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美電器大股東黃光裕獲減刑一年的消息引起熱議,市場對于黃光裕的出獄以及之后的一系列變化也充滿了期待和想象。從今年5月開始,有關黃光裕出獄的傳聞不斷發酵,國美的未來發展走向也頗受爭議。億歐網暫且不對黃光裕減刑一事做過多評價,但國美的未來發展的確值得期待。
黃氏影響一直都在,還在逐步加強
盡管身在高墻之內,黃光裕對國美的影響一直都在。此前“黃陳之戰”中,陳曉曾公開對媒體表態“國美對黃光裕徹底失望。”隨著2011年3月,陳曉辭去國美董事局主席一職,由張大中接任,“黃陳之爭”最終平息。2015年1月,經陳曉引進的貝恩資本一舉清空在國美的股票套現離場,標志著國美徹底回歸黃氏家族。
事實上,身在獄中的黃光裕通過妻子杜鵑及其它嫡系成員一直間接控制國美電器。2010年,出獄后的杜鵑重回國美之后就開始了一系列的保權行動。2011年6月,國美電器的股東大會董事會成員由13人重回11人,其中“保黃派”董事達到7人。今年以來,杜鵑以國美電器戰略決策委員會主席以及國美控股CEO的身份回到公眾視野,國美CFO方巍也曾對媒體說過,涉及國美重大戰略的研討會,都會請杜鵑和管理團隊一起研究。2012年,國美提出了一個三年規劃,當時國美電器總裁王俊洲也透露,“今天提出的多渠道發展戰略也和黃光裕的想法一致”。
黃光裕一直對國美掌握著絕對控制權,而黃氏家族也在2015年對上市公司步步為營,黃氏家族在國美的影響還在進一步加強。2015年7月,國美電器收購黃光裕全資擁有的藝偉發展有限公司的全部發行股本,即黃光裕將非上市零售網絡和供應鏈資產全部注入上市公司。雖然最后交易價格打了八折,但黃光裕及其一致行動人士在國美電器中的持股比例一舉超過50%。
電器零售市場已不是黃光裕熟悉的時代
擺在黃光裕面前的問題是,國美電器已被競爭對手拉開了較大的差距。即便黃光裕歸來,不管是其自身還是國美在江湖中的地位早已無法與2008年時候相匹敵,電器零售領域市場格局早已與2008年大不相同,當年的“美蘇爭霸”讓位給“貓狗大戰”,家電零售在多渠道化,線上分流明顯,現時的電器市場已被蘇寧、京東、阿里等重新劃分版圖;宏觀層面,家電市場的存量市場因前幾年政策透支而減少,增量市場則因房地產低迷而弱化。這個時代早已不是黃光裕所熟悉的時代。
根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的統計數據,2015年前三季度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家電零售額累計下降6%,而線上市場可謂唯一增長點。而目前家電網購市場形成了京東一馬當先,天貓、蘇寧易購、國美在線競相追趕的“一極多強”局面。億歐網根據《家電網購報告》了解到,京東銷售額在家電網購市場的占比已經達到了60%,而天貓的市場份額是28%,余下的12%的市場份額則被蘇寧易購和國美在線瓜分。此外,報告認為,2015年是家電網購領域農村電商正式落地的一年,來自三、四線市場的訂單量增加。京東、阿里、蘇寧等都加大了在農村市場的布局,而國美在農村電商布局方面也處于缺失。
今年雙十一,蘇寧把主要戰爭矛頭指向京東,雙方在電器方面打得激烈,幾大巨頭并沒有把國美作為主要競爭對手,這也是國美江湖地位已然不在的佐證。
國美的老對手蘇寧已邁出更大的轉型步伐,曾經不起眼的京東也已經超越國美,即使黃光裕回歸,能否讓國美重回霸主之位仍存疑。
黃光裕回歸后,國美如何再戰江湖
如果黃光裕回歸了,是否會重整國美系?如果真如國美內部人士透露的那樣,黃光裕始終沒有脫離對國美的掌控,那么現下國美的發展策略完全可以看成是黃光裕的布局。就不存在重整一說,最大的可能性是會繼續延續現下的布局。
第一,零售全渠道生態布局,線下線上聯合。從國美今年動作來看,電商業務、線下門店、跨境電商是重點計劃。2015年8月,國美委派李俊濤擔任國美在線CEO、何陽青擔任國美在線COO,李俊濤1989年就加入國美電器,長期負責采銷業務,而何陽青則負責過國美品牌營銷和門店運營。另外,任命原國美線下副總裁、負責國美全國供應鏈采購工作的宋林林為國美在線副總裁。這幾員老將都是傳統零售領域的專家,這意味著未來國美會將線下采購的資源和經驗向線上移動。
國美近年在電商領域迅速發力,2015年上半年國美線上交易額同比上升151.3%。國美同時拓展移動APP、微店及大數據業務,其移動端交易額同比上升304%。
