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住房大數據項目組發布的2018年10月《中國住房市場發展月度分析報告》顯示,一二線城市房價由微漲轉為小幅下跌,三四線城市房價漲速進一步回落至接近于零的水平。面對已經變“冷”的房地產市場數據,未來房價又將走向何方呢?
報告顯示,2018年初以來,北京、深圳房價均有所回升,上海繼續下降,廣州較快上漲。與2018年1月相比,2018年9月北京房價累計上漲5.48%,深圳房價累計上漲2.97%,廣州房價累計上漲9.3%,只有上海房價累計下跌5.58%。
2018年9月,在中央嚴控房價上漲的政策背景下,北京、深圳房價回升進程中斷。與2018年8月相比,9月一線城市房價環比下跌0.47%,環比漲速比上月進一步回落0.8個百分點。除廣州環比接近持平外,北京、深圳、上海房價均環比下跌。其中9月北京環比下跌0.21%,深圳環比下跌0.85%,上海環比下跌1.3%。
報告分析指出,雖然一線城市房價已經得到有效控制,但是一線城市房價穩定嚴重依賴行政管控手段,市場扭曲程度較大。
此外,70個大中城市中二三線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價格漲幅均有回落。
一線城市房價回調,二三線城市房地產市場降溫,顯示持續嚴厲的調控政策取得明顯成效,市場預期出現積極變化,房價上漲勢頭得到遏制,房地產市場總體保持平穩運行。
目前的房地產調控緊緊圍繞“房住不炒”定位已經實行了兩年多。繼上半年各地出臺調控政策累計約200次,下半年房地產調控沒有“喘口氣、歇歇腳”,各地因城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地方調控主體責任正在落實。
報告認為,從政策面看,中央抑制房價上漲的決心不會發生改變,“房住不炒”的方略也在從各方面得到進一步落實,這不僅對穩定房價預期有積極作用,也將促使開發企業放棄幻想轉變經營方式。
同時,報告建議,堅持“房住不炒”和“因城施策”方略,保持調控政策定力、穩定房價預期;建立完善住房租賃市場相關制度,多渠道擴大重點城市租賃房源;是加快推進住房供給側改革和長效機制建設。
政策對引導和穩定房價預期起著關鍵作用,將一二三線城市中房價上漲的躁動打回原形,同時,讓有些地方寄予房價“再飛一會兒”的希望迅速冰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