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才過,某貓再一次刷新了網購記錄,就算是在習以為常的今天也還是有點令人咋舌。
從1999年底開始,互聯網購物便開始初露風頭,中國網絡購物的用戶規模不斷上升。直到2005年,中國的互聯網購物處于慢速平穩的發展時期,整個市場還顯得過于稚嫩,急于得到更多的關注和規范。
2006年開始,中國的網購市場開始進入第二階段。經過了前幾年當當、淘寶、中國購、等一批網站的培育,網民數量比2001年時增長了十幾倍,很多人都有了網上購物的體驗,整個電子商務環境中的交易可信度、物流配送和支付等方面的瓶頸也正被逐步打破。
2007年是中國網絡購物市場快速發展的一年,無論是C2C電子商務還是B2C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都分別實現了125.2%和92.3%快速增長。
2009年以來,以網絡購物、網上支付、旅行預訂為代表的商務類應用持續快速增長,并引領其他互聯網應用發展,成為中國互聯網發展的突出特點。
2011年這一態勢依然延續,中國網絡購物應用依然處于較快發展通道。但是,由于新網民總量減少和老網民轉化乏力,網購用戶增長放緩。并且伴隨著中國網民增速的放緩,中國網絡購物用戶增長速度和絕對增長量雙雙出現回落。
由此可見,整個網絡購物已經開始進入一個平穩時期,相較于之前大火大熱,整個市場已經冷靜了很多。然而盡管這樣,對于一些傳統企業而言,網絡購物依舊對他們造成了嚴重的“創傷”。這些企業通過一些傳統的營銷手段已經很難對現今的市場形成什么重大的改變了。業務結構簡單、銷售量急劇降低等現狀使得傳統的商業越發的疲軟,那么如今的傳統商業真的已經無法挽回頹勢了嗎?
社區底商面對這樣的問題,只是神秘的微微一笑。
社區商業是一種以社區范圍內的居民為服務對象,以便民、利民,滿足和促進居民綜合消費為目標的屬地型商業。社區商業所提供的服務主要是社區居民需要的日常生活服務,這些服務具有經常性、便利性,但不一定價格低廉的特點。
由此可以看出,社區商業具有穩定的市場基礎,并將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得到更大的發展。
社區商業最早于20世紀50年代在美國出現。當時由于家庭汽車的普及,以及城郊新建的發達的高速公路,使得城市居民大量向郊區擴散,由此產生了專門為郊區新建居住區居民服務的社區商業。隨著房地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商業房地產的逐漸成熟,社區商業得到了巨大的進步。國內出現了一大批“購物中心”、“生活廣場”、“娛樂休閑一條街”等眾多社區商業項目。
國內的社區商業設施正朝著成為一種綜合建筑、景觀、空間、聲音的體驗式場所,一種為社區居民創造的擁擠熱鬧的場所的方向發展。總的來說目前國內的社區商業普遍帶有濃厚的住宅底商特點。
相關資料表明,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人們的生活方式將發生很大變化,商業業態也將隨之逐漸從商業中心大型百貨商場轉變為大型超市、郊區倉儲市場和各種類型的社區商業。從各城市的社區商業發展規劃可以看出未來社區商業將具有以下特點:1、各城市將大力發展社區商業中心;2、居民日常購物消費將在居住地500米范圍內完成;3、各商業行業種類將采取超市、便利店、專賣店、連鎖店、專業店等先進業態形式;同時既能滿足傳統的衣、食、住、行需要,又能適應新型的消費需求。
從以上的資料不難看出,作為社區商業,其強硬的消費力支撐以及在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地位,網購要完全取代它并非那么容易,相反,在如今網購發展迅猛的形勢下,何種傳統商業能夠經久不衰?答案這已經是顯而易見的了。
上文也有提到,“社區商業具有穩定的市場基礎,并將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得到更大的發展”。那么如果有一個高端社區,并且這樣的高端社區還有許多有待入駐的機會,那豈不是一件瓊漿玉露于前待飲的美事?
(來源:房天下)若牽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