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四屆中國國際養生食品博覽會”在上海舉行。本屆大會以“社群、O2O、分銷”為主題,旨在幫助業者了解中國進口食品最新進展,探討中國進口食品面臨的癥節和瓶頸,并尋求最佳解決方案,讓業者更好地順應市場和政策變化形勢,應對風險,抓住機遇。
據海關統計,2014年,我國進口食品已達482.4億美元,10年間增長了4.2倍,年均增長率達17.6%。人民幣升值、消費升級以及國外食品深度分銷,成為近十年進口食品快速增長的主要因素。同時,企業面臨進口食品消費小眾化、跨境電商崛起、貿易便利化、傳統經銷商轉型等機遇與挑戰。本次峰會還邀請到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領導,對當前進口食品監管政策進行深度解讀。在糖煙酒周刊、O2O專家葉開、瑞金麟集團、上海翼碼、網易卡拉、愛便利、海豚供應鏈等業界資深企業的支持下,首次發起建立一線進口食品企業為主體的O2O“自社群”和孵化器,挑選第一批“種子選手”,孵化優秀的進口食品企業。
在談到跨境食品的營銷時,瑞金麟電子商務CEO周穎先生表示,
“目前跨境有五大品類:食品、母嬰、美妝、保健品、時尚,中國的在線購物人數已經突破了3.5億,而其中跨境電商消費者消費能力明顯高于國內電商消費者,他們是中國在線購物群體中的優質用戶,同時也是一群諳熟網絡、非常精明和理性的高價值消費者,傳統的營銷模式對他們不再有效。如何將境外品牌精準地、高投入產出地、有效地推薦給這些消費者?就是我們在服務外國品牌的時候進行了深入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周穎先生認為,每一種營銷模式的提出都和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發生變化有關,移動互聯的時代背景下,消費者的大量碎片化時間被智能設備占據;網絡生活中,99%的中國網民正在使用社交媒體,社交依賴已然形成;購買決策上,口碑成為影響消費者決策的核心因素。順應以上變化,周穎先生總結了“從熟人或評論中獲得推薦,去購物或垂直社區進行搜索佐證,信息確認實現一鍵購買,使用后分享體驗產生口碑內容,最后進一步引發下一輪消費者購物決策源頭“的跨境消費者典型購物路徑。
針對以上購物路徑,周穎先生提出了三點針對性的營銷解決建議:1、原始用戶的積累:線上B2C平臺精準投放、線下物料二維碼導流、微博精準投放等付費手段篩選核心用戶群;2、以微信公眾號為主平臺的社群運營:圍繞人群和品牌生產優質內容,維持粉絲活性;3、口碑的轉化:線上銷售平臺的承接,官方口碑內容在更多社群的擴散。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極大改變了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根據行業研究發現,社交口碑是影響消費者網絡購物的決定性因素,常規認知中的廣告轟炸對于網購消費者已然不再適用。尤其對于在中國市場并無廣泛認知的跨境食品,如果說線上銷售渠道的全面鋪設及高超的運營手段足夠讓舶來的境外食品搭上一艘快艇,那么,符合網購人群購物習慣變化的全新營銷模式則是最有力的東風??缇呈称纷鳛榭缇畴娚痰膶檭?,也將乘著東風更有力的向前大踏步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