險,每個泰康之家社區都配建有一家由泰康100%持股的二級康復醫院,組建多學科康復治療團隊,提供集診療、康復、護理為一體的高品質醫療服務,并與附近醫院合作開放綠色通道,實現及時轉診。此外通過泰康國際標準康復體系(TKR),提供包括獨立生活、協助生活、專業護理、記憶照護、老年康復及老年醫療在內的覆蓋老年人全生命周期的連續健康服務,針對老年常見病和慢性病進行系統健康管理,以醫養結合的康護體系為社區居民提供溫馨的家、高品質醫療保健中心、開放的大學、優雅的活力中心、長輩心靈和精神的家園五位一體的生活方式。

 

在我國即將由老齡化社會進入老齡社會的情況下,國家以鼓勵“醫養結合”的模式來促使醫療和養老服務資源結合、促進機構養老服務質量的提升,部分涉足養老產業的企業通過建設醫養結合社區來滿足老年群體的多樣化醫養需求。目前我國的醫養結合商業模式尚處于探索階段,未來隨著政策和行業的逐步完善,將有更多的優秀企業案例涌現,滿足我國國情的本土化醫養結合模式將迎來長遠發展。

Copyright © 2008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QQ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