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政策資訊

變身后的帝都存量商業,THE NEW更新場,做成這樣了!

來源:房地產觀察家       作者:房地產觀察家       時間:2022-06-01


去年此時,歷時7年,在政府“減量、提質、增綠”原則指導下,由華潤置地改造的西單文化廣場完成蛻變,以全新的面貌正式亮相,煥新后名為“THE NEW更新場”。



項目前身為西單文化廣場,于1999年當時的華遠集團建造,最初以動感世界的形象面世;在華遠與華潤合并后,項目由華潤置地接管。

2003年,動感世界因經營不善停業;后通過招標,新加坡零售服飾店品牌77街中標,開始經營西單文化廣場。

2015年,此時的77街已不符合當下商業業態趨勢,西城區政府、西城區園林局、華潤置地決定共同執筆。

2015年6月啟動了全面升級轉型工作,先后共騰退各類商戶646家,疏解人口4,000人,經過半年時間于2015年12月31日正式平穩停業,并啟動了對西單文化廣場的更新改造工作。


西單,最早指北京城西邊落單的牌樓,如今牌樓已經消失,但“西單”作為地名卻口口相傳起來。長安街和西單北大街的十字交叉口,是最為人所熟悉的坐標。在2009年4號線通車以前的每個周末,海淀的大學生們擠著一小時的公交,跟各個區域坐1號線的小青年一起,趕來西單朝圣。

西單圖書大廈、明珠、華威,中友、君太和西單大悅城,老炮兒級潮流商圈,見證了北京潮流生活方式的變遷。2009年第一條貫穿市區南北主干線的地鐵開通,以地鐵四號線的名字穿過城市腹地,在西單站卸下乘客,又駛向有條不紊的日常。

彼時的西單,一側通過天橋串聯起幾大商業綜合體,一側聚集追趕時髦的小店,兩種商業形態有機組合形成西單獨有的商業生態氛圍,身處其中,能聽到向上的聲音。

從西單勸業場到西單文化廣場、77街,再到西單更新場,這個存量物業的升級改造,差不多每十年就要進行一次。在改造的輪回中,文脈和場所的演化,相對連續和緩慢,而城市功能的變化和使用場景的迭代,則要快速的多。

進入新的十年,西單遇上挑戰。如何調整商業模式、確立獨特定位以應對互聯網時代產生的新審美和新需求?

怎么算“新”、如何“更新”?日本著名建筑師丹下建三有一個理論:“城市和建筑并非靜止,而是像生物的新陳代謝,是一個動態過程。”更新不是顛覆,不是全盤否定過去的存在,而是在保留核心基因的同時,對個體進行迭代。

這些年的西單,日新月異。平房店鋪變成新型商場,集散書市變成現代櫥窗,老饕飲食變成各方食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西單,但隨著時代的變遷,每代人的西單里,又都有著一些難以磨滅的東西,像它的精神圖騰一樣,不斷傳承。


每一個時間段上的西單

西單文化廣場對于城市、對于居民的空間服務功能,人們對于西單至于城市的群體情緒與記憶,潮流向新、愛玩嘗鮮、與眾不同的西單氣質……這些歷久彌新的沉淀,于西單,恰是一切向上的出口。

順應城市更新趨勢,攻克項目主要難題,保留核心基因,對個體進行迭代

在北京城市更新從“增量發展”到“存量提質”的時代背景下,華潤置地歷時7年(2014-2021年),歷經騰退撤市、規劃設計、施工建設、開放呈現四個階段,總投資6個億,打造了西單更新場,將原有總建面4.3萬㎡低端商業減量提升為綠地與商業結合的復合功能綜合體,提供1.12萬㎡城市森林綠地及6,000㎡高品質潮流商業。


西單更新場位于北京城市核心區,長安街和西單北大街交叉口,長安街素有‘十里長街’‘神州第一街’之稱,作為長安街唯一一塊公共性開放空間,項目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地鐵1號線與4號線(西單站)上蓋,地鐵直接接入商業空間,實現地上地下聯動互通。

