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政策資訊

逐鹿資本市場,康養企業如何晉級巨頭?

來源:養老BAR       作者:養老BAR       時間:2022-11-03

     企業的核心戰略問題只有一個,就是如何持續增長。第四季系列課推出,是希望在不同的經濟周期和企業經營周期之中,幫助企業解決“如何持續增長”這個戰略課題。 

       目前我國康養企業幾萬家,大多數是比較小散的狀態,不算母體公司其他板塊,能有幾千萬到幾個億營收的就不錯了,發展瓶頸顯而易見。

       他們面臨著諸多制約發展的因素,如賽道單一、處于產業鏈低利潤環節、服務同質化嚴重、融資能力差等問題。

       我們嘗試通過七節課,從咨詢和投資的角度,幫助大家搞明白“康養企業如何實現發展?”,找到產業發展的底層邏輯。


圖片

         首先,我們討論戰略。

       所謂伴生,是依托于產業機會,依托于資源能力。

      伴隨趨勢共舞,站在長周期和大尺度,沿著人口、經濟、社會發展規律選擇產業。

       伴隨關鍵拐點和時間窗口,能夠快速成長的企業尋找到產業空間足夠大的細分賽道。

       伴隨企業自身資源能力和已有業務,把握競爭優勢的戰略選擇。



CH.1

康養產業能造就巨頭公司?

     什么產業能造就巨頭公司?有很多,如能源、銀行、航空等,要么壟斷,要么TO C。這些行業有兩個標準,一是天花板足夠高,二是靠規模經濟成本優勢,或者不可取代不可或缺的差異性取勝,全國/全球經營的共性條件。

     再看康養產業,不壟斷,但是TO C,部分細分產業具備擴大規模形成經濟成本優勢,可以全國或全球經營,有通過指數級增長產生巨頭公司的可能性。能成為這樣一家企業肯定有很深的護城河——能長期創造價值。

- 伴生主義的戰略布局-



CH.2

康養產業“拐點”在哪里?

      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康養產業“拐點”在哪里,會集中出現大企業和上市公司?

      我的發現有3點:一是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二是65歲以上老年人占比14%(深度老齡化),三是長期介護保險全面推開。

圖片

      依照這3個指標,我國康養產業已經具備前2個條件,第三個條件長護險也試點4年,覆蓋49個城市、1.45億人,全面推開進程加快。從美國和日本的經驗來看,我們有理由相信,康養產業將迎來拐點。

- 伴生主義的戰略布局 -



CH.3

我國康養產業發展現狀

(1)參與者眾多,企業競爭格局初現

     從企業類型來看,我國康養產業參與者主要有6類,在確定性的趨勢下,地產系、保險系、國央企紛紛布局康養,地產是為了去化,險資賣了保單,拿了地的同時布局了產業,國央企則是手握存量資產謀求盤活。經過十年發展,我國康養企業競爭格局初現。

圖片

(2)我國康養企業處于規模化發展階段

      從產業發展階段來看,我國康養企業處于規模化發展階段,資本推動下的集聚整合會顯現。

      產業競爭重心從床位規模競爭向“流量規模”競爭延伸,從機構養老向社區居家養老延伸。先期以機構布局為主、以床位規模為主要衡量指標,拼的是規模覆蓋速度,背后要求成本管控、精細運營、連鎖布局,對資金和資產的依賴高;目前轉戰社區居家市場以客群流量獲取為主要衡量指標,拼的是場景滲透率,背后于要求的是專業化服務、有效資源整合;未來是向供應鏈轉移,輕資產服務的利潤攤薄,拼的是生態構建、渠道運營,向前端、中端轉移。

圖片

(3)康養產業資本市場發展尚未成熟

      面對巨大的市場,和即將到來的“拐點”,資本持續進場,推動我國康養產業發展。

      而一個產業從發展到成熟,往往離不開資本市場支持。我國共有3家以康養為主業的公司選擇在香港上市,內地上市公司則是依托主業戰略性布局康養。相較于美國的15家和日本的9家上市公司,我國康養企業上市公司相對較少,有進一步增長的空間。

