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傳統零售模式已難以滿足消費者需求,轉型升級成為零售業的必由之路,與互聯網、大數據等相結合的零售數字化正成為轉型的新方向。
圖片來源互聯網
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人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傳統的零售模式已經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轉型升級已成為零售業的必由之路。盡管線下實體經濟面臨電商的沖擊顯而易見,但電商零售額也難逆增速逐年放緩的趨勢。如今,與互聯網、大數據等相結合的零售數字化正在成為零售企業轉型的新方向。
數字化轉型問題在哪里
在近日召開的2017中國零售數字化創新大會暨第14屆中國零售業信息化峰會上,多名業內人士、專家對零售數字化的現狀和發展趨勢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萬達網絡科技公司副總裁徐輝認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經濟結構的調整、消費群體的年輕化,這一系列的思潮帶來了很多消費行為的變化和變革。從原來的目的性的購買到體驗性的購物,從原來單一的商店、商場到商圈,再到一個整體化的城市服務綜合體,從購物交易本身到物流服務再到配套的消費金融,整個實體商業和渠道方式正在以不可想象的速度被重構。實體商業,特別是零售業正在經歷著從消費者行為到商業化市場再到商業科技,乃至整個商業模式創新這一系列的變化和沖擊。
按照阿里的預測,從2020年到2046年整個社會的形態和零售的業態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到2046年已經可以告別一般的貿易了。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裴亮指出,盡管由于變化太快,很難說清楚未來的零售業會是怎樣的,但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數字化肯定會成為我們未來零售業的一個重要特征,所以數字化應該是零售業實現轉型和創新的一個重要突破口。
裴亮認為,目前中國零售業的數字化有兩個特點。首先,零售業的數字化發展水平目前還處在一個從起步到優化的階段,而零售業數字化的進程可以分為五個階段,即導入、起步、實踐、優化、智慧。另外一個特點就是目前零售業的數字化,前臺的數字化要領先于后臺的數字化。“所謂前臺數字化就是我們的數字化營銷,我們的全渠道策略,在這些方面要明顯領先于我們的商品的數字化和供應鏈的數字化。”
盡管大多數業內人士認為數字化轉型已是零售業的必然選擇,但有統計數據顯示,超過51%的零售企業尚未開始實施數字化轉型。
裴亮認為,要想實現零售業的數字化,技術不是問題,問題在于零售業發展本身存在的一些瓶頸。他表示,如果零售業的基本問題,也就是人和場的問題沒有很好解決的話,那么數字化的推進可能就會遇到很多瓶頸。
數字化重構門店價值
談到零售數字化,有人或許認為是不是意味著實體門店未來會完全被電商所取代,街頭不再有門店的身影?實際上這種擔憂是沒有必要的。
達達-京東到家CEO蒯佳祺在會議上表示,實體零售作為重資產行業,其供應鏈、門店網絡、商品管理和門店運營等環節均有較高的門檻,具有很強的地域性及很高的壁壘,這些重要價值并不會被線上平臺所取代。他表示,就京東到家而言,“更傾向于通過與商戶展開合作,各專所長,共同改造和提升行業原有的短板和不足,從而進一步提升效率。”
他表示,針對部分商戶面對線上訂單涌入而處理困難的情況,京東到家專門推出了面向商戶的揀貨APP,并設立了完善的揀貨員制度。同時,為了幫助中小門店發揮便利優勢,京東到家還通過開放平臺對接打通了線上線下的數據,讓商戶能夠實時追蹤庫存狀態和數據,即時補貨、即時調整庫存結構,大幅降低了人工統計的時間和金錢成本。
同時,除了與線上平臺進行合作外,實體門店也需要重構自己的門店價值。
