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服務平臺是承載企業服務和創新服務的重要載體,在整個園區運營體系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長期以來很多園區并不重視服務平臺的搭建,原因有二:
1、搭建平臺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而真正投入運營后,服務往往又是非盈利或微利的,對園區(尤其是非政府園區)來說投入產出比太低。
2、市場上的園區服務平臺極度同質化,有能力提供稀缺服務的園區寥寥無幾,導致很多企業聞服務色變。久而久之,大家也不愿意做這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搭建行之有效的服務平臺,是每位操盤手都要面臨的現實問題。
今天,園區在線(ID:YQZXGZH)和大家介紹搭建公共服務平臺的十種主流做法,供參考。
正文:
管委會自投自營模式
早期園區平臺作為一種公共服務產品,建設資金很大一部分源于政府財政支出。在后續的平臺建設和運營中,管委會除了要扮演出資者的角色,還要參與其中,協調各職能部門、城投公司、社會團體等為企業提供各類專項服務。
這種政府(管委會)自建的公共平臺有三個優勢,一是資金來源穩定,平臺基本不用擔心缺錢的問題;二是平臺不以短期盈利為目的,而是更看重企業的長遠發展,因此提供的服務也更「純粹」,不會摻雜過多商業屬性;三是管委會作為政府派出單位,擁有資源配置的決定權,能夠通過資源導入、資源傾斜等方式協調平臺發展、提升平臺能級。但不足之處在于,政府籌建的平臺通常無法擺脫體制的禁錮,在管理的專業性、靈活性、積極性上存在天然缺陷。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也有個別園區采取了「管委會派駐專職人員+市場化選聘窗口服務人員」的協同運營模式。但總的來說并未有太多實質性的變化,本質上依舊是由政府主導。
管委會自投,企業運營模式
在該模式下,管委會和企業各司其職。其中管委會負責做好頂層規劃,并以行政手段或政府采購、優惠政策、引導基金等形式吸引「產學研用投」各方參與平臺建設。在后續具體運營中,再以市場化手段招募專業服務機構或有一定公共服務職能的事業 / 企業合作運營。
這種模式的好處在于,管委會通過采購第三方企業服務,將一部分工作轉嫁給企業,自己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基礎建設、招商引資等關鍵環節上。而且由于平臺是政府自投,也有公共屬性的保障。
然而,該模式雖然有市場主體參與,但本質上平臺仍由政府主導,企業只是承擔執行者的角色,貫徹政府的意志,無法完全發揮市場主體的優勢。
管委會引導,多方共建模式
一些投資數額較大,技術要求較強的公共服務平臺,單憑園區的力量很難完成,便需要政府、企業、高校、機構等各方共同建設、合作運營。
在合作模式中,管委會不再是主導者,而是和企業、高校利益與共的合作參與者。園區利用政府強大的風險承受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結合企業、高校、機構在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優勢搭建服務平臺,通過設立利益分配機制,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多方共建是一項系統工程,很考驗園區的資源整合能力。一方面,園區要有足夠的能力,調動或引導區域內的高校、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等社會資源主動參與建設運營,另外還要有向上對話的途徑,以向上級政府爭取認證、資金和優惠政策。
管委會授權,企業自營模式
這一模式在園區中應用十分廣泛,具體做法是:園區搭建平臺,對外公開招引服務商。政府除對具有公共屬性的服務提供資金支持外,其余服務商均以獨立的法人實體按照市場原則運作,自擔風險、自負盈虧。
在該模式下,園區作為平臺方,只負責平臺搭建與服務商審核,財政壓力大大減輕。但缺點是引進的服務商作為市場化主體,通常只會從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發,未必會真心實意為企業解決問題,服務的屬性也可能因此大打折扣。
龍頭企業自建模式
園區給予龍頭企業一定政策扶持,鼓勵龍頭企業依托自身行業地位和研發資源自建產業平臺,為園內行業(中?。┢髽I提供技術合作、成果轉化、研發/檢測資源共享等服務,帶動產業鏈發展。
依托龍頭企業自建平臺有三個好處,一是龍頭企業對行業十分了解,能夠幫助中小企業解決實際問題;二是中小企業將自己的新技術、新產品與龍頭企業嫁接,并有機會進入龍頭企業的供應鏈;三是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增強園內企業合作交流,推動園區產業生態形成。
企業聯合共建模式
企業聯合共建,是指園區在政策上給予一定支持,各企業針對產業鏈不同環節、不同分工,各自設立不同的專業平臺,各自提供專業化服務。這種分工協作的模式有利于吸引外部企業進入服務平臺,共同參與平臺的建設。
園政共建模式
園區與地方政府進行聯動,共用或共建服務平臺。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園區與政府共用(地方政府)已建成的平臺,比較適用于「政區合一」的園區,或者規模較大的高新區、經開區;二是政府與園區共同出資,共建服務平臺,在保證園區企業使用的同時,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三是園區出資自建服務平臺,同時上級政府提供政策支持。
「園中園」模式
管委會在已經建成的園區內再建造幾座小園區,與大園區統一規劃、統一布局、統一標準、統一配套,「園中園」內的企業與大園區共享服務資源和設施。在該模式下,園區通過統一的規劃、建設、管理,省去了額外搭建服務平臺的成本,且保證了服務效率。
委托外包模式
政府把運營服務(包括服務平臺的搭建)委托給第三方企業,由第三方企業自行搭建服務平臺、招募服務商,完成政府的任務指標。
委托外包模式的優勢有三個,一是減輕管委會的壓力,園區管委會可以退居二線,做好管理者和監督者的角色,不需要親臨一線參與具體事務;二是通過購買服務的形式,能夠從運營商獲取先進的智力資源和管理模式,彌補政府在專業服務上的空白,就算將來服務商離開,服務平臺和成熟的運作體系也能得以保留;三是通過服務整體外包,降低成本,節省資金。
平臺提升模式
以現有平臺為基礎,結合行業特點,引入成果轉化、(中?。┢髽I融資、技術研發、品牌提升等「高階」服務內容,推動原平臺功能提檔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