前身西單文化廣場所承載的,不僅僅是一個區域的配套商業那么簡單,作為北京三大傳統商業區之一,更承載著西單這塊土地從明末清初至今的商業歷史記憶。對新與舊、開放與封閉、古都風貌與現代功能的平衡,是改造項目需要攻克的主要難題。

因此,在規劃時要多元化、復合化、高效化利用現有地塊,在較小的用地里滿足較多的功能。同時,要加強文化空間與商業空間的穿插、地上空間和地下空間的連接,提供豐富的場景體驗。

從2015年華潤置地攜手CallisonRTKL公司建筑師劉曉光進行方案論證與設計規劃,到2018年動工改造,更新場升級工程歷時兩年半,“提質減量升級”的改造理念被施展到極致。全新蛻變的更新場,地上廣場成為覆蓋1.12萬平方米綠地面積的城市森林;原本4層的地下商場改造完成后變為“2+1”,包括2層商業層與1層車庫,縮減樓層后的商業中心縱深變得開闊通透。

項目商業空間如何與周邊公共空間融合發展?

每個商業項目都面臨著與周邊區域協同發展的思考,顯而易見,從傳統的小商品市場演變為公園式休閑空間,更新場打通了自然、商業和藝術的邊界。


為了給廣場綠地創造條件,項目改造對地下建筑結構標高下沉,進而為頂層回填土壤的厚度提供更多空間;園林種植也頗為考究,多為松柏、國槐等常綠喬木,適宜溫度調節和土壤改良;優化交通動線也被納入規劃,更新場直接與沿線地鐵口打通,地鐵通道口拔高拓寬。


華潤置地規劃這一項目之初,便不僅僅限于從商業運作角度考量,而是規劃如何做成一座城市會客廳,以符合首都核心區的新型功能定位。

最終呈現的更新場其實是華潤與政府合作打造的一片城市森林,從建筑外立面看沒有濃厚的商業氣息。環保的石灰巖材質外立面,更像是一座供人欣賞的博物館。


作為地上綠地廣場的內嵌下沉空間,更新場尤其注重與整個西單文化廣場的協同設計。大量玻璃穹頂的采光式設計,讓商業中心獲得充足的自然采光,貫通的動線設計讓訪客在地上森林空間與地下商業之間隨意穿行。

這種與公共空間相融合的理念,源于項目定位之初的設定。以“更新場”作為項目命名時,“更新”二字承載城市更新的使命,旨在延襲西單文化廣場商業基因的同時打造城市微更新的范例;“場”則區別于傳統購物中心之名,最終營造出一個更加創新的組合式城市空間場景。

華潤置地對這一項目的規劃有著獨特的背景考量。一側是代表首都政治文化中心形象的長安街,一側是承載商業活力的西單北大街;地上是城市空間,地下是商業場所。西單文化廣場的改造需要考量城市更新的新與舊、場所權屬的公與私、古都風貌與現代功能、空間節點與交通樞紐等。

這注定西單更新場需要承載更多功能屬性。作為項目改造背后的建筑師,劉曉光亦認為這是一個具體而微的案例:“‘更新場’規模小、定位高、場所特殊,要充分體現它的價值,需要與以往不同的理念和業態,有機融合公共空間與商業活動,形成‘不像商業的商業’。”

目前看來,除了煥新商業活力,全新的更新場正承載著出多元化價值。


比如,其一,西單更新場正成為國內原創設計的展示平臺。引入品牌時,關注原創設計,目前更新場內入駐的服裝設計及包袋品牌等,旨在立足全國乃至國際視角傳遞中國設計品牌的力量。

其二,融入商業項目的人文藝術元素,令更新場帶來頗具設計感的休閑生活體驗。即便是在寸土寸金的商業中心,依舊預留了各式文化藝術場景,諸如與芭莎藝術雜志合作打造的芭莎藝術空間,與北京本土藝術書店jetlagBooks合作呈現漂浮式島嶼設計,在鋼筋混泥土的城市森林中打造一片寄托心靈的文化藝術島嶼。

