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政策資訊

存量土地房屋園區化盤活的17條路徑

來源: 園區在線       作者: 園區在線       時間:2022-06-02

對國有企業來說,這些資產曾經為企業的生產經營起到重要作用,在城市化加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的背景下,如何讓這些閑置資產物盡其用、創造價值,是關系到企業發展的重要課題。


園區在線(ID:YQZXGZH)總結了國有存量資產園區化盤活的17條路徑,與大家分享。



正文:


一、閑置土地建園+對外銷售


按照土地用途,在閑置用地上開發建設科技園、廠房等業態,再以市場化方式對外銷售。如果企業沒有開發資質,或者在資金方面存在困難,可以引入合作者共同開發。


目前,國企手里的土地主要有劃撥地、空轉地和出讓地三類。其中,劃撥地(為國有土地無償劃撥)和空轉地(名義上是土地出讓,實際上未繳納土地出讓金)需按照《關于印發〈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范〉(試行)和〈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范〉(試行)的通知》等相關規定辦理手續并補交土地出讓金才能夠開發,出讓地則沒有其他額外要求。


但由于國有企業的特殊性(國有企業需履行經濟、社會、政治責任),存量資產盤活往往要與支撐區域和地方經濟發展結合起來,而非單純以利益為導向,所以在篩選客戶時可能會受到地方政府的限制。


二、閑置土地建園+獨立運營


與當地政府合作,由政府提供產業政策,企業負責園區的建設運營,并完成政府的稅收指標。


國有企業參與園區運營,要遵循四條原則:一是要明確國企在區域發展中的定位,充分發揮國企的優勢(政府關系優勢和低成本獲取資金的能力),搶占資源;二是要堅持規劃先行,尤其是此前沒有園區開發運營經驗的企業,必須聘請專業機構來進行策劃規劃;三是要建立一支專業化、市場化、職業化的國資運營隊伍;四是要算好經濟賬,平衡好成本和租金、稅收之間的關系,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若企業在當地有一定地位,還可以邀請政府投資入股,對園區的品牌形象會有很大提升。


三、閑置土地建園+合作運營


在第二條的基礎上,引入第三方運營商合作運營。


具體合作模式有三種:一種是二房東模式,國有企業把物業整體租賃給二房東,由其代為招商運營,期間產生的房租收益與政策獎補均歸二房東所有,這種模式的優點是收益率穩定,且無需耗費太多精力,但二房東通常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引進的項目質量無法把控。第二種是委托運營模式,國有企業聘請第三方專業運營機構負責招商運營,國企只需支付運營費,期間產生的收益歸企業所有,這種模式的好處是引進的項目質量更有保障,更符合地方政府對專業化運營的要求,但需要企業額外投入更多精力;第三種是顧問模式,在國有企業自運營的基礎上聘請一家或多家顧問單位(個人)協助招商。


四、閑置土地建園+資本經營


在閑置土地上建設園區,通過資本運作回籠資金,實現園區可持續發展。


相比于融資渠道單一的民營企業,國有園區資本化的途徑要豐富很多。比如可以通過上市,把一部分房產直接證券化;或者以Reits的形式將園區證券化,通過讓渡未來租金收益,形成良性資金流動循環;此外,還可以探索PPP與Reits相結合,實現PPP投資項目為Reits提供資產來源,Reits為PPP提供退出通道的閉環。通過資本化運作使國有企業吸納并支配更多的社會資本,在擺脫債務困境的同時,讓閑置的土地資源得以重新煥發生機和活力。


五、股權轉讓,民企接手


國有企業以股權轉讓的形式,把土地轉給有經營意向的民營企業。


國資委對國有企業產權轉讓有嚴格規定(現行法規為《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通過股權界面完成項目轉讓,沒有出讓手續完結及投資額度等限制,在項目公司取得土地的任何階段都可進行。


具體做法是由國企設立項目公司,把土地裝到公司里,再將項目公司股權進行轉讓,受讓方通過控股該項目公司間接獲得土地。


六、土地作價入股,合作開發


國有企業以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與民營企業合作開發(運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已經出讓后形成的非國家主體的,會認定為是土地轉讓行為,需要完成開發投資總額的25%以上才能轉讓。因此,最好的方式是以國有企業以土地使用權作價設立子公司,再以增資擴股的形式引入民營企業。


但有一點要注意,根據規定,通過增資擴股實施改制的企業,原則上需要通過產權交易市場完成。不過也有地方政府采取「預告登記轉讓」制度,未完成開發投資總額的25%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簽訂土地二級市場交易合同后,可以先辦理預告登記,待開發投資總額達到法定要求時,再依法辦理不動產轉移登記。


