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P.M.視點

產業新城規劃開發與運營

來源:高碑店衣食住行       作者:飆馬中國       時間:2020-11-09 15:42

產業新城是以城鄉一體、產城融合、生態宜居為一體的新城鎮開發哲學,是指在城市主城區之外,以人為核心、以產業發展為基石、以城市建設為依托,產業高度聚集、城市功能高度完善、優化美化生態環境的城市新區,是推動地方產業轉型升級的動力引擎。

產業新城通過“產業園區化 —— 園區城市化 —— 城市現代化 —— 產城一體化 —— 城市智慧化”的發展路徑,實現產業與城市的匹配、融合與進步。

產業新城特點

1、區位設置。

產業新城一般依托城市設立在主城區之外,脫離中心城市的配套環境,與城市距離稍遠,在地理空間上與城區相望。

2、面積規劃。

產業新城通常需要較大空間范圍,往往具備城市功能,追求“大而全”,擁有高度密集的產業基礎和完善的生產生活設施,及生活、工作、娛樂休閑、教育等多種產業于一體的產城融合發展,滿足人們生產生活等多種需求,面積通常較大。

3、產城融合。

產業新城通常是依托一種或多種產業為主導的工業園或產業園而建立起來的相對獨立的新城鎮,以產興城,以城帶產,產城融合,城鄉一體。

產業新城并非“產業+新城”那么簡單。此時尚缺“人和”。產業新城的發展,并非單純地迎合城市化的發展,它需要在自身經濟、政治、文化、特色產業、資源稟賦的基礎上,以人為本、產業先行,城市化推進符合產業發展的需求,符合個人發展的需求,為本土人口意愿服務。

產業新城發展三階段

1、臥城階段。

這一階段是在城市擴張的過程中,逐步于近郊建設以居住為主導功能的居住型新城,與原有的中心城區具有緊密的依附關系,如廣州。

2、半獨立衛星城階段。

這一階段是在原有“臥城”的基礎上,加大了各類配套服務性設施建設,如大型商場、購物中心、市政設施等,使得新區具備更為完善的城市功能,并逐漸成為中產階級工作、生活和居住的重要場所,但與中心城區仍具有緊密的聯系和依賴。

3、邊緣新城階段。

隨著交通、通訊、網絡、移動、智能技術的發展,大城市去中心化進程加快,具備良好環境資源的原郊區衛星城鎮被逐步獨立化發展,其城市功能更加趨于多樣化與差異化,進而形成了具有自身特性的所謂“邊緣城市”。而隨著產業的遷移,這些新城也逐漸成為新興產業的聚集地與新的城市經濟增長極。

一個成功的新城不僅需要具備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及其延伸產業支持,更需要為生活在其中的人們提供滿足日常居住、生活、文化、教育及其他功能,即所謂人本精神,在能夠與其他區域進行交互的同時,也能做到較為高度的獨立性。

產業新城核心:經濟增長、人民幸福、具有特色

作為新城建設的企業而言,始終需要圍繞這三個核心要點來運作,才能實現企業盈利與社會和諧的政企民的多贏。

產業新城建設目標

1、實現產城融合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產業優先、完善居住、促進經濟發展,新城的進步又反過來促進產業調整與升級,進而實現產城促進、融合發展。

2、實現區域和諧、經濟高效、生態良性循環的人類居住形式。

3、實現企業盈利、社會和諧的政企雙贏模式。

產業新城集生產、生活、休閑、娛樂、服務等于一體,其發展離不開完善的基礎設施和配套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以特色產業園區為代表,其通過高標準、高質量的建設與完善的服務與管理,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理念,促進產業聚集與轉型升級,逐步成為行業的領跑者,進而實現區域的和諧發展。

產業新城建設意義

產業新城的建設是響應國家政策號召,推動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舉措。產業是城市發展的基礎,城市是產業發展的載體,城市和產業共生、共利。

產業新城對于新型城鎮化推進具有重要的建設意義:

有利于實現城市土地集約化,擴大產業空間加速產業聚集;

有利于增加就業人口,規避盲目城市化帶來的空城現象;

有利于構建城市產業生態體系,增強產業自我更新能力;

有利于城鎮化有序推進,促進城市一體化建設。

產業新城開發模式

政企合作與企業獨立開發模式是當前產業新城開發的主要途徑,二者的共同點在于均采用市場化運作模式以實現政企聯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點,使得園區盈利成為可能。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通過企業與政府合作開發的發展模式,以綠色產業新城的理念對合作區域進行規劃建設,既考慮綠色新城的科學發展,又保證園區發展的價值最大化。

2、在招商引資方面,創新招商理念,變政府招商為企業合作招商,提供企業特色的招商服務,借助企業的業務網絡進行招商引資;

3、在運營管理方面,打破以往政府管理模式,以現代園區的管理模式對合作區域進行運營管理。

文章來源:高碑店衣食住行

上一篇:商業地產項目招商的興奮點 下一篇:沒有了
Copyright © 2008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QQ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