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居住、辦公、生活等需求的日趨增長,城市空間如何更有效地疊加利用、潛能激發,成為了首要的商業課題。
以此為突破口,去年上海的實體商業展現出了別樣的生機:蟠龍天地將商業與歷史文保建筑融合,在青磚石瓦間打造出了一片涵蓋主題公園、自然景觀的新型商業場所;
INS·復興樂園通過融合酒吧、電競、展覽等“青年經濟”業態,將擁有百年歷史的上海復興公園,煥新成了滬上全新夜生活地標。
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只是新時代城市煥新中的一部分。消費升級所帶動的生活方式更新,意味著空間的功能和形式需隨之改變。
圍繞新型生活方式的打造,由曾參與新國立競技場設計的隈研吾操刀打造的全新融合型空間——Forestgate代官山,在去年10月正式落地。
Forestgate代官山
這一結合未來城市概念落子的項目,將對國內商業帶來怎樣的啟發?帶著好奇,2月初我來到東京,走進了這個由高端社區包圍的新空間。
以“城市更新”為目標的創新項目
“理想的城市,要讓空間功能的邊界感逐漸消失,讓自然回歸生活,以人為中心重塑城市、社區、家庭各場景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消弭城市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澳博理想世界1.0》中對“理想城市”的這一定義,恰好與亮相不足半年的Forestgate代官山相呼應。
雖緊鄰澀谷、惠比壽及中目黑三大商圈,傳統意義上喧囂的商業氛圍被代官山區域周邊林立的住宅區稀釋,卻也吸引來了一眾簡約時尚及低調奢華的品牌。
蔦屋書店首家復合型商業設施代官山T-SITE、三宅一生等設計師品牌、Bonjour Records等集合型品牌紛紛選擇入駐于此,以不張揚的品牌脈絡共構出獨屬代官山的文藝休閑氣質,成為不少當地人或游客City Walk和逛街購物的首選地。
蔦屋書店代官山T-SITE
如此鮮明的商業環境即使放眼整個東京也并不常見,但氣質的養成并不是偶然,如今有著“高端社區”之稱的代官山區域,其實是日本最早的公寓——“同潤會Apartment”的誕生地。
同潤會青山公寓
在承接原有社區屬性的基礎上,如何在板塊中開創一種面向未來的新型都市生活方式?高品質的社區環境以及飽和的商業氛圍,無形間提高了板塊中新項目的落地標準。
如今的代官山街區
由東急房地產主導,以“廣域澀谷圈(Greater SHIBUYA)”的都市更新為目標,如今澀谷車站半徑2.5公里內的區域內,正開展著百年一度的大規模城市改造:
澀谷櫻丘地區的Shibuya Sakura Stage、神宮前區域的東急廣場HARAKADO、代代木公園Park-PFI計劃,以及代官山區域的Forestgate代官山將逐一亮相。
作為外立面最出彩的一幢建筑,Forestgate代官山由知名現代建筑大師隈研吾,與擅長利用自然原理創造有機建筑的SUEP.設計事務所攜手打造而成。
以“與人們一同開始創造、傳播、累積的循環”作為開發概念,項目聚焦“綠色永續環境”與“食”的核心,包含了MAIN棟和TENOHA棟兩幢建筑。
其中隈研吾設計的MAIN棟涵蓋租賃住宅、共享辦公以及商業設施,以打造融合住宅、工作和休閑為一體的新型社交方式作為功能核心;
SUEP.設計事務所操刀的TENOHA棟則由具有休閑屬性的咖啡店及活動空間組成,共同串聯起了融合生活、工作和娛樂的項目主基調。
Forestgate代官山概念圖
以空間尺度而言,MAIN棟占地4,084平方米,TENOHA棟占地422平方米,即使是完整的建筑面積也僅有21,096平方米。如何在打造人與人交流場所的基礎上,實現城市更新的目的?
