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進世界500強,這家低調的國企不簡單
來源:明源不動產研究院 作者:明源不動產研究院 時間:2023-08-30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是黨中央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2023年初,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廣東,進一步明確粵港澳大灣區是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地和中國式現代化引領地。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正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持續在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領頭羊”和“火車頭”作用。在此背景下,由世界500強企業廣州工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國有資本運營研究院、明源不動產研究院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國企存量資管創新峰會暨2023產業與園區高質量發展(廣州)論壇”于8月初在美麗花城廣州成功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國資央企以及專業機構代表近千名嘉賓共聚一堂,群英薈萃,共同探討新發展格局下,國資國企如何持續優化國有經濟布局結構、高效盤活存量資產、推動產業現代化體系建設。此次峰會上,廣州工控作為主辦方之一,圍繞著國資重組整合、服務實體經濟,探索高質量發展等話題,分享了廣州工控作為市屬國有企業,如何服務廣州“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大局,承接廣州產業鏈打造,助力工業航母集群發展,走出工控高質量發展的特色實踐路徑經驗,為省市乃至全國的國資創新、產業升級貢獻力量!釋放國資功能作用
以“一主兩翼”“3+2”產業戰略
服務廣州產業體系大局
“臨江喧萬井,立地涌千艘。氣脈雄如此,由來是廣州。”百余年來,廣州“機器巧”“百藝興”“制作盛”,一批批工業先鋒層出不窮,成為民族工業搖籃和現代工業體制改革先行地。十年來,廣州市GDP連跨3個“5000億元臺階”,廣州經濟總量占全省近1/4。作為華南地區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城市,廣州擁有全國41個工業大類中的35個,形成汽車、電子產品、石油化工三大支柱產業。然而,廣州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也并非一片坦途,當下,廣州“大鏈小群”問題依舊突出。一是工業發展動力不足;二是支柱產業不夠平整;三是新興產業支撐不足。對此,廣州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高張“二次創業”風帆,發力“堅持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推動產業走深走實。廣州工控,作為承接廣州工業高質量發展使命、打造先進制造業龍頭企業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同樣面臨著內部“兩多兩少”等重大挑戰。面對這些問題,廣州工控如何發揮兩類公司的功能作用,走出一條同時實現“公轉”和“自轉”有機結合的特色發展道路迫在眉睫。在本次峰會前夕的閉門交流會上,廣州發展和改革委員副主任陳旭先生發言表示,“一個城市不能注重于一個產業,一個城市也不能有太多的產業,應因地制宜符合自己實際與國家戰略相銜接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廣州的產業基因在于制造業,廣州工控的產業基因,同樣在制造業。廣州工控是由廣鋼集團、萬寶集團、萬力集團、廣智集團重組而成,旗下企業超300家,涉及11大產業37個業態,需要聚焦主責主業,做強主業、做精專業,推動資源向主業集中,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做好戰略布局。通過對產業鏈條的梳理,廣州工控最終明確了“一主兩翼”的“3+2”產業體系,聚焦“新興材料、核心部件、高端裝備”三大核心產業鏈,全面梳理集團業務,進行市場化、專業化整合,推動非核心主業有序退出,實現核心產業鏈影響力和價值創造能力進一步擴大。一方面,廣州工控充分挖掘存量制造業資源,堅持有進有退,從競爭優勢、產業空間兩個維度,重新梳理劃分存量業務的發展定位,再通過“能混盡混、能扭盡扭、能活盡活、能退盡退”等運作策略,堅決清退缺乏發展前景的弱勢企業,確保集中資源發展核心業務。戳這里,了解國企資產管理解決方案另一方面,面向增量業務,廣州工控瞄準工控四大產業集群,以一橫一縱“T型”發展策略,發揮資本紐帶作用,與孚能科技、山河智能、潤邦股份、鼎漢技術、天海電子、南方宇航等龍頭深度綁定,加快落地如孚能廣州動力電池基地、大灣區高端裝備研發生產基地、南方海洋裝備產業園等多個百億級的本地重大投資項目,逐步摸索出具有工控特色的“大龍頭 — 大項目 — 大集群”產業發展模式。強化產業載體平臺
通過產業鏈、資本鏈、創新鏈
多鏈融合
培育世界級工業集群
近年來,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貿易保護主義及地緣政治博弈持續加劇,深刻改變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格局。各國產業鏈供應鏈布局從以成本、效率、科技為側重轉向以安全、穩定和政治為側重。在此背景下,以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為目標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被擺在了突出位置,產業發展,尤其是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的構建受到高度重視。其中,產業鏈“鏈長”+“鏈主”制,是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2021年6月,廣州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廣州市構建“鏈長制”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將全面實施以市領導為“鏈長”和以龍頭企業為“鏈主”的雙鏈式工作推進體系。“十四五”期間,廣州力爭打造8 個萬億級產業鏈群,全力建設超20 個千億級產業鏈群以及一大批百億級新興產業鏈群,形成“萬千百”規?;a業鏈群梯隊。