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珠江投資以19.23億元戰投廣汽蔚來,雙方將聚焦廣州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在自動駕駛、智能制造、信息智能化技術等領域加強合作。近年來,在政策驅動疊加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形成的背景下,房企試水新能源汽車行業屢見不鮮,包括碧桂園、恒大、陽光城、雅居樂、華夏幸福等房企均囊括其中。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迅速發展,其上下游供應鏈相關產業也迎來機遇賽道,房企在該產業鏈上的布局孰更優?
01
房企更多聚焦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游
在行業增速放緩背景下,房企尋找第二增長曲線,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成為近幾年房企為最熱衷的賽道之一。一方面,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多項政策支持與引導汽車行業從傳統制造業向科技行業轉型,在“市場+政策”雙輪驅動下,新能源汽車行業前景可觀;另一方面,房企與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的合作帶來產業協同,同時房企具備一定的資金實力,投資新能源將與其先前投資的科技領域產生聯動,科技智能化賦能也將反哺房企存量時代下的競爭力提升。
在此背景下,房企對該領域引起關注,多家房企入局投資甚至下場造車。值得注意的是,地產與新能源汽車的結合屬于跨界合作,存在一定的行業壁壘,房企直接試水造車的并不多,多以投資型參與為主,圍繞上下游產業鏈展開。
從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結構縱向梳理,上游主要是關鍵原材料,包礦產資源、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等;以及核心零部件,包括電池、電機、電控等相關部件。該環節是新能源汽車的重要一環,所涉及的細分領域較多,為房企所重點聚焦,雅居樂、華夏幸福、遠洋、萬達、大名城、寶能等房企均有布局。
中游為整車制造,其中寶能、恒大等房企親自下場造車,在行業內掀起波瀾;而遠洋、珠江投資等房企則以投資入股整車研發的企業,或者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為主。
下游涉及充電服務,包括充電設備、換電設備及電池回收等;以及汽車后市場服務,包括汽車金融、汽車租賃、二手車交易、汽車維修與回收等,鑒于現階段尤其在三四線城市,新能源汽車尚未大規模投放,后市場服務需求未足量釋放,僅有遠洋、合生創展涉足該環節。
此外,部分房企還關注“地產+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協同,試圖謀劃多元版圖的新方向。例如,碧桂園繞新能源化和智能網聯化建設新能源汽車小鎮,為打造汽車創新全產業鏈提供生產基地,并打造創新生態圈;陽光城、雅居樂等房企也涉足相關產業園及配建的打造。
02
新能源汽車下游市場及產業協同潛力待挖掘
房企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布局,涉及上、中、下游的多個環節,各環節的發展現狀、潛力及面臨的風險挑戰值得分類探究。
1、上游投資圍繞電池技術展開,技術更迭是機遇也是風險
在聚焦新能源汽車上游的房企中,多圍繞電池這一核心部件展開布局。華夏幸福與南京市溧水區人民政府、欣旺達協議合作的南京溧水新能源項目總投資120億元,主要從事動力電池電芯及pack制造研發設計及生產;萬達聯合中集、京東30億資本入股的銀隆汽車,主要研發鈦酸鋰電池、硅負極、硫負極;大名城設立新能源子公司,專注投資以鋰離子電池為主的新能源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的研發領域。
電池技術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核心,市場關注的焦點;诩夹g的快速更新迭代,一方面使得成本下降速度快于市場預期,帶來利潤率的提升;另一方面,行業競爭加劇,低端鋰電產能過剩逐步被淘汰,隨著行業集中度的不斷提高,上游電池相關產業鏈企業不斷面臨“生存”壓力。對于作為投資方的房企而言,機遇與風險并存,科技發展帶來的不確定性較強,如何在“大浪淘沙”中看準潛力電池研發企業是一大挑戰。
2、中游端造車整合全產業鏈,投入產出不確定性較大
新能源汽車中游端主要是整車的輸出,涉及全產業鏈的打造或整合。對于親自下場造車的房企而言,一方面抓住了新能源汽車新風口,并得以借鑒其在地產領域的拿地、籌資等經驗,運用到汽車領域,同時自身物業服務等地產下游市場方面的布局將助力汽車銷售,形成產品聯動;另一方面,房企需要“從0到1”構筑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面臨前期投入巨大、跨度周期長、未來產出能否覆蓋成本的不確定性較大等風險,以及短期內通過資金投入實現經驗與創新技術的快速融合之挑戰。
根據恒大汽車管理層表示,算上2021年的預計投入90億元,恒大集團造車總投入約294億元,至今尚未實現盈利。寶能更是從產品研發、前沿技術、團隊、產能、渠道、聯動云等方面入手造車布局,三年來投資額超千億。
3、下游及后市場服務或成為下一個藍海
下游主要涵蓋充電服務及后市場服務,其中合生創展計劃投入100億元于新能源汽車共享領域,其旗下汽車租賃公司與廣汽新能源、馭道天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致力于車源合作、汽車租賃、汽車金融等方面的合作。而碧桂園、萬科、融創、恒大四大頭部房企與國家電網協議合作,聚焦社區智慧充電服務,推進社區充電樁的建設,搶占充電服務的先機。
當前,新能源汽車正處于投放加速階段,而與之相應的配套服務、售后市場尚未形成一個完整體系,存在充電樁數量不足、充電成本高;新能源汽車后續維修、換電池等服務體系不完善等問題。從側面來看,這也是一個機會,在新趨勢下傳統汽車后市場服務商面臨轉型升級挑戰,同時更多的跨行業合作機會涌現。隨著新能源汽車后端市場空間的不斷釋放,房企在這一塊搶先布局,或有望在后市場逐步走向標準化、競爭加劇階段分得一杯羹。
4、“地產+汽車”產業協同成為房企多元化新方向
除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各環節,其產業基地的打造也存在發展空間。譬如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科技小鎮、產業園等,集技術研發、汽車智造、管理服務于一體,并融合生態旅游、休閑、科創等相關產業,打造特色工業基地。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持續利好,產業基地相關領域也在政策傾斜下持續跟進。
于房企而言,這是熟悉領域的延伸。一方面,房企借助產業優勢拿地,或與政府合作,以更低的土地成本獲取優質地塊;另一方面,房企得以收益跨界布局新能源的紅利,同時“地產+汽車“形成產業協同,或成為多元領域的新利潤增長點。例如,華夏幸福充分發揮自身產業新城開發建設的優勢,導入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集群,利用經驗復制,在產業的規劃、引導、落地方面更高效;雅居樂在入股力世紀與其展開戰略合作的同時,將提供自身擅長領域的支持,例如工業園、產業園的打造,以及產品落地后的相關配套服務等;而陽光城簽約沈陽大東區,協力打造“汽車創智城”項目,重點負責產業資源的整合,并引入自身的教育、環保等優勢產業,推動綜合性產業園區的落地。
綜上所述,當前,房企入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已在上、中、下游均有涉及,同時延伸出房企的優勢領域——產業基地的打造。具體來看,各環節均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的趨勢紅利,其中上游電池技術主要面臨技術更迭風險,中游整車打造的風險集中于投入成本大及產出的不確定性;而下游潛力待釋放,提前布局或搶占先機;此外相關產業園建設或成為房企多元布局的新增長點。整體而言,基于風險和收益成正比,各房企需權衡考量自身風險偏好及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及賽道,實現新能源汽車紅利最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