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曾經風光一時的百貨業,如今深陷業績寒冬,關店、裁員幾乎成了其行業特征的代名詞。
繼梅西百貨關店100家、沃爾瑪將裁掉7000名員工后,英國百年老店瑪莎百貨日前宣布裁員525人。而從中國本土品牌剛剛發布的中報情況來看,上半年有接近八成百貨上市公司業績下滑,其中6家出現虧損。
傳統百貨
A股市場部分百貨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制圖:中國網財經)
對于業績下滑的原因,不管是外資還是本土品牌,都毫無例外的歸結于“市場環境及消費低迷”和“電商的沖擊”。在此背景下,有的裁員關店降低成本,有的擁抱互聯網,有的轉型意圖進行多元化發展。
不過,有私募人士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無論哪種模式都在摸索期,且現在成功的案例非常少,所以百貨業重生前的陣痛將會持續。
外資品牌蕭條:梅西關店100家 瑪莎沃爾瑪裁員
9月7日,英國百貨零售商馬莎百貨宣布將裁減位于倫敦帕丁頓總部的525名員工,同時減少外包公司數量,并且不再招聘新人。瑪莎百貨表示,裁員有助于“去除不必要的成本開支”。
在瑪莎百貨之前,最大零售商沃爾瑪宣布計劃在后臺辦公系統內部裁員7000人,而在今年的1月15日,沃爾瑪表示將在全球范圍內關閉269家店鋪。有零售業內人士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以上沃爾瑪的種種動作,無非是為了降低成本,提升業績。沃爾瑪2015年財報顯示,公司2015財年營業收入下滑0.7%,據了解,這是該公司自1980年以來的首個年度銷售下跌。
另外,梅西百貨也宣布將在2017年初之前關閉100家連鎖店,原因是公司已連續6個季度出現營收下滑的情況,迫使它不得不收縮戰線。
本土品牌寒冬:八成公司業績下滑 南京新百虧損近3億
外資品牌寒風蕭瑟,本土品牌的業績也是一片慘淡。從剛剛披露的半年報來看,滬深兩市49家百貨公司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2346.4億元,基本與去年持平;合計實現凈利潤60.3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17.32%。
具體到公司,這49家百貨業上市公司上半年有37家凈利潤下滑,占比75.55%,其中南寧百貨凈利潤下滑幅度最大,為481.19%;中百集團、南京新百、華聯綜超、友好集團的凈利潤下滑幅度均超過200%。
對于業績驟降5倍的原因,南寧百貨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除了消費市場偏弱、渠道競爭加劇以及電商沖擊之外,公司在南寧的幾個主力門店受到了地鐵工程圍擋施工影響。”值得注意的是,自2013年以來,南寧百貨對于公司業績下滑原因的解釋基本都這句話。
在凈利潤下滑的這37家上市公司中,還有6家企業處于虧損狀態。其中南京新百上半年虧損2.68億元,友好集團、*ST商城、華聯綜超、中百集團、南寧百貨虧損金額分別為9378.46萬、7821.59萬、7042.46萬、6245.56萬元和515.26萬元。
南京新百表示,上市公司虧損主要系受全球經濟下行影響,英國子公司HOF虧損拖累,另外,公司預計前三季度仍然處于虧損狀態。
自救:多數擁抱互聯網 南京新百欲布局醫療
由于危機四伏,百貨業紛紛展開自救。除了沃爾瑪、梅西、瑪莎關店裁員等節約成本的做法,“擁抱互聯網”成為各大百貨業態的首選。
據中國網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超過90%的百貨公司均布局了線上線下全渠道銷售,其中沃爾瑪去年收購1號店余下49%股權,實現了對1號店的全資控股;老佛爺百貨收購法國時尚電商BazarChic。對于傳統百貨積極“觸網”的動作,有百貨公司高管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目前電商業務業績貢獻還不明顯,反而加大了公司處理線上訂單、退貨、維護線上圖片展示等運營工作的壓力。”
另外,不少百貨公司也開始進行多元化布局,尋求除商業零售外新的業績增長點。南京新百曾于今年1月發布一份重組預案,計劃57.6億元收購金衛醫療BVI其持有的CO集團65.4%股權,但8月30日南京新百發布公告,表示已向證監會撤回了本次重組申請,這也意味著構成本次資產重組叫停。
(來源:中國網)若牽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