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常態化趨向,國內文化旅游行業積極紓困升級,找準核心優勢突出差異化,通過數字技術、沉浸式業態賦能文旅更新,打造品牌IP形成區域聯動效應,將成為文化旅游業發展的大勢所趨。
在文旅融合、更新升級的同時,如何利用數字技術解鎖沉浸式鄉村新玩法,給予游客全新的視覺、聽覺、味覺體驗,也是未來沉浸式鄉村文旅急需破解的重要問題。
一、視覺延伸:數字技術助力思維表達可視化
視覺直觀與思維抽象是一對相對概念,可視化同思維抽象之間本存在一定的限隔,但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思維可視化正逐步成為可能。
對于有較強視覺呈現潛力的打造挖掘對象,應有傾向性的將之以最大化的可視化方式予以表達。比如同樣是對于“星空”與“螢火蟲”資源的挖掘,選擇打造“星空營地”與“螢火蟲夜探”模式發展沉浸式項目,就會比以“星空”或“螢火蟲”為主題的傳統方式,有更好的視覺呈現效果與表現張力。
星空營地
螢火蟲夜探
其次,對于“看不見摸得著”的打造挖掘對象,如清新的空氣、涼爽的風等,可以通過裝置結構實現其“可視化”表達。如利用對生存環境要求高的動物棲息地提現空氣的清新,如蜻蜓觀賞基地,螢火蟲觀賞基地等。或利用風車的轉動“看見”風的軌跡。
風車“可視化”了風的軌跡
蜻蜓觀賞基地
最后,對于“看不見摸不著”的打造挖掘對象,應該善于運用轉化性思維。如在如何呈現游客的思維情感這一問題上,可借由數字技術賦能的方式,以科技手段將思維“可視化”。比如愛沙尼亞團隊Varvara and Mar的許愿可視化項目,便是利用數字技術打通了聽覺和視覺的限隔。該項目利用數字技術將許愿數據進行可視化,觀眾面對裝置說出自己愿望時,原本抽象的語音便會轉化成可以看到蝴蝶于空中飛舞,并且不同的愿望對應不同的蝴蝶顏色和形式。除此之外,觀眾還被邀請參與蝴蝶的捕捉,同他人的愿望發生交互,探索他者的愿望并收集所有人的愿望。
愛沙尼亞團隊許愿可視化項目
二、聽覺拓展:音樂氣氛渲染效果和社交助力作用
背景音樂對于環境氛圍營造有重要調節作用。同樣的空間場景,只需改變其背景音樂節奏的快慢,便可以調控其中游客的逗留時長,從而在門店面積一定的條件下,為快餐店爭取更大的客流量。或是在店面環境不變時,為服裝店爭取更多的顧客留存。
對于沉浸式項目來說,聽覺拓展不僅關系到沉浸感高低以及游覽質量好壞,更有其內在的功能性意義。
一來,通過聽覺拓展可有效調控游客的行進路線與行走意愿。以名為 Human Sound 的音樂交互項目為例,該項目為游客搭建了一個奇妙的音樂王國,每一步步伐,都能借由數字投影技術,幻化成為腳下波波點點的漣漪,伴著節奏明快的背景音樂。由此一來,每一個行走者都變成了音樂家,在他們用雙足丈量土地的同時,也在演奏一首獨一無二的運動交響樂。隨著游客步伐的變化,投影設備會相應的做出聲波狀擴散花紋,與音樂交相輝映。
Human Sound 的音樂交互項目
二來,聽覺的拓展可有效渲染氣氛,烘托游客情緒。除此之外,當游客情緒得到充分調動的同時,其潛在的社交、解壓屬性便被充分激發出來了。如2021年5月,在常山徐村大草坪上如火如荼舉辦的“2021常山YOUYOU音樂節”,便是充分調動聽覺延伸的沉浸式鄉村文旅項目的生動一例。“2021常山YOUYOU音樂節”將自身定位為“鄉村休閑旅游長廊”,現場不僅有熱鬧非凡的草坪音樂節,還有浪漫花海、特色民宿以及當地特色農家樂。由此一來,便借由聽覺延伸的發展思路,將游客的食宿玩樂巧妙整合到了一起,給予了游客更為廣闊的空間釋放壓力、結交朋友。
2021常山YOUYOU音樂節現場圖
三、味覺傳導:熱氣騰騰美食和馥郁芬芳的環境
因應物聯網應用模式成長,Ericsson在《2030年十大消費者趨勢》報告中指出,預期在到2030年以前將能實現與人類視覺、聽覺、味覺、嗅覺,以及觸覺等感官互動連接技術應用,進而帶動感知聯網應用模式,讓使用者能有全新不同科技互動體驗。
隨著技術的演進,未來將會進一步強化既有感知互動模式,還會進一步從視覺、聽覺、觸覺延伸到嗅覺、味覺等感知模式,籍此讓參與者能與科技有更深層互動體驗。味覺有聞到和嘗到兩種呈現方式。相比于圖像第一眼的直觀,味覺往往能夠承載更久的回憶與故事。正因如此,當下,我們思考沉浸式鄉村文旅項目打造時,如何在食品味道與環境香薰兩方面下功夫,關注食品的色香味,關注空間環境的潔凈美,能夠給予游客更細節化、具體化、全面化的好印象與好觀感。通過感官營造,進而實現人的深度沉浸。
結 語
數字技術延伸的同時警惕截除,當數字技術以顛覆性的程度革新了我們生活方式的同時,正如麥克盧漢在《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中提出的實現人與技術之間的平衡,防止人類的感官被截除,是有效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延伸也是一種解除”,當數字技術為我們搭建出了一個美好到接近虛幻的“理想世界”的同時,我們也應保持對現實世界的探索和好奇心,不斷以多方面學習充實、沉淀自己,才能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保持獨立思考與判斷力,在沉浸式鄉村文旅項目中體會到返璞歸真、真正的解放自身壓力的專注與“心流”需要,而非僅僅將其作為逃避現實世界的場景空間。
文章來源:沉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