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餐飲業,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一下從一維上升的五維,以迅雷不及掩耳。
不管你愿不愿意,餐飲業的五維競爭時代就這樣突然而來。你能看到幾維,能在幾維上展開競爭,你的生存發展機率就有多大。
2017年剛開局,“茶香書香”倒閉了,而此前“凈雅”、“大同酒店”等知名餐飲一個個關門了。
不僅如此,據媒體報道,火鍋風向標海底撈,單店贏利能力也開始下降;
另一餐飲風向標外婆家, 董事長吳國平親口承認,2016年11月出現18年來首次負增長,同比下降6.6%,接著是連續三個月的負增長……巨頭尚且如此,很多餐飲企業更是艱難度日。
這一最古老的實體行業到底怎么了?
究竟什么樣的餐飲才能活下去?走過艱難的2016年,劫后余生的餐飲人需要認真思考思考了。
那么,餐飲業到底發生了什么?
餐飲人頭上高懸一大危機
餐飲行業是一個很特別的傳統行業,很多人說他門檻低,但他包含了從原材料收購到產品加工最后到前廳銷售等一系列復雜的過程,這本身也是很多餐飲做不好的原因。
而當下,一個比這更大的潛在危機正懸在所有餐飲人頭上——時代的發展,使餐飲從以前人口紅利期的一維競爭,一步跨越到五維競爭時代(自我提升一維、同品類競爭二維、同行業比拼三維、跨界打劫四維、搶占未來五維)。
這一社會突變,使很多餐飲從業者深陷“維度上的不公平競爭”而不自知。
從過去只需做好自我的點上競爭,到同品類的線形競爭,再到全行業的平面化競爭,再到跨界而來的空間立體型競爭,最后到搶占未來的時間緯度上的競爭,餐飲人無論是眼界、學識,還是思維、技術等方方面面,需要學習提升的東西太多。
但社會的飛速發展,幾乎沒有給餐飲人留下思考和適應的時間。
你在幾維,你的生存機率就有多大
但不管你愿不愿意,餐飲業的五維競爭時代就這樣突然而來。你能看到幾維,能在幾維上展開競爭,你的生存發展機率就有多大:
只看到自己厲害,覺得別人都不行,你只在一維;
能看到同品類競爭,比如做燴面的,愿意研究其他燴面店甚至各種面條的優勢為我所用,你在二維;
接受餐飲行業之間的競爭,比如做燴面的,愿意研究學習各種餐飲業態的優勢為我所用,你在三維;
接受跨界而來對手的競爭,比如做互聯網的,愿意接納所有新事物,主動去研究各行各業的優勢為我所用,你已經觸摸到四維;
不但研究現在已經發生的,還愿意思考未來空間,并采取行動搶占先機,你已經達到五維的高度。
任何行業的競爭,一般都是從低緯度開始,遞次上升,并且不可逆,一旦新的維度出現,處在低緯度的市場空間就會被逐步侵蝕,直至最后徹底退出。
一維競爭格局下被放大餐飲人野心
過去時間慢,從這個緯度到下一個維度,需要很長時間,人們有充足的時間,去了解、適應、調整。
然而,當下的餐飲業,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一下從一維上升的五維,以迅雷不及掩耳。
改革開放以前的千百年,中國餐飲的主流都是單店模式,幾乎沒有多店式發展經營,更別說跨地區式連鎖模式。
一直處在千年未變的一維競爭時代,餐飲人靠自我較兒勁,以技術上的傳承和匠心,緩慢的推動著行業的發展。
改革開放,推動了中國的飛速發展,餐飲這一古老行業也隨著城市化進程帶來的人口紅利野蠻生長:這個時代,餐飲行業幾乎沒有準入門檻,有錢沒錢,都能開店賺錢。
這是野蠻生長的十余年,是餐飲行業最初的藍海。
然而,藍海釋放巨大紅利帶來的“抬腿就能入行”、“躺著都能掙錢”機會,使餐飲人把機會當作了能力,似乎自己無所不能。
由此,行業亂象叢生,各種畸形消費大行其道,餐飲的本質被模糊淡化,整個餐飲行業發展方向被帶偏,餐飲人難以淡定,紛紛跟風、攀比,做大做強的野心在一維競爭格局下被放大了極致,幾年內做到百家、千家、萬家的店的豪言層出不窮……
強者恒強,高緯度者收割市場
當你的能力撐不起自己的野心時,會有人告訴你是誰!市場會教育你,促使你改進,否則就會被淘汰。
2012年12月,中央一紙規定出臺,曾經的畸形高端消費被一刀切,一維競爭思維下的餐飲人的噩夢從此開始。
從今往后,餐飲行業的“寒冬”論調年年持續,2013年高端餐飲遇冷,2014年中端餐飲受傳導陷入困境,2015年大眾餐飲突現“倒閉潮”,2016年很多知名餐飲品牌紛紛倒下……
然而,從緯度競爭看餐飲倒閉潮,其實自2012以來所謂的餐飲寒冬,一直是個偽命題。因為餐飲總盤子仍在不斷擴大,而且還會持續擴大,這是客觀趨勢。
有資深餐飲人士一語道破目前局勢,“不是餐飲業不行了,而是你的餐飲不行了”。
緯度競爭規律,一旦新的緯度競爭出現,低緯度者市場空間將會逐步縮小,直至完全退出市場。
2017年,將是高緯者的天下,所處緯度越高,競爭力越強!最終結果:強者恒強,高緯度者收割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