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今年以來,電影票房增速大幅跳水至6.67%,剛剛過去的“十一檔”票房市場遭遇滑鐵盧,為2008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
圖片來源互聯網
今年以來,電影票房增速大幅跳水至6.67%,而這一數字在去年還是48.7%。更有甚者,剛剛過去的“十一檔”票房市場遭遇滑鐵盧,為2008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票房走弱將直接影響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尤其是部分公司此前并購的影視公司業績承諾兌現堪憂。
不過,IP劇市場則一片繁花似錦,現象級作品輪番上陣,多家上市公司因此業績亮眼。業內人士表示,在互聯網平臺大力投入、用戶付費習慣逐漸養成的影響下,上市公司網(電視)劇業務快速發展。
國產影片后勁不足
今年以來,電影市場增速放緩。貓眼票房數據顯示,截至10月10日,電影市場實現票房37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速僅為6.67%。而根據廣電總局發布的數據,2015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440.69億元,同比增長48.7%。
在票房增速疲軟、年底前排片無甚驚喜,以及“十一”過后無長假紅利的情況下,業界不敢奢望票房會在2016年年底實現騰飛。此前預測的600億元年度票房落空幾成定局。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十一檔”票房以2008年來的首次負增長落幕。貓眼數據顯示,今年“十一檔”期間僅實現15.87億元票房,較去年同期下滑12.22%。此外,相較于前幾年的同期票房,今年“十一檔”還沒有單日票房破億的影片出現,累計票房逾10億元的作品也未出現。
“十一檔”期間,在沒有進口大片參與競爭的情況下,除《湄公河行動》、《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之外,其他影片表現較為暗淡。其中,博納影業投資的影片《湄公河行動》以5.32億元票房排名第一,略低于去年“十一檔”的“榜首”《夏洛特煩惱》;光線傳媒出品并發行的影片《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票房為4.67億元;微影時代、百度糯米影業、愛奇藝影業等公司投資的《王牌逗王牌》票房為1.89億元;樂視影業、萬達影視、微影時代、范冰冰等投資的《爵跡》,實現2.74億元票房。
國產影片后勁不足,缺乏優質內容,難以再有現象級大片。就目前數據看,今年以來,中國電影、光線傳媒、奧飛娛樂等多家公司投資的《美人魚》以33.9億元的總票房,領先排名第二的《瘋狂動物城》一倍有余。票房排位前五的影片中,除第一的《美人魚》和第五的《西游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外,其他三部都是美國進口大片。
今年7月,曾有業內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盡管上半年票房增速明顯放緩,但隨著消費的升級以及政策的大力支持,電影行業仍有較大發展空間,未來5年有望保持30%左右的增速。不過,今年的票房表現為實現這一目標蒙上了陰影。
電影市場缺乏優質內容與資本的蜂擁而至密切相關。資本令電影產業快速膨脹,在推動產業發展的同時,稀釋了優質的內容制作團隊,同時在資本快速套利訴求下產生了大量“速食”內容。
“電影產業快速膨脹后,給市場帶來的傷害遠比業內認為的要大。”一位不具名的資深業內人士表示,“傷害”已經在電影產業鏈各環節體現出來:營銷發行方面,新的盈利模式導致相關公司專注于資本運作而忽略了對內容的把關,以至于出現“保底發行”逐漸變味、排片分“親疏”等不良現象;受眾體驗方面,影視公司扎堆成立,推出的“爛片”數量攀升,極大地影響了受眾的購票、觀影熱情。
不過,在監管收緊、資本熱度回落等背景下,行業也在逐漸趨于理性。“十一檔”期間,《湄公河行動》初期的排片并不如《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爵跡》等大IP影片,但隨著口碑傳播,《湄公河行動》排片不斷增多,最終逆襲奪得票房第一,打破“犯罪警匪題材也就1億元票房”的成見。
業績承諾兌現堪憂
此前,在政策紅利助力、票房快速增長等背景下,影視資產炙手可熱。多家傳統行業上市公司在業務轉型過程中,選擇跨界并購影視文化公司,以期實現并表帶來的業績增長。然而,并購影視資產標的往往存在高估值、高業績承諾等特點,在行業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下,相關并購標的業績承諾兌現堪憂。
以鹿港文化為例,公司于2015年收購天意影視51%股權,并于同年7月完成資產過戶手續。今年7月4日晚,公司發布公告稱,由于天意影視完成擬承諾的2016年全年業績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公司決定終止籌劃此次發行股票收購天意影視剩余49%股權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鹿港文化表示,根據上半年經營狀況判斷,天意影業完成擬承諾的2016年全年業績7000萬元(本次停牌收購天意影視49%股權時擬作出的業績承諾)存在較大不確定性。鹿港文化半年報顯示,天意影業上半年僅實現利潤總額194.5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鹿港文化于2014年收購的影視公司世紀長龍,近兩年打造了幾部10億元左右票房規模的優質影片而受到市場關注。其中,今年8月5日上映的影片《盜墓筆記》最終斬獲了10.04億元的總票房,2015年上映的影片《西游記之大圣歸來》實現累計票房9.56億元。根據業績承諾,世紀長龍2016年經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應不低于7605萬元。不過,鹿港文化半年報顯示,世紀長龍上半年僅實現利潤總額1257.2萬元。
