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Pocket Living最有名的項目是紐約的哈德遜廣場和時代華納中心,如今瑞聯置業開始進入微型公寓這個領域。
最近,倫敦又新添了一些微型公寓。這些公寓都是一個人住的,每間 38 平方米,只比法律規定的單人住宅(無浴缸)最小面積要大一平方米,每套售價在 16.5 萬英鎊左右(約 136.99 萬人民幣)。
這些微型公寓比較特別的地方是其開發商 Pocket Living,他們一直都在做針對中產階級的小型公寓。今年二月美國最大的私人房地產開發公司之一瑞聯置業(Related)買了 Pocket Living 50% 的股份,在此之前他們最有名的項目是紐約的哈德遜廣場和時代華納中心,如今瑞聯置業開始進入微型公寓這個領域。
瑞聯置業不僅是想要在英國做這個生意,他們還想知道在英國以外的市場能不能做,公司紐約辦公室的 COO Ken Wong 說:“如果不是直接的產品,我們想要看到他們(Pocket Living)的想法,能夠在其它市場、其它國家轉化。”
Pocket Living 公寓設計圖之一 來源:Pocket Living
微型公寓的確是這幾年來在歐美不斷被提起的一個概念,我們之前就曾經報道過紐約破例建造了低于法律規定的最小面積的公寓,每套面積只有 24-33 平方米。在美國,33 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在西雅圖、舊金山這類大城市已經不少了。而在歐洲,巴黎、華沙等城市也有類似的微型公寓。
人們選擇這種公寓的原因不是很難理解,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2015 年至 2020 年期間,全球城市人口會以平均每年 1.84% 的速度增長,到了 2017 年,大部分人都會居住在城市區域。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的市區買或者租一套大房子超出了許多人的能力范圍,但他們其中一些人愿意為了便利的交通和環境住在市區的小面積公寓里,適應這一趨勢而出現的各種多功能家居設計也令小面積變得不那么難以忍受。
除此以外,社交網絡的發展也令家的社交作用比以前要減弱不少,無需太大面積就可以滿足需求。在線房地產公司 Redfin 的 CEO Glenn Kelman 表示如今更看重的是地點,而非面積,“有那么多的社會資本在被重新投資在其它地方。我想幾乎整個家都已經變成了私人空間。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微型公寓。英國工黨的議員 Steve Reed 在參觀了 Pocket Living 的公寓之后表示:“你把房子弄得越小,想要塞進越多的人,你就會走在通往無盡的、有系統的過度擁擠的路上。”
也有房地產專家認為,這個趨勢不一定會持續下去,開發商在開發時應該使用更為靈活的設計,方便以后更改為普通設計的公寓。
來自:好奇心日報(若牽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