其三,公共空間營造上,改造升級的西單文化廣場正對這片區域進行價值回饋。地處長安街主軸和西單北大街的交匯處,旨在營造更開放、更綠化、更融合的公共場景。當原本的地上廣場演變為城市森林公園,空間的界限感得到弱化,匯聚于此的市民則仿佛置身城市綠洲。



聚焦新一代年輕消費客群,場景更新中突出“首店標簽”,引領西單潮流

西單更新場定位于青年潮流文化發『聲』地,在業態布局和品牌引入上運營團隊追求品質與新意,將時尚和潮流元素融入商業空間,打造藝術消費與文化交流的藝文空間。生活方式、跨界、潮玩等元素在西單更新場有了新的定義和組合,將以更具公共性、更具藝術感“感染”最新一代消費者。

西單更新場共地下兩層,實際可出租面積僅6,000㎡,共有37個店鋪。改造完成之初,引進37個品牌,其中“首店”概念占比超過62%,出租率達100%,租金溢價率高達22%,首月坪效約6,400元/㎡/月,屬于華潤置地體系內最高坪效水平,50%店鋪為當月全國銷售冠軍。



“西單更新場”以“青年、藝文、潮流”為關鍵詞,引入大批首店、概念店等特色店鋪,與西單商業街其他商場里的品牌形成差異化。大批特色店鋪串聯起了多個“新穎”的玩法與消費,營造“愛玩、嘗鮮、極具話題感”、開放的新奇商業空間,讓追逐前沿與潮流的年輕客群為“新鮮”買單。

場內入駐品牌具有區域差異化,業態具有復合性,豐富、包容。場內引入的四十多個品牌,一多半是全國首店、北京首店、北京西區首店及高能級概念店。

引進的美妝集合店HARMAY話梅和時尚買手店STUDIOUS,在更新場開設全國最大旗艦店;華為的MSC門店則定位為品牌的最高級別店,未來將成為最新產品發布地。


主力店——800㎡“HARMAY話梅”全新概念店,為目前市場上面積最大的門店,HARMAY為新一代美妝及生活品類新零售品牌,為近兩年火熱美妝品牌,其引流能級較高


主力店——日本最大潮流買手店Tokyo Base旗下最高能級店型——STUDIOUS首次進駐中國,集合超60家日潮品牌,強化項目在商圈內的潮流地位,釋放“年輕力”

更新場還引入多種形式的首店品牌,例如與《芭莎藝術》合作打造的BBART Space全國首店。與此同時,眾多時尚品牌門店在裝修、內部設計等方面為顧客提供多樣化的消費體驗。

芭莎藝術體驗空間BBART SPACE、獨立設計師女裝品牌DEVIL BEAUTY、小眾香氛6Knows Corner等全國首店,以及北海道人氣芝士蛋撻品牌BAKE、原創設計師包袋品牌哇吲WOW-IN、明星周邊限時店Owhat,以及阿迪達斯Sneaker Collect的北京首店等,這些首入品牌本身具有相當的影響力,也成為了帶動顧客消費的強效驅動引擎。


芭莎藝術BBART SPACE


O!What明星概念店


在引進品牌的過程中,更新場還挖掘出了不少北京本地的原創品牌,比如Chaos Chimney煙囪卷冰淇淋、S.O.E精品咖啡等。高品質的產品、新奇的體驗,讓更新場的消費者群體實現了全北京四環內的無差別覆蓋。此外,更新場還通過與北京服裝院校的合作,孵化原創設計師和國潮作品。

結語

項目始終圍繞解決園林空間與商業空間這一矛盾而開展,打破物理邊界界限,將建筑、商業與綠化高度融合;建筑規劃方面,大膽地減少地下建筑的層數,控制建筑的規模,以“小而精”的理念提升項目的品質;在招商運營中,項目大力發展“首店經濟”及高能級品牌,增加消費者體驗感、新鮮感,并適應當代年輕人消費偏好。

文章來源:房地產觀察家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