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業內比較知名的兒童樂園“悠游堂”在杭州的4家門店其中已有過半歇業。
無獨有偶,此前更是爆出了兒童樂園“悠游堂”北京店突然閉店。據相關媒體報道,北京門店關門一事還引發了“不少持有會員卡的顧客消費無門”“還被曝拖欠租金”“中途毀約”等問題。
此后,記者在大眾點評上搜索“悠游堂”,杭州僅有的四家門店中有兩家已歇業關閉,另一家暫停營業。這家曾在全國擁有300家門店的兒童樂園連鎖企業似乎正在遭遇滑鐵盧。
事實上,不僅是“悠游堂”,曾在杭州紅極一時的兒童游樂區域也出現了退場或是面積縮水的情況。曾幾何時,一度成為商場標配的綜合性室內兒童樂園,這筆生意并非想象中那么美好。
30多萬元投資室內兒童樂園只風光了兩年
貨車司機老黃三年前轉行投資了小型室內游樂場。“每次去接孩子,孩子在幼兒園的滑梯上玩,都不愿回家。”在老黃的印象中,2015年的時候,杭州小型的游樂場還不多,于是在考慮了周邊的人流以及消費人群之后,他將場館選址定在了租金比較便宜的下沙。
場地租金每年20萬,設備費用600元/平方米,主要包含蹦床、充氣設備、滑梯等,再加上前期裝修和宣傳費,前后一共投了30多萬元,2015年老黃如愿開出這家“百萬球池”。
“我記得,我那家店應該是那個街區的第一家兒童樂園門店。當時我把門票定價為45元/次,月卡售價800元。那時接待散客日均收益就會有近2000元,加上預付卡的銷售,第一個月的銷售額就達到了8萬元。之后,我還開設了飲品、零食等專區。粗略一算,每月凈利潤有7萬-8萬。”
在老黃的印象中,兒童樂園的經營曾為自己帶來更多的收益,但是好景不長,2016年開始,有不少大品牌入駐商場,還引入了互動投影、賽車體驗等“新玩意兒”。“明顯從那個時候感覺到生意變得清淡,于是我又花了20多萬元改造門店,購置了時下流行的設備,但也只是勉強維持生存。”
去年,老黃經歷了場地租金三連漲,與此同時時下的兒童樂園又多了VR系列,這讓老黃的生意更不好做了。今年7月,老黃最終還是抵不過壓力將生意轉手了。
行業面臨洗牌,僅提供游樂設施很容易被淘汰
事實上,室內兒童樂園連鎖品牌也存在類似的問題。
記者搜索及走訪調查發現,在2015年-2016年這一年里,杭州的室內游樂園與購物中心等商業設施開始大范圍結合。專門面向兒童的運動游樂館“哈你運動”進駐杭州城西銀泰城;“馬小龍主題樂園”開進濱江寶龍城;“愛樂游”接連入駐西湖文化廣場、天虹購物中心和良渚文化村等地……如今,“哈你運動”湖濱店和城西店接連停業,在大眾點評上,“愛樂游”西湖文化廣場店和良渚文化店也已顯示“歇業關閉”。
但在記者走訪過程中,依然發現在不少品牌紛紛退潮的同時,還有不少新店入局——去年,“亞馬遜王國”開進來福士廣場,組合了多種益智的游藝設施,以及多類文化親子類活動;今年,主打夢幻風格的杭州奈爾寶家庭中心在星光大道二期開業,成了熱門的“網紅打卡地”;主題兒童益智樂園“木馬王國”已在杭州開了20多家門店等。
另外,帶有娛樂設施的親子餐廳、室內動物園、飛行體驗中心等創意門店紛紛落戶杭州,也許,僅提供游樂設施的室內游樂園迎來了所謂的“寒冬”。
親子市場真的不再緊俏?應關注復購率和價值鏈延伸
多家室內兒童樂園接連停業,親子市場真的不再緊俏了?
天虹購物中心招商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商場有四五家室內兒童樂園。兒童市場產品已近飽和。”
在“小小萌樹”親子餐廳CEO葉偉達看來,兒童市場是未來一大趨勢,且將會保持持續增長。“傳統的室內兒童樂園被逐漸淘汰,是市場更新換代的結果。如果僅僅定位于游樂設施,很容易被市場厭倦淘汰,因為很多傳統的游樂模式已無法滿足目前的消費需求。我認為,玩中帶學的專業性是當下的熱點。”
葉偉達透露,目前杭州的室內兒童樂園正處在一個行業整體升級的階段,這并不意味著只是硬件升級。“為了避免同質化競爭,更應該考慮顧客的復購率和價值鏈的延伸。可以考慮以會員制方式運營,增加客戶粘性。”
“事實上,經營大型室內兒童樂園,成本很高,盈利時間也帶有周期性。”杭州動漫游戲學院院長黃璐認為,雖然商場帶來了流量,但場地租金、人工費用、設施維護費用水漲船高也勢必會給商家帶來不少壓力。
“室內兒童樂園的盈利黃金期還是集中在周末,經營者如果沒有過硬的資本,很難短時間收回成本。這也是目前大品牌在市場上存活度較高,而創業者、投資者投資的小型室內兒童樂園面臨市場洗牌和經營風險的本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