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消費者的時間如此少、口味又如此善變的世界,企業應如何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呢?一旦抓住消費者的注意力,企業可以加進些什么來提高產品的價值,使產品更具吸引力?“娛樂內容”或“娛樂要素”。當被問到為什么爍格集團選擇用娛樂的方式構造商業,張鹍這樣回答道。
幾乎沒有人會否認,文化娛樂產業是近年來最熱的產業之一。文化娛樂產業正全面進入掘金時代,2016年商業與娛樂的結合將催生新的產業市場。爍格集團就是其中的一份子,從2008年爍格傳媒成立到爍格集團,隨著市場潛力不斷被釋放,其產生的效益也大幅增長。競爭日益激烈的大環境下,如何讓企業跑得更快,怎樣更好地理解市場,行業天花板在哪里,作為商業領域參與者和受益者,爍格集團董事長張鹍給出了他的理解。
記者:商業領域這么廣,為什么選擇娛樂產業商業模式呢?
張鹍:傳統商業是以單一產品或服務為主的業態組合形式,而當下多元化的娛樂業態比較招受眾青睞。現在越來越多的高科技電子產品也需要娛樂產品配合,從國內市場看,以游戲、影視群體代表最為明顯,所以說娛樂型的產業無論怎樣都不夠被消費,商業廣場的娛樂業態就更不用說了,我看好這個產業。
記者:您希望企業能有更大格局,能成為商業娛樂化的綜合性公司,關于行業天花板您怎么看?
張鹍:中國企業面臨著難得機遇,眼光應該看得更遠,只要把握機會。就像王健林說的“文化產業是沒有天花板的行業。”在影視和手游兩個產業,今年公開已知的并購超過20單,中國文化傳媒產業的并購浪潮在未來3~5年內會進一步發展。爍格集團以自身的娛樂型商業模式達到與跨行業并購一樣的效果。爍格游戲、爍格影視目前產品不斷優化升級,爍格產品中游戲《超萌一族》、《鬼來了》,影視《心想事成雜貨鋪》蓄勢待發。加上國家鼓勵優秀網絡文化作品這樣的大機遇,所以有更強的愿景,站在行業發展方向來看,企業成長路徑從確定方向再到逐步成長為該領域的小巨頭再躋身綜合性企業行列。如果想在整個航道上打勝仗,最關鍵還是要靠文化產品和商業理念。
記者:爍格集團目前的格局這么大,涉及版塊也比較廣,管理方面會不會很棘手?
張鹍:從2008年到現在,主要意志還是靠娛樂精神,當然還是需要團隊協作的。在商業管理、游戲、影業、商業活動設備版塊都有專業人士管理。尤其是商業管理這一塊,屬于我很重視的一大版塊,有特別請到萬達,寶龍,華潤等運營經驗資深的商業地產人士加入爍格團隊,他們的加入一方面讓管理更輕松,最重要的還是讓爍格集團更專業。
記者:對目前商業地產的同質化有什么想法和意見?
張鹍:對商業開發企業而言,進駐商圈的傳統指標體系主要包括衡量經濟水平的宏觀數據及地產投資相關數據等,對商圈人群的認知始終面臨缺乏獲取渠道、數據質量不高、數據內容不全等諸多難點;同時,對商圈內已有競品的認知也停留在可見的業態格局、品牌分布、租金水平等層面,至于競品客群的消費特征以及自身面向的目標客群與競品客群的差異均無從得知。因而,市場上現有商圈內同質化競爭比比皆是,客群分流嚴重,加上網購熱潮的沖擊,實體商業舉步維艱。
在傳統手段弊端愈加凸顯的新型消費時代,企業迫切需要尋求一種更有效、更直接、更全面的方式來認知商圈人群。爍格商管對進駐不同城市的商圈進行指標對比,全面洞察商圈人群,了解客戶群體的行為偏好、行動軌跡、媒體觸點等,為商業定位、業態規劃及品牌招商做決策支持,未來還將通過監測場內到訪客群及競品客群,有效提升目標客群獲取率,持續優化商業運營坪效。因此,充分了解、洞察商圈人群是此項目的重點需求。
第二個就是專家常說的“體驗”。這方面我在上一次專訪里就有提到過,我認為體驗帶來的效益是無法估量的。
記者:目前爍格集團的六大模塊合作模式是什么?
張鹍:共商、共建、共享。打個比方,從爍格影業合作的影視《超萌一家》開始,爍格影業IP輸送到爍格游戲,然后進行研發以及發行游戲《超萌一族》,爍格傳媒緊跟其后的影視游戲宣傳,作品成形后的知識產權可以作為特有資源應用到爍格商業管理中,商業地產吸引客流最常見的手段是傳媒活動,這就又回歸到爍格傳媒以及集團旗下的炫彩設備,以上就是由爍格影業引起的集團經濟連帶效應,集團整個合作模式的主線就是從一方資源引流貫穿集團其它領域以達到共贏的最佳狀態。
采訪最后張鹍透露,隨著業務的不斷發展,集團還將持續透過對市場環境的甄別和預見,繼續把握國內優越的商業前景,制造不同領域需求的娛樂商業,并表示勢必將“娛樂型商業”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