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競天擇”,想要把握新零售趨勢下的結構性機遇,關鍵在于數字化轉型。
在新零售的沖擊下,更具適應性的商業地產才能更好地“生存”,而數字化工具仿佛就是“馬車時代的汽車”,賦予其一騎絕塵的驅動力。
一方面,商業地產可以利用先進技術融合線上和線下渠道,構建起跨區域、多場景、全時段的經營方式,解決線上流量成本上升、線下門店品類和覆蓋范圍有限的問題,改變傳統線下單純依托客流實現盈利的固有局面;另一方面,通過消費數據的積累與分析,將能反哺模式的優化,對商業地產的經營產生積極的指導作用。
壓垮駱駝的并非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在這根稻草之前的多重壓力交織。商業地產想要安然度過“中年危機”,轉型迫在眉睫。
天貓新零售“雪中送炭”
數據的魔力在于,其所呈現的往往是游離在直覺和肉眼之外的反常識經驗。對于商業地產而言同樣如此,誰能以數字化武裝門店,誰就能洞察市場規律、搶占制高點。
2018年,天貓新零售迅猛落地,從賦能品牌轉型,躍遷到賦能商業地產的數字化改造升級。
在以往的印象中,天貓總是不知疲倦地為各品牌方提供一站式營銷方案,陸續推出天貓超級品類日、天貓超級品牌日、天貓小黑盒等創新營銷IP。然而在賦能品牌轉型之外,天貓新零售仍不止步,放眼于零售端并為傳統商超百貨定制數字化改造方案。
據了解,天貓新零售戰略旨在推動商家進行貨架、商品、客流、會員和導購的全域數字化,深入覆蓋消費者從進店、品牌接觸、成交到最終離店的各個環節,結合行業特征形成一系列通路型品牌解決方案。在此基礎上,商業運營效率得以大幅提升,消費者體驗也隨之優化。目前,天貓已推進中國主流城市的近10萬智慧門店落地,助其實現線上線下渠道的融合打通,通過沉淀數字資產,商業地產也將逐漸駛向數字化運營的快車道。
此外,天貓新零售還將產品創新、品牌建設、渠道管理從“各自為營”發展為“三者合一”,并以消費者為核一起幫助品牌獲客留存、提高市占率。天貓總裁靖捷也在公開課上提到,當所有資源能夠聚焦,當所有部門都能協作,集合一切力量之后,也將在數字化轉型時代擁有前所未有的核心競爭力。
天貓新零售為商業地產帶來全新機遇,而作為此戰略的先行者,大潤發與之走出的共贏之路也初見端倪。
短短九個月,大潤發便完成了400家門店的新零售升級改造。一是,大潤發引入網紅商品顛覆傳統商品結構,重新定義大賣場;二是,在擁有線下零售“陸軍”的基礎上,通過融合線上線下打造一支“空軍”力量,將大潤發入口接入淘寶淘鮮達,進一步釋放傳統品牌的勢能與張力。三是,引入B2B業務作為“海軍”,大潤發已然實現了“海陸空”三軍協同作戰,成為新零售趨勢下又一極具實力的“新型物種”。
與此同時,背靠阿里的多項技術,大潤發能更精細化地管理顧客、商品等后臺系統,不斷賦能多渠道多業態經營,之后也將借助阿里的資源優勢,繼續優化采購、客服、供應鏈等運營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