      除公開資本市場外,更多企業處于上市前融資階段,融資規模65%為千萬級,25%為上億級,融資階段天使輪、Pre-A輪、A輪居多,啟明創投、長嶺資本等紛紛入局。在資本市場的持續培育下,更多公司將會公開掛牌。

圖片

- 伴生主義的戰略布局 -



CH.4

康養企業的價值倍增戰略

     “價值”包括“市場價值(利潤)”和“資本價值(估值)”,通過產業經營使利潤最大化,通過資本經營使估值最大化,兩者互相賦能,推動企業價值最大化。

圖片

怎樣實現價值倍增,概括來說就是“高壁壘、高流量、高利潤”

價值倍增怎么干?有3個思路,分別看3個案例:

(1)主業切入,構建壁壘

     依托原有主業,以穩定持續的基本盤帶來現金流,疊加新能力新機會形成第二條增長曲線。

     日醫學館是日本成立最早和最大的養老全產業鏈公司,日醫于1968以醫療管理服務定位的公司成立,成立初期以教育事業為主,自1996年4月起開始以居家護理為主的長期護理業務。截至2018年底,養老機構達到1404個,遍及日本47個都道府縣,服務規模15萬人,是日本綜合排名第一的養老服務類公司。從日醫的案例中我們有以下2點借鑒:

     一是看準時機,先行一步,搭上時代的順風車。在《介護保險法》推出之前,即1996年,就開始了以居家介護為中心的介護事業。在競爭對手收縮業務的情況下,日醫學館又先于其他企業積極擴充服務點。

     二是多元業務的融合為養老業務錦上添花。多元業務奠定基礎、資金支持,有利于資源整合和連鎖擴張,形成行業壁壘。


(2)場景延伸,擴大客群

     保險和養老服務天然匹配,保險具有契合養老特色的長期資金管理能力和經驗,適中的預期收益與穩定的投資收益回報相匹配,多元客戶觸達能力和豐富的客戶資源儲備,依托集團資源構建“大養老”生態圈的能力,具有完備的養老金管理牌照優勢。

     從美國的實踐來看也是如此,美國8家健康保險類從事醫療保健福利及相關業務的上市公司。

     我國將“保險”和“養老”業務結合,走在前列的是泰康。泰康集團以保險出發,沿生命周期布局養老服務的全產業鏈。戰略布局圍繞六個字“長壽、健康、富足”,四個產品線“醫康養寧”,實現從搖籃到天堂。通過這個布局,2020年,泰康高客數突破10萬大關,“幸福有約”年度開單人力突破萬人大關,保單銷售排名上升快,資管規模2萬億。充分驗證了泰康的高客戰略,互相爭強的金字塔尖的客戶。“保險+養老”給保險業務帶來冪次級增長效應。

     目前,泰康之家已在全國布局26城29個項目,其中11城12家養老社區已實現開業運營,服務超過6400位長輩,成為全國最大的高品質連鎖養老品牌。


(3)做大生態,強強聯合

     互聯網基因的平臺企業推動了“互聯網+健康服務”商業模式創新。想要做出大企業,確實很大機會是在互聯網背景的賽道上。無外乎兩個邏輯,一個是靠產品賺錢,大單品、有暴利、連鎖復制,第二是用戶協同、渠道協同,增加復購。

     京東健康是京東集團旗下專注于醫療健康業務的子集團,也是醫療產業鏈數字化改造的領跑者,公司致力于打造以醫藥及健康產品供應鏈為核心,醫療服務為抓手,數字驅動的用戶全生命周期全場景的健康管理企業。

圖片

      京東健康“橫向開拓用戶規模,縱向深耕行業垂類”的方式推進整個生態向服務化、人格化升級。同時也是擴容合作伙伴,形成良性醫療健康生態圈的前瞻布局。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