項目的空間分配
以社交作為場景密碼,搭配融合性的功能疊加,Forestgate代官山交出了一份別具新意的商業答卷。
以“木箱”為載體的融合性空間
“我想重現當時的靜謐和綠意生活。”聊到項目的設計靈感時,隈研吾談及自己從學生時期就很喜歡代官山獨有的寧靜氛圍,他希望借此項目,為人們提供一個可以在綠意環抱中工作和生活的場所。
穿過幽靜的住宅區,從一眾低飽和度建筑中沖進視野的是由“木箱”層層堆積起的超現代樓棟,即Forestgate代官山的標志性主體建筑——MAIN棟。
MAIN棟
看似栩栩如生的“木箱”其實是由帶著木頭紋理的新型鋁材打造而成,隈研吾將這些材料修飾為真木形狀,不僅減少了后續維護上的木材損耗,更通過排列和堆疊實現了日光遮蔽和自然通風的要求,為項目增添了自然質感。
“踏入Forestgate代官山的一刻,眼前展開的將會是綠意盎然的新世界。”正如項目企劃部負責人小田麻友美所描述的那樣,走入“木箱”中,立即會被眼前的綠意森林吸引。
由園藝品牌SOLSO主理人齋藤太一規劃設計,從樓層導引牌旁的狹小空間,到寬敞的走廊通道,超400種形態各異的植物布滿了每一個角落。
疊加利用“檜木王國”岡山縣的原木材料打造出的百葉窗式裝飾效果,使項目更像是一個垂直生長的“都市森林”。
MAIN棟共由地下2層和地上10層組成,其中B1到2層為開放式的商業樓層。
樓層 | 品牌名稱 | 類型 |
B1 | THE GARDEN 自由之丘 | 精品超市 |
1F | BLUE BOTTLE COFFEE | 咖啡店 |
1F | SOLSO HOME | 園藝店 |
1F | 喫茶室 | 餐飲空間 |
1F | PAYSAGE | 法式甜點 |
1F | Jo Malone London | 香氛品牌 |
1F | Ameri VINTAGE | 設計師服飾品牌 |
1F | 金子眼鏡店 | 眼鏡品牌 |
1F | 食品庫 | 餐飲空間 |
2F | 研究所 | 社交型共享廚房 |
2F | AYAKO ITO CLINIC | 美容中心 |
2F | 調理室 | 社交型共享廚房 |
3F | Business-Airport 代官山 | 會員制共享辦公室 |
B1層為占地200平方米的大型精品超市THE GARDEN 自由之丘,以打造新型飲食方式為亮點,為顧客提供了結合綠色、健康的購物選擇。
精品超市THE GARDEN 自由之丘
1層入駐了人氣品牌BLUE BOTTLE COFFEE、法式甜點PAYSAGE旗艦店、日本設計師服飾品牌Ameri Vintage、日本工藝眼鏡品牌金子眼鏡店等店鋪。
1層入駐的特色商家
由代官山甜點名店Chez Lui打造的LA BASE de Chez Lui、早午餐品牌MIDTREE等品牌也將在今年陸續開業。
除了1層兩處售賣新鮮食品、提供茶飲休憩的餐飲空間外,2層的研究室和調理室同樣有著社交屬性,以共享廚房的形式進行食品的開發和加工,提供全天候的美食和高品質的餐點。
未來這里還將拓展為產品開發的實驗基地,由專業人員為企業提供從策劃、生產到銷售的一站式服務,打出“Forestgate代官山”出品的概念。
食品庫
據日本人才眾包服務商Lancers的調查顯示,從2015年到2021年,日本的自由職業人口增長了9.1%,疫情之后日本的遠程工作普及率已從2019年的15%升至26%。
捕捉到未來工作場所的靈活性,項目的3層被打造為會員制共享辦公室“Business-Airport代官山”。
內部設計風格以自然簡約為主,承接項目“綠色永續環境”的核心理念,將空間打造為了與“人”共生長的“培育型”共享辦公室。
會員制共享辦公室
4層以上共規劃了57戶租賃住宅,包含一室一廳、二室一廳、三室一廳的20余種房型。其中,隈研吾、齋藤太一以及知名美食作家平野紗季子分別以實驗性的未來概念,設計了3戶概念住宅。