盒馬鮮生創始人侯毅認為,新零售的發展需要回歸零售業的本質,也就是能夠給消費者帶來價值。他表示,盒馬鮮生的定位非常明確,在確定80%的消費者是更關注品質、對價格的敏感度不高的80后、90后之后,他們對其商品的品質十分注重,而其門店也主要是圍繞吃這個場景來構建商品品類,其品類構成遠遠超過了普通大型商超。
2014年并入三胞集團的樂語通訊現在也在進行門店的場景化嘗試。三胞集團樂語通訊總裁朱偉表示,他們的體驗店將整個的門店切分成了五大板塊:樂游戲、樂健康、樂新奇、樂手機、樂閱讀。“消費者現在可以不買東西,但是沒有人不關心健康,不關心健康的年輕人打游戲,不關心打游戲的人有可能試圖去獲得精神食糧。所以是按照這五類去打造的。”他說。
除了在實體門店的場景上做出改變外,大數據的應用也是現在門店升級的重要手段。
英特爾物聯網事業部產品總監Michelle Tinsley指出,大數據的應用可以推動響應式的購物進行發展。她表示,響應式的零售能夠通過數據來分析顧客的電子商務的數據,能夠幫助實體店的銷售。“通過分析顧客的購物行為,或者在電腦上和移動端的行為,你能夠把它運用到實體店里面,通過這樣的數據能夠為零售商創造很多的價值,你可以優化你為顧客所提供的服務,更好的滿足顧客的需求。”
徐輝表示,新零售可能就是四件事情,即連接、數據、互動和營銷。其中連接是基礎,數據是核心。“大家都在談大數據,也有更多的企業意識到了數據的重要性,并且隨著擁抱互聯網變成一個數據型的企業,所以我覺得大數據并不是數據大,大數據只有做到實時、實效,才能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才能構建大數據、大會員、大行銷這樣一個鐵三角的架構。”
智慧零售長什么樣
未來的零售業會是什么樣子?這個問題很難回答,畢竟在這個變革的時代,一切都有可能發生。
宏圖Brookstone CEO辛克俠認為,未來國內零售行業的發展趨勢主要有三點:由銷售商品向引導生產和創新生活方式轉變,由粗放式發展向注重質量效益轉變,由分散獨立的競爭主體向融合協同新生態轉變。
在這個發展過程中,數字化便成為無可避免的重要突破口。
銀泰商業集團執行董事兼CEO陳曉東指出,數字化是一個+的過程,現在是往實體商業上加數字化,但是今后應該是一個減法,也就是“我們的客戶能夠被識別,我們的客戶能夠被觸達,我們的客戶能夠被洞察,我們的客戶能夠被服務”。
他表示,現在給顧客提供服務時貼上的溫暖、藝術、愛等標簽,遲早會被算法所替代。“所有的智能軟件都會給你推送所謂的智能服務,甚至那個服務連設計的人都不知道。所以,這個事已經會被觀察到比你自己還了解你自己,在那個狀態下其實被服務是一個變成更加簡單的事情了,而不是越變越復雜。”
現在已經出現了很多來增強顧客體驗感的零售技術,但其中不少發展得尚不夠成熟,讓消費者覺得有些摸不著頭腦。
如珠寶虛擬試戴系統,以戒指為例,顧客選擇好的戒指款式和自己的手指會出現在大屏幕上,但需要顧客在大屏幕上移動對準戒指的圖樣,而且明顯可以看出來效果并不夠真實,顏色也有些失真。而與天貓合作的互動購物屏則可以將顧客選擇的商品圖在大屏幕上放大顯示,并標注具體價格和天貓購物鏈接,對此有消費者表示還不如直接通過APP購買方便。此外,據記者了解,某公司推行的智慧門店管理系統宣稱可以利用攝像頭對顧客進行人臉識別,通過跟蹤顧客的手機信號對其在門店的購物行為進行跟蹤,不過這一系統目前也只有部分模塊落實到實體門店,尚未能夠完整落地。
雖然目前零售業的數字化仍然在起步階段,但就已經出現的技術和一些企業的實踐經歷來看,未來的智慧零售已經顯出雛形,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一藍圖完成的日子不會太遠了。
數字化零售的發展趨勢
●盡管由于變化太快,很難說清楚未來的零售業會是怎樣的,但有一點是確定的,就是數字化肯定會成為我們未來零售業的一個重要特征,所以數字化應該是零售業實現轉型和創新的一個重要突破口。
●盡管大多數業內人士認為數字化轉型已是零售業的必然選擇,但有統計數據顯示,超過51%的零售企業尚未開始實施數字化轉型。
●除了在實體門店的場景上做出改變外,大數據的應用也是現在門店升級的重要手段。大數據的應用可以推動響應式的購物進行發展。
●新零售可能就是四件事情,即連接、數據、互動和營銷。其中的連接是基礎,數據是核心。
來自:中國商報(若牽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