跨界并購影視企業實現轉型的上市公司,還包括東方網絡、萬家文化、鑫科材料等。隨著3年業績承諾期限進入尾聲,相關并購標的業績大幅下滑。
以鑫科材料為例,其作價9.3億元收購西安夢舟100%股權,后者承諾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度實現扣非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億元、1.4億元、1.94億元。鑫科材料表示,西安夢舟2014年、2015年經審計后扣除非經常損益后凈利潤分別為1.04億元和1.41億元,已完成2014年度、2015年度的業績承諾。但是,鑫科材料2016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西安夢舟內僅實現營業收入131.91萬元,凈利潤虧損921.64萬元。這種情況與西安夢舟的經營模式有關,西安夢舟的銷售基本處于下半年。不過,西安夢舟若要完成本年度不低于1.94億元扣非凈利潤的業績承諾,下半年需要實現2億元以上的凈利潤。而從產品進度來看,實現以上業績目標存在一定難度。據了解,西安夢舟下半年僅在7月完成一部電視劇《灰雁》,電影《BallLove(足球之戀)》已基本完成后期制作,電視劇《勇者奇兵》正在拍攝中,電視劇《霍去病》、《棋俠》(白浪紅塵)正在籌備中。
今年以來,隨著監管部門對于并購標的為影視資產的“雙高”問題審核力度加大,多家上市公司并購計劃紛紛夭折,其中包括暴風集團、唐德影視、共達電聲等。
樂視網并購影視資產事項還在進行中。今年7月,樂視網修改了并購預案,樂視影業承諾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5.2億元、7.3億元、10.4億元。不過,樂視影業2015年凈利潤為虧損1.02億元,2014年虧損額為8.9億元,2016年要完成5.2億元扣非凈利的業績承諾有較大壓力。
業內人士表示,在影視投資過程中,明星的高薪酬拉高了投資總額,再加上與日俱增的宣發費用等,真正實現盈利的影視公司占比較小。
逐鹿在線付費市場
盡管票房表現低于預期,IP劇市場卻是一片繁花似錦,現象級作品輪番上陣,助力多家上市公司業績增長。
以華策影視為例,公司收入結構出現顯著變化,全網劇收入占總體收入的比例超過65%;全網劇收入中來源于互聯網渠道的比例超過30%。在全網劇業務穩定的基礎上,通過投入、制作、渠道上的全面提升,《解密》、《親愛的翻譯官》、《我的奇妙男友》等熱播劇頻出。
上半年,華策影視繼續以超級IP為核心生產內容精品,實現營業收入15.48億元,同比增長67.1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71億元,同比增長24.30%。其中,電視劇、綜藝、電影業務分別實現收入10.34億元、3.38億元和9087萬元,分別占營業收入的66.78%、21.85%和5.87%。
慈文傳媒也是很好的例子,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29億元,同比增長2330.53%;實現凈利潤9239.42萬元,同比扭虧為盈。驅動公司營收增長的主要因素為電視劇發行收入增長較大,及贊成科技等子公司業績納入合并范圍。據介紹,公司有6部電視劇分別在主流衛視和視頻網站開播,其中《情滿雪陽花》、《狹路》、《老九門》、《致青春》和《謎砂》5部電視劇集中在暑期檔播出。
取得這些業績與視頻網站的發展密不可分。據藝恩研究數據,2014年付費用戶漲幅達1081%;截至2015年12月底,國內視頻網站付費用戶規模達到2200萬,較2014年增長133%。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楊向華介紹,2013年-2015年愛奇藝的付費用戶從20萬增長至1000萬;截至2016年6月,愛奇藝的付費會員達到了2000萬。藝恩研究保守估算,2016年付費用戶可達到5500萬左右,付費收入有望達到100億元;2017年預計用戶能增長至7500萬,付費收入有望達到145.8億元。
“我就是沖著《老九門》才加入的會員。”有消費者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說。愛奇藝相關人士介紹,公司積極拓展內容類型與題材,先后推出了《盜墓筆記》、《老九門》、《滅罪師》、《心理罪》、《最好的我們》等多部優質IP精品劇。“分賬”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勵了內容生產者在精品內容創作上的積極性。
業內人士表示,網絡內容精品化迫在眉睫。盡管院線新片依然是各大視頻網站吸引付費的主力,但IP網絡劇、綜藝節目正在強勢崛起。隨著付費市場規模的快速擴張,上市公司將加速逐鹿在線付費市場。
來自: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若牽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