七、協議置換+開發利用


與地方政府協商,將自有需盤活的低效用地或者零散的用地置換為面積更小、但價值更高的土地,并根據政府的評估定價平衡差價。


把低價值的土地化整為零,調整為高價值的土地,企業在增加資產規模的同時,能夠獲得更多可以變現的物業。通過銷售+運營的模式,可以最大限度補充和改善企業現金流,放大資產效益,充實企業的總資產價值。


八、企業內部置換,配置資源


將國有企業內部附加值較低的環節轉移到低價值的土地上,把盈利水平高的公司置換到土地價值高的地方,以實現資源合理配置。


從理論上講,通過調配內部資源,確實能夠從一定程度上緩解土地資源浪費的問題。但現實中國企間的關系錯綜復雜,哪怕是同一集團下屬的「兄弟單位」,一旦涉及到利益,改革也將會面臨難以想象的阻力,操作難度很大。


九、政府回購+土地補償


地方政府回購土地,國有企業獲得土地補償金。(某些城市土地被收儲后公開出讓,原土地權利人還可分享一定比例的土地收儲收益)


回購是地方政府最「喜聞樂見」的處理方式,但對企業來說卻是下下之選。因為土地補償金是「以工業用地現價補償為主,雙方談判為輔」,補償一般包括土地使用權補償、地上附著物補償和企業搬遷費補償,無論怎么算,這個費用也遠低于土地本身的價值。


十、工業用地改M0


國有企業向地方政府提出申請,將工業用地變更為價值更高的M0(新型產業用地),用來建設辦公用房。


與傳統形態的工業廠房不同,M0在土地確權、物業類型、建筑年限、地價、容積率、項目審批等方面給予更多傾斜,土地的價值更高。而國有企業在政府關系上有先天的優勢,操作此事具有可行性。


十一、其他用房園區化改造


把位于繁華地段、房屋狀況良好,但長期處于虧損狀態的酒店、商場等進行園區化改造。


很多老的酒店、商場地理位置優越,有重新改造與開發的價值,而市區閑置用房的盤活也一直是各地政府重點關注的對象,政府在地塊用途變更和稅收等方面政策都有相應政策支持。通過對原有經營性用房進行園區化改造,既節約了資源,又提高了效益,還創造了價值。


十二、老廠房改造為文創園


由于很多老廠房、老倉庫具有交通便利和空間結構的優勢,且往往凝聚著某種的歷史厚重感。在原有廠房的基礎上改造成為創意產業園區,好處有三:首先,老廠房改造無需大拆大建,只需要很少的投入就能完成,經濟效益更高;二是雖然土地仍然是工業用地屬性,但卻可以承載文創企業,在與市場化的文創園(有些是商業用地)競爭中能夠占據優勢;三是由于是「退二進三」,還有相關政策扶持和稅收優惠。


十三、園區化改造+政府整體返租


與政府合作,由國有企業出資,將原有業態改建為產業園區,由政府整體返租,發展新興產業。


比如,2001年,四季青服裝集團在杭州的江干科技經濟園(現錢塘智慧城)成立四季青服裝研發中心。2009年,四季青服裝集團整體「騰籠換鳥」,依托原四季青服裝研發中心129畝、總面積14萬㎡的存量廠房資源,以「政府整體返租」的模式,通過空間改造,租賃給新的電商企業,打造了首個國家電子商務試點城市拓展區,命名杭州東方電子商務園。


十四、辦公用房改造+產業升級


國有企業將原老舊辦公用房改建成為科技園區自用。


目前,自建總部已經是各大產業集團和科技公司的「標配」。首先,企業擁有一幢屬于自己的大樓,無論對形象還是實力都是很大的提升;其次,房子和土地是企業最保值的資產,可以讓國有企業的資產結構更加優化;第三,以科技園區為載體,可以在現有業務的基礎上延伸產業鏈條,做強做大。


十五、辦公用房整修+二次出租


有些閑置房產本身就是辦公屬性,可以將其整修后二次出租。


很多存量用房由于使用時間較長,在設計標準、配套設施等方面與新落成園區存在較大差距,甚至存在安全隱患,難以滿足優質企業對辦公環境的要求。通過對存量用房的整修以及周邊環境的改善,能夠顯著提升原有物業的品質和功能,對企業有更大的吸引力。同時,因追加投入而增值,園區的租金也會適當提高。


十六、企業收并購


通過橫向并購,把同一行業的兩家企業進行合并,在高效利用土地的同時實現規模經濟,降低生產經營成本。


通過控股式兼并,使一些具有產品優勢、技術優勢的(國企或民企)企業向擁有資源優勢、資金優勢的國有企業流動,能夠優化資產配置,提高資產利用率。


十七、園區分離,獨立經營


對整體經營有嚴重困難,亟需轉型的國有企業,可以將土地和園區資產從母體中分離出來,在合理承擔相應債務和義務的前提下,組建新的法人實體,以國有背景和產業資源為優勢,獨立經營,深耕產業地產領域;老企業繼續專注原有業務。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