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旅游:旅游市場前景廣闊,提升客戶粘性至關重要
隨著我國正進入“大眾旅游”時代,旅游業及其相關行業都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在2016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提出要“落實帶薪休假制度,加強旅游交通、景區景點、自駕車營地等設施建設,規范旅游市場秩序,迎接正在興起的大眾旅游時代。”而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也至少有15處直接提到旅游產業的發展,對旅游業的規劃可以說滲透到了方方面面。
飆馬(中國)商業地產機構注意到,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2016年上半年,中國旅游市場規模穩步擴大,繼續領跑宏觀經濟。其中,國內旅游22.36億人次,同比增長10.47%;入出境旅游1.27億人次,增長4.1%;上半年實現旅游總收入2.25萬億元,增長12.4%。
由于旅游業本身具有積聚人氣、拉動消費等特征,部分地產運營商也開始將文旅與商業緊密結合起來,經過多年的探索與發展,目前主要形成了以下兩大發展模式:
人文主題樂園
---獨特的文化IP是核心競爭力,可復制性較強
人文主題樂園型,不難理解,即用主題公園帶動配套商業和地產項目,這種模式的優勢在于拿地成本較低,以娛樂為切入點,在市場熱情的支撐下有利于帶來穩定的門票收益,促進周邊商業的快速成熟。但難點也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要面對迪士尼、環球影視城等海外勢力的入侵與競爭,“外來的和尚會念經”,許多根基不穩的房企很難在短時間能做大做強;另一方面,由于園區內大量的娛樂設施,不僅前期投入巨大,而且后期的維護也必不可上少,對開發商前期資金籌措能力和后期運營管理能力有很高要求。目前來看,主要以華僑城歡樂谷、世茂茂險王、碧桂園歡樂城為典型代表。
以華僑城歡樂谷為例,自1998年首個歡樂谷項目開業以來,國內已開業的歡樂谷有6個,分別是深圳歡樂谷、北京歡樂谷、武漢歡樂谷、上海歡樂谷、天津歡樂谷和成都歡樂谷。另外,重慶歡樂谷正在建造中,預計2017年開業。就其發展情況來說已算是初具規模,能取得如此不俗的業績主要倚賴于以下三方面:
城市選擇精準,主要定位在一線城市和二線發達城市,主要是出于目標客戶基數和交通便利性的考慮。
主題公園定位及主題營造準確。華僑城始終堅持把主題的選擇和營造放在首要的位置,不僅開發建設新景區,而且更新改造現有景區,在這個過程中,則堅持突出特色、突出主題的原則。
游樂設施先進完善、豐富多樣,吸引重復消費,促進口碑傳播。
就未來運營難點來看,人文主題樂園要考量的是如何打造本土化的品牌從而持續的留住顧客,一方面需融入文化秀,形成獨特的文化體驗;另一方面加強互動性和體驗感也至關重要,這就要求園區運營者持續開展設施升級、活動創新,從而不斷滿足消費者不同層次的精神文化訴求。
自然景觀依托型
---因地制宜不易復制,警惕過度開發
自然景觀依托型,顧名思義,這一類別是地產運營商依托項目當地的風景名勝,通過提供包含酒店、公寓、劇院、醫院等豐富的商業配套,挖掘景點的潛在價值,從而促進消費,為整個項目帶來多元化的收入途徑。對于地產運營商的好處在于:因自然景觀常坐落于欠發達地區,地價低廉自不必說,而且對景區的商業化包裝也會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故而政府往往也會提供部分的優惠政策為開發減少阻力。此外,運營商也可結合景區特色開展宣傳,同時憑借多元化的商業配套設施豐富收入來源。
但短板也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因地處偏僻,項目的傳播基本上要依靠運營商自身的口碑效應,運營風險大大提升;另一方面,高聳的城市建筑破壞了自然景致,如何把握好其中的開發尺度也對地產運營商們提出了新的考驗。
目前來看,并未有太多房企涉足其中,萬達西雙版納文旅城和陽光100麗江雪山藝術小鎮都算是不錯的范本。
以萬達西雙版納文旅城為例,項目依托于當地本身的雨林風光,設置了包含主題樂園、酒店、劇院、醫院等七大功能區,豐富的業態配比為項目帶來了多元化的收入來源;此外,為了提升項目吸引力,萬達又斥資50億元打造了“多情版納”黃金旅游路線,主要以游樂為輔,演藝為魂,全方位呈現版納民族風情。憑借萬達的品牌影響力和項目自身的特色,也為景區積聚了不少人氣。
飆馬(中國)認為就未來運營難點來看,自然景觀依托型因景觀擁有著獨一無二的屬性,成功的商業模式也難于被全盤復制,更多的還是要考量運營商能否因地制宜,打造出各具特色的項目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