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國內諸多種類的商業地產形式中又以四種形態極具代表:
其一是以大型購物中心和區域購物中心為代表的MALL形態(購物中心),在中國,購物中心,尤其是大型的和巨型的購物中心更一度成為多數人心目中商業地產的代名詞,其產生背景是城市居民對現代消費模式的需求。
在傳統經營模式下,購物中心在統一業權前提下實現統一運營,是目前大陸經營成功的購物中心的主流模式,此種模式下穩定的主營收益通常依其重要性順序為:租金、管理費(綜合服務費)、廣告租賃、停車場收入和場地活動收入等等。如果能夠在此基礎上深入研究和了解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和習慣,聯系消費者和經營者之間的動態需求變化,并最大限度的創造并滿足這兩個需求,以綜合創新其衍生產品,獲得相應的衍生收益。
由此,購物中心此種形態商業地產未來的發展潛力和拓展空間并不是停留在簡單的規模面積和硬件設施層面之間,而是能否創新衍生產品,提供高附加值。
其二:另一個極具代表性的形態是“行業性商業集散中心”,也就是ICBD(行業中央商務區)
它最為鮮明的特色就是行業性和專業性,“集散地”,最基本的元素就是我們常說的專業市場了,這些專業市場涵蓋了以專業批發市場、專業零售市場和一些批零結合的專業主題市場,在中國的商業地產領域舉足輕重。目前我國各類專業市場規模龐大、數量眾多,在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商貿流通、人民生活等方面發揮著異常重要的作用。
近幾年,中國專業市場在規模、功能、經營、管理等方面都因應社會、經濟、人文等市場因素進行著不同層面的深層次變革,呈現出一派蓬勃發展的態勢。
其三:商業區街(步行街)模式
進入21世紀,我國許多城市開始出現規劃和建設步行商業街的高潮,并逐漸成為城市新的投資熱點和城市名片。據中國步行商業街工作委員會不完全統計,截止到現在,全國縣級以上商業街存量已超過3000條,步行商業街存量已超過200條。
我國的國情幾乎決定了步行商業街在我國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未來我國步行商業街這種模式將會與國際接軌,從傳統的綜合型自發形成的區街商業,轉型并升級換代成為以主題特色為核心吸引力的具有鮮明地域或區域文化個性的區街商業組合。
其四:主題商業平臺
所謂主題商業平臺確切地說是一種商業經營的創意模式,主要的特點在于商業經營從傳統的按方式與產品為主要特征區分裝換成為按照消費對象和消費行為來整合。
主題商業平臺在充分研究消費者消費層次劃分和消費行為劃分的基礎上,整合相似類型消費習慣和消費對象的消費商品在一個平臺上,從而形成別具一格的商業經營模式。
主題化肯定是未來商業地產實現高增長一個重要手段和先進模式,無論是毫不起眼的精致特色商業平臺,還是商業飲食娛樂服務平臺,乃至專業市場和購物中心均在不同程度上嘗試主題化,力求實現商業和地產雙增值的最大化。
以上內容就是商業地產里頭比較有代表的四種形態及它們的發展趨勢,希望通過這樣一個簡析,大家都能做一個基本的了解;在做商業地產投資的時候,做到心中有數!
文章來源:兒童產業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