跨境業務上,2015年12月,國美在線與日本零售巨頭BIC CAMERA(必客家美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海外購首站“日本國家館”上線。BIC CAMERA以電器產品作為主業,在2014年以416億元銷售額位居日本家電零售行業第二位。國美相關責任人透露,未來國美在線會進一步強化采購、物流、售后、大數據綜合實力,積極拓展海外購等新業務。
此外,線下渠道方面,國美計劃除現有門店以外將陸續增加社區超市、購物中心等業態,計劃三年內擴充500家門店。
第二,激進投資快速切入,開辟新業務。對于傳統企業而言,實現快速轉型,直接投資也不失為一項好的策略。杜鵑此前對外表示,國美接下來還會在在智能家電、物流、售后以及社區O2O方面進行更激進投資,完善國美的全零售布局。國美CFO方巍也透露,“國美在投資方面進行考慮,在全零售戰略布局方面,除了國美自己的努力以外,也希望進行一些投資。投資必須為了公司的全局戰略,外界將會不斷看到國美的投資。”
國美過去幾年一直專注于原有家電業務,但在杜鵑看來,國美的未來不僅僅是把電商業務做起來。杜鵑對外這樣闡釋國美的布局:以家電零售板塊的專業能力為核心,將原來的業務體系重構為線下零售、互聯網、智能家居家電、智能手機、金融投資、地產六大業務板塊,打通各業務板塊,實現六大業務板塊聯動。
事實上,在杜鵑的主導下,國美金融投資、智能家電等戰略近日相繼發布。金融投資已經成為國美重點發力的業務。2015年11月,黃氏家族以將近13億港元成為華銀控股的大股東,華銀控股主營經營貸款及保理業務。而早在2015年1月,國美控股集團涵蓋第三方支付、融資租賃等業務的金融業務板塊已在天津成立。
國美集團做大黃金業務的決心也頗為決絕。2012年,國美集團旗下投資公司高端定制業務就開始涉足黃金,2013年初,國美集團的黃金業務模式初步敲定,于當年6月成立多邊金都,并在七八月份組建團隊。為了確保低價,國美允許多邊金都每年虧損一億元,用三年贏得市場。這是黃光裕家族一直在試圖進行“去電器化”的多元化戰略之一。
國美已經做出了很多調整,但仍然錯失了互聯網的節點,目前也還沒有看到清晰的發展模式,電商市場份額落后蘇寧、京東已成既定事實,尤其是蘇寧背靠阿里,單槍匹馬的國美如何抓住機會?黃光裕的回歸對具體的業務布局應該不會有大的變動,最大的動作可能在于公司的戰略上,端看蘇寧的發展,黃光裕想要快速拿回國美的“霸主”地位,未來有可能與其它巨頭結盟。
在黃光裕的盟友關系中,王健林、任正非、董明珠可能性都不小,其中萬達與國美的未來關系非常值得期待。撇開國美與萬達既有的關系淵源不說,與萬達電商的結盟很符合黃光裕對電商業務的野心;此外,萬達電商依托騰百萬,由此衍生的一個鏈條是隸屬于騰訊的微眾銀行有望與國美在金融領域達成深度合作,而金融是國美未來的戰略重點,所以不排除萬達背后的姻親關系“騰訊、百度”與國美再上演一次“阿里蘇寧”的美好姻緣。
其次,與任正非你情我愿的概率也比較大。2015年2月,國美與華為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明確了2015年進一步強化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同時雙方還制定了2015年底建成1500家華為終端門店,共同完成30億元的銷售目標。任正非在華為同樣奉行狼性企業文化,這一點相信他和黃光裕有不少共同語言。國美的商品一直局限在家電品類,借助華為手機拓寬品類也很不錯,對于華為來說,國美有銷售渠道。
第三人選是董明珠,雖說2004年格力和國美曾交惡,但2014年,董明珠到訪國美釋放出兩家公司冰釋前嫌的信號。同年,國美與格力簽訂了實現150億元銷售規模的戰略合作協議;2015年3月,國美與格力又聯手率先在國內發起空調戰。如果國美與格力合作,這對蘇寧有不小的殺傷力。不過,這里面存在的風險可能在于董小姐有時候故意的“任性”。
這種結盟的猜測基于國美的戰略合作分析,未必正確,但從另一個層面看,合作也并非沒有可能。2015年阿里入股蘇寧,京東投資永輝,下一個十年,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會成為主流。對于國美來說,既有的戰略已經做好,究竟能不能借此有一個明顯的市場地位的提升,誰都說不準,橫縱聯合可能是捷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