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牌同質化、體驗同質化嚴重的當下,很多商場會引進成熟IP來提高自己的品牌辯識度及人氣,特別是自2015年以來,包括大悅城、太古、華潤、龍湖等名企加入IP商業化潮流,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了“無IP,不商業”的局面。
很多業內大咖也認為,IP不一定直接帶來利潤的快速增長,但缺乏IP做內容支撐的商場將很難脫穎而出。
歸根結底,同質化是IP市場面臨的核心問題。隨著良莠不齊的IP作品大量涌入市場,直接導致供大于求的市場局面,同質化、形式單一問題頻現。而單純的IP植入也不能解決一切問題,由于大部分IP作品缺乏新穎的亮點,IP與市場業態的組合形式上也比較單一,使得大部分IP并沒有發揮應有功能。
▲《憤怒的小鳥》主題公園
此外,成熟的優質IP在粉絲群體、知名度、商業價值上處于優勢地位而受到市場追捧,市場對成熟IP追逐的同時也導致其價格攀高、儲備量減少的現狀。而對于行業來說,如今已進入“無IP,不商業”的階段。因此,更多人意識到原創IP才是營造長久生態的王道。
然而,“IP熱”直接將IP市場價格推向了動輒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高度,高成本限制了舉辦IP活動的頻率,僅靠一兩次的活動很難驅動長期的利益。最重要的是,IP活動也在面臨著同質化的局面,消費者看著雷同的IP早已審美疲勞。
1
購物中心發展原創IP
購物中心根據自身的準確定位,發展原創IP成為了新的出路。
于2017年10月開業的深圳壹方城推出4個自創IP形象,為開業后的運營提供了非常好的內容支撐。大到節日活動,小到日常品牌商戶運營,都可以和4個IP形象進行融合,持續地與消費者形成互動,為項目帶來人氣。
▲開業當天商場中庭的IP展
▲4個IP形象與世界名畫互動
▲IP與品牌合作,推出聯名款
與品牌喜茶合作,推出聯名款單品,不僅增加消費者體驗,還幫助品牌提升在用戶心中的價值。將IP形象注入到項目的方方面面,這也是原創IP的優勢之處。
再比如武漢保利廣場的原創IP保小利,將IP形象與商戶活動相融合,同時運用到美陳及宣傳冊等內容中,甚至制作了可愛的表情包。
▲武漢保利廣場的原創IP - 保小利
▲與品牌形成聯動營銷
▲周年慶美陳
今年4月份新開業的深圳布吉萬象匯同樣推出了原創IP“鴨梨哥”,將IP形象在不同的場景中得以發揮,比如彩繪雕塑展、卡通形象人偶、海報、宣傳冊以及商場美陳等。
▲活動美陳
▲與品牌商戶推出聯合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還能圍繞這一IP形象,與商場內的眾多品牌推出聯合定制款商品,與商戶形成聯動營銷,以鴨梨哥為情感鈕帶,和用戶形成互動。
2
原創IP的3大優勢
靈活性:原創IP更貼合項目定位、特質、客群。在設計時,即可通過調查消費者屬性,選擇出符合目標客群喜好的IP產品。
代表性:原創IP可以貫穿到項目招商、開業、后期運營的所有環節,還可以參與到美陳、宣傳手冊,相當于項目的代言人,利于品牌傳播。
可持續:由于擁有自主權,IP形象可以擁有最大的發揮空間,包括故事、周邊、與商戶聯動營銷等。能持續產出內容才是引入IP與自主IP的最大區別。
3
成功IP的基本特質
1IP≠“吉祥物”。
“當你把顧客看成消費者的時候,你看到的是他的錢,而沒有注意到他是一個人。服務的終極目標是精進自己、分享他人。”
這是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對服務意義的解讀,從而讓“誠品”逐步積淀出深遠的價值觀和精神理念影響力,成為一個能夠“改變人們對閱讀、生活乃至自己看法”的文化IP。
因此,我們必須明確,IP的本質是連接,IP的核心是顧客,IP的成功基礎是“粉絲經濟”,IP必須形成從創作到運營的完整鏈條,并且在每一個環節都要“緊盯”顧客的深層需求。畢竟,未來的商業“戰場”可能再也不用年齡來區分顧客,而是用價值觀。
因此,只有當原創IP在藝術美感、精神價值、運營功能等方面達到更高層次的標準,才能跨過空間阻隔、突破時間限制,實現流量吸附功能、完成品牌價值輸出。否則,它只能稱為“曇花一現”的“吉祥物”。
2IP基礎:視覺感染力會自帶流量
可識別,無疑是IP的底層基礎。特別是在如今這個“看臉”的時代,“第一眼顏值”可能就決定了你是獲得消費者“點贊”,還是“整段垮掉”。更何況,IP玩的就是“衍生價值”,IP形象設計的成敗對后續的衍生開發和口碑創造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縱觀目前一些新生的IP,視覺形象幾乎無二地選擇了“卡通動物”,且設計粗糙,顏值幼稚,表情千篇一律,往好的說是“無公害無特色”,嚴苛點將就是“可有可無”。
你是去了視覺感染力,失去了獨特性,失去了存在感,還談什么流量轉化,目標用戶在第一眼就可能已經將你忽略掉,在這個眼球經濟的時代,沒有特色就注定失敗。
3IP靈魂:情緒共鳴力孕育出生命力
從滿足于溫飽、追求高品質到如今渴望內心感動,對于如今消費者而言,商業魅力無關乎名稱所代表的地位、層級,而更在于品牌、IP呈現的內涵與靈魂,在于其蘊含的影響力。唯有對個體精神追求洞察能力強、更擅于情緒表達的內容,才能“撩撥”人心。
如果原創IP只有形象露出,沒有與人在情緒、心理、精神層面的共鳴,最終只能稱為項目官方的一種“自娛自樂”。
因為有情感,所以消費者才會產生親切感、親密感、認同感,因為這種情感能真實呼應并喚醒人們的情緒,所以消費者才會與之互動、交流,具有忠誠度,達成口碑價值。成為能與人“共情”的“情緒體”,才是IP未來是否具有強大生命力的關鍵。
4IP玩法:商業生態可塑性決定影響力
引人關注、與人共情,能夠第一時間“抓住”消費者的“眼球”和心情,便令原創IP具有了明顯的“IP衍生價值”基礎。而當原創IP創造出完整的商業生態,自帶數以萬種計可能性,更大大拓寬了未來的“衍生玩法”。
簡單想象一下,基于各種線上平臺,消費者可以根據自身喜好,基于原創IP設定定制獨一無二的專屬形象,這種玩法無疑更具有親和力。而未來隨著更多新科技手段融入日常生活,這些專屬形象可以直接被“打印”出來,出現在消費者生活中每一個被需要的地方,進一步將IP的形象力延伸到現實生活當中。
同時,基于各種社交媒體,消費者隨時隨地可以跟喜愛的IP形象互動,也可以通過IP形象和其他人互動。甚至于,人們可以借助IP形象這一載體,共同創造城市級現象,成為整個城市展示某種價值精神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