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時代造就新的時代主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造就現實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不斷革新優化。對于近年國內商業地產市場而言,互聯網大數據可謂多整個商業市場產生革命性的徹底變革,“互聯網+”新時代的商業走上時代主題。
線上線下商業的大數據技術
眾所周知,利用日益火爆的大數據技術,能夠通過消費場景數據化,幫助實體商業打造“融合生態”,實現購物中心與商戶的共同經營。而在這個過程中,只有線上線下大數據技術的結合使用,才能夠真正幫助購物中心進行消費者定制化營銷、經營策略、經營內容調整等工作。
具體而言,在線上層面,可以通過CRM系統等監控軟件,來實現交易數據、物流數據、社交數據、信用數據、瀏覽路徑、商品停留時間、搜索數據等數據的獲取。這些目前都有成熟的技術支持,也為很多購物中心所采用。
但與此同時,線下實體商業相較線上而言,其數據統計環節是嚴重缺失的。這也是實體商業消費數據抓取領域應該主要攻克的內容。當下,主要的技術手段除了傳統的藍牙、WIFI、紅外、APP、停車系統等,市場上已出現了更多新興的科技,例如:地面傳感、二維碼追打并關聯消費信息及支付信息、消費小票數據抓取...這些都需要購物中心的運營者掌握最前沿的訊息,并大膽引入全新技術。
大數據下的購物中心場景化營銷
未來,大數據會為購物中心的發展帶來怎樣的影響?相關機構認為,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轉變”。
首先,營銷目標的轉變。購物中心以前做營銷活動,主要訴求是先把客戶吸引過來,然后再通過發放優惠券、打折等形式促進客戶完成交易。而現在的購物中心,主要訴求是如何把顧客變成自己的會員,并將一次性交易轉變為長期持續的交易。因此,現在的購物中心應更多關注的是如何激活潛在會員客戶。
其次,營銷重點的轉變。以前的購物中心更關注活動本身、品牌以及商品。而在引入大數據系統后,購物中心運營者應更關注的是客群分為哪幾類、他們的訴求具體是什么,從而針對消費者訴求策劃營銷活動,而不是先策劃活動再把消費者生生拉進來。因此,以消費者為中心進行營銷活動企劃,其效果也會有很大的提升。
最后,營銷頻率的轉變。以前以節假日為導向的周期性活動,這些時間節點周期應反過來為消費群服務。比如:購物中心的消費客群里有大量的中老年女性顧客,這時候購物中心的運營者應選擇如何利用婦女節,策劃一場別開生面的主題活動,以此觸動以女性為主的消費客群。反之,如果購物中心的主要消費客群是90后,策劃婦女節活動則意義不大、效果不佳。但針對90后客群,策劃情人節活動,那情況則會大大改觀。
總之,無論從目標、重點、頻率還是營銷方式出發,只要先明確“以大數據為基礎,圍繞消費者來設計”,就能夠收到大為不同的營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