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零售業迎來關店大潮,紡服零售商大拖后腿。
10月15日,據新浪財經引述瑞士信貸最新研報,今年迄今,美國零售業已有7600家門店宣布關閉,創歷史同期新高。而在2020年,美國零售商店倒閉的風險可能與今年一樣高,甚至還有可能更糟。
報告指出,造成零售業關店潮的原因有很多,消費者購物習慣的巨大改變是其一,紡服零售商支出狀況的惡化也是原因之一。在今年關閉的零售商店中,約有75%是銷售服裝或紡織品的“軟線商店”(Softlines)。
瑞信分析師表示,他們相信,“軟線零售商將越來越難以維持業績欠佳的門店,如果2020年初又出現一輪大規模的關店聲明,將不會令人感到驚訝。”
同時,報告還稱,一些位于購物中心內的商店最有可能被大規模關閉,包括大型百貨公司梅西、大型商店和藥店連鎖彭尼公司、服裝連鎖企業Gap,以及知名時尚連鎖品牌維多利亞的秘密等。
在瑞信之前,Coresight Research曾經預計,到今年年底,美國關閉的門店數量可能達到1.2萬家,而2017年創下的歷史紀錄為8139家;僅截至今年7月18日,美國零售業就已有7426家門店宣布關閉。顯然,與去年相比,今年關店數量驟增。
與此同時,美國以低價為主的大型零售企業卻取得良好的增長。
截至10月15日,大型連鎖超市沃爾瑪今年股價上漲超過50%,會員制商超好市多股價上漲超過60%、零售百貨塔吉特股價接近翻倍等,他們均為以日用為主的商超。
此前,美國知名連鎖時尚品牌Forever 21破產已經引起眾多投資者關注。該公司日前宣布,根據美國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以重組其業務,預計將在全球關閉多達350家商店,其中包括178家美國商店,但將繼續在墨西哥和拉丁美洲開展業務。該公司于4月宣布退出中國市場,暫停中國官網運營并縮減門店規模。
實際上,從2016年起,Forever 21開始逐步退出歐洲多個多國家的市場。2017年,Forever 21虧損達4億美元。與此同時,作為快時尚巨頭的ZARA、H&M、GAP,也進入了艱難時期。
今年,ZARA將關閉250家店面,以縮減門店數量來保業績的增長。H&M的2018年年報中也顯示,從全球175家凈店面數降至130家,并調低了今年的開店計劃。根據GAP最新財報,今年上半年銷售額下跌1.9%至77.11億美元,凈利潤大跌14.3%至3.95億美元。并且,在未來兩年,GAP將再關閉230家門店。
反觀我國大型連鎖企業,似乎好過一些,尤其是手持巨資的互聯網巨頭頻頻出手注資連鎖企業。
今年9月27日,蘇寧易購宣布已經完成與家樂福中國股權交割,成功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后,又一家外資超市選擇被國內企業納入旗下。今年2月,蘇寧易購正式收購萬達百貨有限公司下屬全部37家百貨門店。10月11日晚,德國連鎖超市巨頭麥德龍集團和物美科技集團聯合宣布,雙方已達成最終協議,并將成立合資公司,物美集團將在雙方設立的合資公司中持有80%股份。
2017年,阿里巴巴宣布投資224億港元拿下大潤發,騰訊控股42億元入股永輝超市均引起市場震驚。
事實上,在外資零售商尋找出路的同時,我國傳統零售企業也面臨著來自阿里、蘇寧、京東的沖擊,加速洗牌。業內人士認為,物美洽購麥德龍、大潤發賣身阿里、永輝上架超級物種,就是為了要在格局變動中取得先發優勢,但遺憾的是,外資零售商已經不具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