隈研吾以全身心的放松為目的,用巨型布料將臥室團團包圍,打造出了一個隔絕外界的“超級OFF空間”。
隈研吾設計的概念式住宅
鐘愛綠植景觀的齋藤太一以森林為設計靈感,將戶外四季的變化作為房屋設計一部分,打造了一處靜謐“森林之屋”。
齋藤太一設計的概念式住宅
平野紗季子以日常的飲食為重點,將其作為生活的核心,打造出了“全日餐屋”的概念。
平野紗季子設計的概念式住宅
不僅有滿足不同租戶需求的房型,配套的露臺設計也有助于打破都市生活的社交壁壘,削弱鄰里之間的邊界感。
同時項目也為居住者規劃了獨立的出入動線,在增加私密性的同時,也讓住戶可以更方便地走進項目中。
為租戶定制的動線方案
對于顧客而言,Forestgate代官山可以滿足人們日常茶歇和休閑購物的需求,更有綠意盎然的環境,迎合大家對戶外和自然的向往;
對于辦公者而言,Forestgate代官山不僅有良好的工作環境和辦公設施,針對不同類型的人群,還提供了靈活的會員套餐,高層的住宅也能一步滿足工作之余的居住要求;
對于居住者而言,除了吃、喝、玩、住等日常需求外,Forestgate代官山的共享廚房等設施也為居住環境增加了更多生活性的功能。
讓生活、工作和娛樂屬性共同融合進一個載體,并讓渡原本單一屬性的住宅或辦公區域,為場景賦予公共性。
而商業項目生命力的保鮮,離不開“永續”這一環境條件。
以“永續”為目標的可循環建筑
沿著步道穿過MAIN棟,與室外空間接壤的是更具可持續理念的TENOHA棟。由發跡于代官山的可持續組織CIRTY開設的兩家店鋪,分別坐落于樓棟出入口處的最前端。
其一是以食品回收再處理為亮點的綠色咖啡店CIRTY CAFE,其二則是以售賣玫瑰花和再生干花為主的CIRTY FLOWERS。
CIRTY CAFE與CIRTY FLOWERS
與這兩家店鋪相連的是一個可提供休憩和社交功能的露天活動平臺,除了開幕期間與入駐品牌攜手開展綠色活動和可持續研討會外,未來這里還將與更多品牌合作,開展具有社交與公益性質的活動。
露天活動平臺
"TENOHA"取自日語“手掌”和“葉子”的發音,在東急不動產的可持續設想概念下,希望通過建筑構建人與人之間的聯結。通過邀請理念相同的品牌入駐,利用當地的現有設施及資源,以共創的形式帶動各地區建筑的可持續復興。
自2022年12月TENOHA東松山開幕以來,目前該主題項目已在日本落地四處。作為最新一處的落筆,TENOHA代官山在SUEP.設計事務所的構建下,實現了樓棟與自然間的可循環聯結。
首先是森林和城市間的可循環,SUEP.設計事務所與致力于挖掘樹木可再生價值的西粟倉村合作,使用更為環保的材料用作項目搭建;
其次是建筑材料的可循環,該建筑2層的木制結構與蜂巢型六邊結構,不僅易于拆卸和搬遷,所選的特殊木材也能更有效地減少廢棄物的產生。
TENOHA棟的六邊形屋頂
最后是能源可循環,建筑的頂部露臺被打造成了屋頂花園和菜園,由店鋪中的食物殘渣與特定土壤結合后在此種植出的蔬菜與水果,將被用于制作CIRTY CAFE菜單中的餐食。
店鋪中同樣培育著蔬菜
同時,經過發酵后的食物殘渣還將以再生電力的形式為MAIN棟提供能源補給,最大程度實現資源的再利用。
此外,建筑還具備雨水收集系統,用于菜園和公共空間使用。CIRTY FLOWERS也專門開辟了一個區域,將超過保鮮期的花束經過特殊加工后,以干花的形式進行售賣。
以“WE ARE GREEN”為口號,在人、街區、企業等多方的共同協調下,TENOHA棟通過整合現代科技,實現了循環經濟在生活方式中的融合。
同時也讓Forestgate代官山不再是一個獨立的商業建筑,而是一個可以聯結社會與自然、當下和未來的可持續訊號。
以“公共性”為突破口的城市新商業
