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P.M.視點

匯美集團董事長方建華:現在恰恰是開實體店的好時機

來源:互聯網       作者:互聯網       時間:2017-03-14

  核心提示:“我的判斷是,當大家都覺得線下難做,很多品牌都關店了,那恰恰是我們開店的好時機。別人不看好的,或許就是你的機會了。”方建華分析道。


圖片來源互聯網

  “未來,線下與線上零售將深度結合,再加現代物流,服務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創新技術,構成未來新零售的概念。”在去年的杭州云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提出純電商時代即將過去,未來十年線上線下必須結合起來,“新零售”的概念拋出后迅速引發了大眾熱議。

  盡管業內對于“新零售”尚無統一的定義,但從各大電商巨頭所布局的戰略中亦可窺見一斑。2016年至今,阿里巴巴重金砸向了盒馬鮮生、三江購物、銀泰商業、百聯集團等包含超市、百貨業態在內的傳統零售,京東與永輝超市、沃爾瑪先后達成戰略合作,亞馬遜試水無人超市與實體書店……一時間,線上走到線下似乎觸手可及。

  另一方面,對于實體零售而言,關店寒潮遠未結束。根據統計,2016年上半年,在單體百貨、購物中心以及2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超市業態中,22家公司共關閉了41家店鋪。

  而就在實體商業關店聲不絕之下,依然不乏無畏寒冬的勇者。匯美集團董事長兼CEO、茵曼品牌創始人方建華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自2015年該集團啟動“茵曼+千城萬店”計劃以來,目前全國已經開了400家左右的加盟店,14家直營店。

  “我的判斷是,當大家都覺得線下難做了,很多品牌都關店了,那恰恰就是我們開店的好時機。別人不看好的,或許就是你的機會了。”方建華如此分析道。

  押注線下

  資料顯示,匯美集團創立于2008年,主營產品為女裝,旗下擁有茵曼、初語、生活在左等十幾個自主品牌。2015年3月,匯美集團宣布獲得國內上市服裝企業搜于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24億人民幣戰略投資,估值約13億,計劃獨立IPO上市。去年年底,搜于特發布公告稱,公司投資參股的廣州市匯美時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因其自身戰略發展需要,擬對股權結構作出相應調整,向中國證監會申請撤回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于創業板上市申請文件。對此,方建華向記者透露,中止IPO是出于個人想要增持公司股份的原因,今年會繼續推進匯美上市的進程。

  方建華向記者介紹,匯美成立至今歷經四個階段的定位變化。“2005年開始,我創立了廣州匯美服裝廠,當時主要從事外貿設計和ODM。2008年正式成立了茵曼品牌并且試水電商;三年后慢慢發展出多個子品牌;到了2015年我認為時機成熟了,開始打造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新零售渠道,也就是我們提出來的‘千城萬店’計劃。”

  事實上,過去的幾年里,實體服裝行業在國內的日子并不好過。移動互聯網時代里,90后、00后的新生代消費者正逐漸成為購買主力,曾經風靡一時的港資休閑服飾佐丹奴、班尼路、堡獅龍等品牌正紛紛面臨關店、賣身的抉擇關口。

  與此同時,一度備受國人推崇的快時尚品牌也未能幸免。Zara年前宣布將位于成都市區核心地段的旗艦店正式關閉;美國青少年服飾零售商American Apparel申請破產,隨之退出中國市場;日本時尚集團好儷姿(Honeys)近期發布的財報顯示將在中國市場減少約270家門店。

  經歷了跑馬圈地式的高速發展后,不少服飾企業初現疲態。淘品牌出身的茵曼選擇在這個節點迎難而上,逆勢開店的信心究竟從何而來?

  在方建華看來,未來服裝品類的發展,線下渠道依然會占據主力位置。他認為,由于多品牌的介入以及渠道的分散,電商的引流成本在逐年推高;相反,線下由于商業地產的不斷擴張,有些二三線城市的鋪租反而有下降的空間。“就像早期我們做電商一樣,別人都說不看好,而茵曼恰好抓住了這個機會得到快速發展。我的經驗告訴我,當你做的事情很多人都不看好,這里面往往會隱藏一些新的不為人知的機會。”

  就在 “千城萬店”的計劃實施一年以后,方建華在朋友圈曬出了O2O項目的成績單——截至2016年9月,茵曼線下店鋪的銷售額已破億。

  事實上,伴隨著消費升級的浪潮,不少崛起于線上的淘品牌也開始走向線下。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從行業的趨勢來看,不管是樂視、小米、三只松鼠等都在紛紛落地,開始了O2O的實驗,希望實現品牌的復制。隨著互聯網紅利的消減,對于淘品牌而言,怎樣把他們線上的品牌知名度、快速供應鏈等優勢復制到線下市場是當務之急,“可以說新零售的嘗試是在商業紅海之中,開拓了更大的藍海。” 曹磊說。

  體驗式營銷

  去年雙十一前夕,方建華在茵曼的動員大會上亮出了自己堅決開店的決心:“我認為互聯網品牌五年內不做線下,沒有未來。我也想看看硬撐著說只干線上的某友商還能憋多久。”隨后,韓都衣舍創始人趙迎光在朋友圈轉發上述言論并發表了自己的評論,引發業內熱議。

  有意思的是,同樣作為淘品牌出身,趙迎光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線下服裝業態雖然不會密集消亡,但會有一個逐步縮小的過程,自己并不打算涉足線下。顯然,趙迎光與方建華的觀點截然相反,同時也代表了兩種不同的選擇。

  正如趙迎光所言,線上線下企業基因不同,當互聯網品牌開設實體店時,眾多因素不得不重新推敲。

  在方建華看來,線下開店,場景體驗是重中之重,其次還包括門店的服務和便利性。“互聯網再怎么發展,人不可能永遠呆在家里網購,還是會出去逛街、社交,如何服務好消費者,這個才是商業的核心所在。”

  據其介紹,茵曼的線下體驗店更加注重“體驗感”,旨在打造一個“慢生活空間”,店鋪設計方面保留了簡潔素雅的個性。“茵曼體驗店做的就是打造成一個基于慢生活的互動粉絲生活社區,一個店就是一個社群。我們在里面舉辦音樂會、手工課、插花藝術等跟顧客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活動。”方建華說道。

  無疑,實體門店的體驗感是線上無法取代的。曹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消費習慣而言,愛好網購的人,可能因為工作繁忙缺少逛街的時間,他們是很忠實于這種快速、方便的消費方式。相反,另一群人,他們喜歡觸摸衣服的質感,關注每一個細節、做工,滿足于試穿體驗之后的理性選擇,這種方式同樣擁有龐大的人群和消費力。

  曹磊認為,正因如此,線下星羅棋布的加盟店正是品牌最有力的廣告露出,用戶在親身感受過品牌生活方式、店鋪陳列布局、服務之后,才能有更加深入的互動和忠誠度。

  “未來必定是一個全渠道融合的時代。誰能抓住機遇就能崛起更多的新品牌、新機會。品牌的初期可以在網上布局,但是未來一定是要走到線下,兩條腿一起走才能走得順。”方建華不無信心地說道。

  來自:21世紀經濟報道 溫穎然(若牽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謝謝!)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