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一個孩子,給商場帶來的是留客時間的增加,家長進店頻次的增加,多元化帶動家長們的潛在消費。
圖片來源互聯網
商業綜合體發展,如何招攬人氣格外重要。如今的商業綜合體,品牌零售店、餐飲、娛樂項目配置齊全,作為商場“標配”的兒童業態,兒童體驗項目在一定時間內能吸引人氣,增加家庭群體在商場逗留時間。一個孩子,給商場帶來的是留客時間的增加,家長進店頻次的增加,多元化帶動家長們的潛在消費。
綜合體兒童業態升級
商業中心兒童業態,從最初的童裝、童鞋、玩具零售店,到以淘氣堡樂園為代表的室內游樂項目,再到如今的職業體驗館、拓展訓練、早教、培訓中心,各商場兒童業態“標配”不斷升級。
設址在商業綜合體內的室內兒童樂園,面積大,項目多,滿足不同年齡兒童的運動和娛樂需求。一到晚上和周末,兒童游樂區總是人頭攢動,孩子們在大人的陪同下玩得不亦樂乎。
現在的家長都希望孩子有機會多展示自己,節假日期間,不少商場聯合幼兒園、早教機構舉行各種親子互動、兒童才藝展示,全家總動員,成為吸引商場客流,帶動家庭其他消費提升的重要途徑。
綜合體商業商所發展,所承載的功能不僅僅是購物的場所,還是休閑娛樂的場所,發展業態多元化,早教、培訓機構紛紛入駐商業綜合體,泉州浦西萬達廣場、中駿世界城、新華都東海灣生活廣場都分別引進早教、培訓機構。業內人士介紹,早教、培訓不同于游樂、親子、服飾等類別,對兒童客群具有較強的吸附力。它的學員在一定時期內是相對固定的,孩子定期到設置在綜合體的早教、培訓機構學習,對商場來說,就是穩定的客流來源,對餐飲及零售具有一定帶動作用。
兒童經濟提升消費黏性
兒童業態發展能為商場帶來穩定的客流,提升消費黏性。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娃帶動全家”的消費模式越來越普遍。商業綜合體一站式滿足兒童游樂、教育、零售、美食等多種需求,家長定期帶孩子到購物中心,孩子在參與娛樂或培訓項目時,家長可能會到商場或超市逛逛,中午或晚上還會在商場用餐。家住豐澤區的萬女士每周末都會帶孩子到萬達金街早教機構上課,她告訴記者,孩子上早教課時,自己會在萬達轉轉,看到合適的就會各種買,上完課,有時還會在商場用餐。兒童消費帶來的“1+2”、“1+4”的虹吸效應,往往可以為賣場的購物、餐飲帶來更多的消費力,為購物中心帶來持續的黏性消費。
兒童是家庭消費的核心,兒童業態消費者是兒童,買單的是家長,孩子來商場,家長自然也要陪著,兒童消費活躍,往往會帶動家庭消費,提升消費者的消費黏性。在傳統百貨賣場,消費者停留時間可能不會很長,而有兒童業態的購物中心,家長會隨著孩子玩耍游樂停留的時間有所增加,在商場待的時間越久,越有可能產生消費行為。對于商場而言,將兒童體驗做好,提升兒童業態的服務品質與細節,抓住了孩子,就等于抓住了家庭,商場的人氣自然就上來了。
作為實體商業兒童消費的主力群體,隨著90后、00后消費群體的不斷涌現和強大,他們逛商場不只是簡單的購物、消費,他們更注重品牌和性價比,注重娛樂體驗、家庭體驗。未來,商場只有突破傳統購物中心的同質化經營思路,把握消費趨勢的變化,把玩樂與運動、學習結合,向親子互動型、寓教于樂型升級,才能保持住購物中心的黏性和活力。
來自:東南早報(若牽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謝謝?。?/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