“鏈長”+“鏈主”制可以充分發揮鏈長統籌產業要素資源的優勢和“鏈主”企業“頭雁引領”和生態主導優勢,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引導點狀的產業分布發展成鏈狀的產業聯動,進而形成網狀的產業集群發展生態。正如廣州工控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景廣軍先生在大會上致辭所言,“廣州工控要發揮作為廣州市在裝備制造業的龍頭鏈主優勢,技術整合社會資本,多元化推動產業資源要素向產業園區匯聚,探索具有公共特色的產業、資本、創新三鏈融合的經營模式,為廣州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貢獻工控力量。”作為廣州市軌道交通企業分鏈主和人工智能企業分鏈主,廣州工控堅持用市場化手段,以產業、資本、技術等要素的高效配置,服務集團高質量發展,賦能廣州產業集群培育。增強產業鏈,以載體集聚產業賦能要素。科技園區業務是廣州工控重點打造的產業服務內容。瞄準 “新型材料、核心部件、高端裝備”產業板塊,廣州工控結合項目在地發展條件,開展“一園一主題”產業策劃,精準開展產業園區主題策劃,融入區域產業集群化發展的大局。目前,廣州工控已經總體形成“一核三帶四組團”的世界級工業集群布局,通過專業化主題園區建設,集聚產業發展共性要素,實現以“土地存量”資源優勢換取制造業主業“發展增量”。拓展資本鏈,優化資本運作平臺引導產融統合發展。廣州工控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在資源配置、風險緩釋、政策傳導、預期管理等功能的樞紐作用,將其作為國企市場化改革的主戰場,加大力度推進債券發行及資產證券化。一方面,廣州工控秉持著“能上盡上”的原則,加快培育上市公司集群;另一方面,廣州工控堅持存量優化和增量引入“兩手抓”,設立資本運營平臺——工控資本,建立覆蓋天使、VC/PE、產業投資、并購投資等企業發展全生命周期的產業基金群。戳這里,了解國企資產管理解決方案促進創新鏈,“孵投聯動”促進科技企業培育。當下,廣州工控正以創新孵化空間為載體,逐步形成搭建異地孵化創新鏈。一方面,廣州工控打造以創新孵化空間為核心載體,融合科技研發、創業辦公、創客交流、風險投資、商務休閑于一體的復合型全生態空間;另一方面,廣州工控不斷引入引入高等院校導師及知名企業家等資源,為園區企業發展提供智囊支持。廣州工控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張勁泉先生表示,“未來,廣州工控還將以更大的力度提升產業鏈、價值創造能力,以更大力度激活創新的動能,以更大的力度整合資源促進產業集群化發展,助力區域優勢產業集群的再造!”重視數字要素資源
圍繞產業數字化與數字產業化建設
支撐優質科創項目落地
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離不開各類資源要素的支撐保障。隨著我國經濟和產業發展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驅動產業發展的主動力已經從勞動力、土地、能源等傳統生產要素,向創新、資本、信息等效率型要素逐步轉變,只有緊盯這些驅動產業發展的關鍵要素和重要資源,才能為進一步發展提供切實保障。其中,數據正成為關鍵生產要素、價值的重要來源和競爭力的重要決定因素。2023年8月,廣州發布了關于公開征求《廣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規劃(征求意見稿件)》,意見稿提出,要將廣州打造成為全球數據要素市場核心樞紐、全球先進科技創新策源高地。當前,廣州不僅積極推動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出臺了數字經濟條例,打造數字經濟創新引領型城市22條,數字新基建40條等政策舉措,還大力重視數實融合,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推進亮點突起。廣州工控正是其中的榜樣力量。廣州工控高度重視數字化建設,以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為主線,圍繞發展實體經濟,不斷強化數字技術,推進創新創優。數字產業化層面,廣州工控建立集團大數據中心,分領域逐步形成上下聯動的在線監管體系,挖掘人、財、物、安全、法務等主題的數據價值,防范運營風險,提供經營管理決策依據,實現了用數據說話、用數據管理、用數據決策、用數據創新的工作機制。產業數字化層面,據廣州工控科技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何雄輝介紹,廣州工控已將數字技術、數字場景,融合進產業園區“投-融-建-管-退”全生命周期,賦能產業平臺高質量發展,支撐優質科創項目落地。例如,在園區開發管理環節,廣州工控依據園區產品、配套等各個價值點進行系統整合,分類形成研究模塊,輸出可復制使用的廣州工控園區標準化產品內容;在園區的落成運營環節,廣州工控搭建了土地資產數字化管理平臺,實現項目從前到后全生命周期的監管與維護。通過梳理資源臺賬分布,強化園區的數字治理能力;在數字技術融合場景應用方面,廣州工控加強園區應用場景價值挖掘,統籌智慧園區、智慧工廠、智能展廳及智能能源管理系統四大要素,助力傳統制造與增材制造、5G、人工智能等戰略新興技術結合,打造了產業園區源網荷儲充一體化能源系統、全自動機械井筒式地下停車場等多個亮點項目,驅動工控傳統制造產業轉型升級。點我了解,智慧園區數智招商方案從廣州工控的實踐中可以看到,數據要素的使用貫穿產業鏈供應鏈中各個環節,數字技術等新型要素在產業結構現代化提升中更是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新一輪技術和數字革命呼嘯而來,廣州工控正和中國制造業一起,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也面對著難得的機遇。小 結
廣州工控重組以來以連續三年實現兩位數增長、資產超過千億元的好成績上榜2023年中國企業500強。美國時間8月2日,《財富》雜志公布2023年世界500強榜單,廣州工控又以365.885億美元首次入榜《財富》世界500強,位列第414位。可以說,廣州工控的實踐發展,是廣州市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微觀縮影,也是中國“建設制造強國”戰略的生動注腳。入圍世界500強是廣州工控發展之路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也是邁步向前的一面嶄新的旗幟。和中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一樣,愿中國制造業企業面對新時代、新征程,都能“接續奮斗來時路,策馬揚鞭再奮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