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真實故事分享
小白最近很糾結,此次秋招,他同時有了三個offer可以選擇,作為一個學習建筑設計的本科生,實在有點苦惱。小白家在深圳,父母已退休,有房,家境也相對寬裕。事實上,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愿來選擇,但最近房地產的崩塌,讓他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建筑設計難道還能干些別的嗎?但是地產明明不行了,這是個不爭的事實,到底能不能干了?
第一個offer:國企,大悅城商業管培生,定崗為招商,地點深圳,年薪12.8萬,公積金福利等都是按最高比例繳納的,整體福利比較完善。
第二個offer:地產老大哥萬科商業南方區域的校招管培:商業設計管理方向,首輪第一年是在深圳,但據說往后大概率會在廣東省內輪崗且跟著項目走,基本屬于哪里有項目會去 哪里。年薪在12萬左右。
第三個offer:洗滌行業的藍太陽廣州總部管培生:建筑產辦規劃方向,偏園區產辦類設計管理,年薪18萬,但公積金福利等都比較低。
三個職位,各有千秋。小白實在拿不準,應該怎么選擇,他們都屬于各自行業的佼佼者:
如果從專業匹配度來看,后面兩個似乎更合適;
如果從企業性質看,這幾年,國企肯定是更為穩定的;
如果從工資來看,最后一份肯定是工資高很多的;
如果從行業來看,最后一個肯定可以擺脫地產行業的噩夢,但洗滌行業會不會沒有發展……
萬科商業,如果純粹從商業的角度我是不太提倡的,尤其它短平快的操作思路,以及緊迫有壓力的企業氛圍,光從設計管理的角度很難出讓人信服的作品。雖然目前的確幾個文旅產品包括深圳的南頭古城,廣州的永慶坊等的確有點給人亮眼睛的節奏,但整體商業作品短時間內不太會有質的變化。當然今年和印力合并后能否有質的變化,還要有待觀察。
那么大悅城和藍月亮做對比。首先,藍月亮是產業出身,由于產業拿地的原因,部分開始投入產業園方向發展,從現在產業地產模塊來講從,產業來做產業地產是未來的趨勢,但作為產業而言,產業地產是個全新的板塊,管培生能否得到有效發展,我覺得需要時間。
大悅城,作為商業的佼佼者,深圳這個項目也是備受業內關注。位置地段也相對不錯,外加現在最熱門的央企背景,我是相對比較推薦的,但有個最大的問題,央企是比較偏穩定的,大悅城系列本身擴張速度較慢,員工發展也就會相對較慢。最后,你要看你個人的性格,是喜歡激進,還是偏穩定,穩定就選央企,激進就選擇萬科。藍月亮,可以作為最后選擇。
最近有一本書比較火,叫做《納瓦爾寶典》。作者是一個生活在美國硅谷的印度裔風險投資人納瓦爾。他相對于很多人而言是一個成功人士,在過去十年,他在推特上經常分享自己的人生智慧和幸福哲學,受到了大量網友的熱愛和追捧。其中他講到對于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要在重大決定上花更多的時間。而人生早期有三個重要決定:在哪里生活、和誰在一起,從事什么職業。
所以對于一個剛剛入職場的新人,在面臨職業選擇的時候應該如何考慮呢。
我把選擇城市放在第一位。無一例外,未來的城市資源一定是傾斜的。資源和人口會越來越多向大城市靠攏,機會也就更多。
就以商業地產而言,外資公司無一例外在今年獲取的商業地塊都集中在一線城市,其抗壓性要遠超其他內地城市。大城市的文化和產業也更為集中,各類時尚的前沿產業會首選這里,他們和世界更為接軌,對于發展的脈搏更為敏銳,年輕人如果剛開始,當然首選的是前沿陣地。
這里有著領先的優質人文資源和頂級的企業資源,沒有以外,這個區域最好的都集中在這個城市里,包括優秀的人。城市的重要性不亞于大學的選擇,是人生的第二次機會。城市更新會給個人帶來更多的機會。
如果能有機會,這個時候房地產可能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即使我自己實在不想說出此話,但如果有選擇,還是暫時先別來這里。因為它正處于一個極大的震蕩調整期,我們現在很難判斷它未來的走勢,是一年?還是三年都會持續現狀?
也許你會說,你的企業是央企、是一個很好的外資……的確是這樣的,但如果其他企業都不好,你不是比別的行業少了更多跳槽和升職的機會。市場越是缺乏挑戰,其實機會也就一樣缺乏,這是一個同等的道理。更何況,這里已經、正在、或者即將埋葬許許多多比你更有經驗的前輩同行們。
當然,其實我們大部分時候沒有機會做挑選。那如果要選擇房地產,商業地產無外乎是一個好的選擇。最近,有部分房地產朋友跳槽到了商業地產,他們無一例外的感觸就是“商業地產太難了”。的確,相對于住宅地產,商業地產的難度是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