MAIN棟和TENOHA棟兩幢建筑雖有著不同的設計理念及空間屬性,但從整體項目角度而言,兩者相輔相成,共同激發出了場域、互聚和微積三方面的效益。
首先是場域效益,項目的打造始終圍繞住宅、工作和休閑三大功能核心,為加深與未來城市生活方式的聯結,可持續用材以及天然綠色元素布滿項目的每一寸,提升了Forestgate代官山的場域價值。
其次是互聚效益,為解決建筑結構可能帶來的空間和視覺限制,幾乎所有店鋪都采用了大型落地玻璃,增加可視空間的同時,拉近了顧客與店鋪之間的距離。
商鋪采用的玻璃裝潢
會員制共享辦公室、社交型共享廚房所附加的社交屬性,也讓空間本身為人與人、以及人與項目之間的交往互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最后是微積效益,在有限的場地面積中,項目通過把控入駐商鋪的調性和數量,為每一個品牌提供了獨立生存的空間。
同時運用去中心化的打造手法,刻意規避了重點區域的劃分,讓項目中的每個部分都成為創造全新生活方式的個體單位,進而推動了品牌的自身發展。
這三點不僅激發了Forestgate代官山的空間效益,也疊加出了商業與公共性的更多可能性。而社區商業所必備的“人文關懷”,也在Forestgate代官山中得到了體現。
漫步于項目中,形態各異的指示牌隨處可見,除了已開店鋪的指引和未開店鋪的預告外,指示牌中還清晰地標出了樓棟之間主要動線、出入口的開放時間,以及不同樓層對寵物友好的差異管理。
細致的標識,讓第一次走進Forestgate代官山的顧客,也能迅速對項目有大致的了解。
項目中的指示牌
此外,項目中有一條聯結MAIN棟和TENOHA棟、分別延伸至代官山車站與八幡通的主干道。
有趣的是,午餐后不少顧客或居民會把這里當作放松散步的場所;而到了晚高峰時間,上班族和學生們也更樂意選擇這里、而不是外部的馬路,作為來往車站的步行通道。
項目內的主干道
項目干道成為更具“公共性”的街區動線,一方面是因為通道縮短了通勤的直線距離,另一方面則是得益于“都市森林”所打造出的愜意氛圍,與項目外的車水馬龍形成對比,更能博得到城市居民的好感,吸引他們走進項目中。
學生們將這里作為通勤的步行通道
在不斷與“人”加深聯結的同時,負責TENOHA棟策劃和運營的設計公司RGB,未來還將探索更多與循環經濟相關的合作,與政府、民間機構攜手,利用空間創造更多永續內容。
TENOHA棟曾舉辦的可持續活動
不僅呼應了“綠色低碳”的未來城市概念,同時也將為商業和城市共筑起強韌的聯結感和生命力。
結 語
時代進程推動生活方式的更新。未來,城市將與自然、與世界、與社會、與各類群體發生更多聯系。
理想中的未來商業,并不是簡單地響應某個商業議題,而是要做到與多方需求“句句有回應”的全面解答。
作為“廣域澀谷圈(Greater SHIBUYA)”改造的一部分,項目的落地也呼應了東急房地產“Greater SHIBUYA2.0”的愿景。
相比第一階段對公共空間打造的重視,第二階段的商業建設將“人”作為第一主角,在原本生活方式的基礎上,結合“人”的需求創造更多具有包容性和吸引力的空間,突破單一的商業價值以重塑社會生活。
作為未來城市的一個單元,Forestgate代官山在城市商業空間、新時代生活方式上的有機探索和綠色提案,是關于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前瞻性落筆。
對步入存量時代的中國商業地產而言,項目的打造手法不僅具有商業啟示,城市發展軌跡的相似度也提高了其優勢點的可復制性,對未來城市的商業發展別具參考意義。
文章來源:Mall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