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代的終結:沃爾瑪調整投資方向 下調全年銷售預期
來源:界面 作者:界面 時間:2014-10-17
核心提示:沃爾瑪下調了全年銷售額預期,并稱將大力調整投資方向,這個在全世界27個國家有上萬家門店的零售商不再以標志性的超級購物中心為主進行擴張。沃爾瑪打算在中國重點投入購物廣場和山姆會員商店兩大主力業態。
根據道瓊斯報道,10月16日,沃爾瑪連鎖公司(Wal-Mart Stores Inc.)下調了全年銷售額預期,并稱將大力調整投資方向,這個在全世界27個國家有上萬家門店的零售商不再以標志性的超級購物中心為主進行擴張。
沃爾瑪稱當前財年銷售額將僅增長2%-3%,低于最初預測的3%-5%。其實,下調銷售預期的動作早在2013年第二財季就開始了,而且,預計明年也不會有太大改善。原因是沃爾瑪遭遇到了比預期更艱難的銷售環境—沃爾瑪以中低收入為主的目標消費人群減少了在百貨商店和餐館里的花銷。
想要極力跟上美國消費者購物方式變化的沃爾瑪發現,購物者更喜歡規模較小、離家較近的商店或網絡商店。沃爾瑪美國業務原CEO西蒙(Bill Simon)曾表示,消費者的需求在不斷變化,他們想在自己方便的時間以自己想要的方式進行購物,特大購物中心能滿足消費者的儲物需求,而小型門店能幫助消費者完成臨時的購物計劃。因此沃爾瑪也要將自己的業務進行轉型從而滿足消費者需求。
但西蒙在任期內卻因在應對來自一元店和網絡零售商的競爭時,沒能幫助沃爾瑪在提高銷售額方面取得太大績效而在今年8月離職。
為應對這種局面,新上任的沃爾瑪美國業務CEO高福瀾(Greg Foran)表示,截至2016年1月的下一財年將開設180-200家名為Neighborhood Markets的小型門店,雖然較本財年計劃開設的270-300家有所減少,但沃爾瑪下一財年將開設60-70家超級中心(Supercenter),較本財年計劃開設的115家更少。
沃爾瑪CEO道格拉斯-麥克米倫(Douglas McMillion)表示,該公司將略微減少實體店的投資,并更多投資于電子商務。
華爾街分析師謝利·班杰(Shelly Banjo)在研究報告中寫道,“和他的一些前輩不一樣的是,沃爾瑪首席執行官道格拉斯-麥克米倫已經提前擁抱電子商務。由于對電子商務的接納,沃爾瑪已經發生了徹底的改變。在電子商務領域,沃爾瑪一直遭遇亞馬遜廣泛的產品陣容和定價模式所傷害”。
不僅僅是沃爾瑪,百思買和蓋璞在內的大型零售商都在遭遇類似的困境,自2010年以來實體店的銷售額一直下滑。2013年,全球互聯網銷售額接近6400萬美元,盡管電子商務只占全球零售業的5%,但其增長在過去5年累計達到127%。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美國網絡購物增速最快的是媒體、體育和情趣商品,排在第二位的是電子產品和電器。
為了擴展其電子商務市場,沃爾瑪一直在收購在線搜索技術和打造倉儲基地。2013年,沃爾瑪收購了電子商務技術公司@WalmartLabs。此外,還收購了一些創業公司,包括云計算網站加速服務Torbit,預測智能平臺Inkiru,云計算自動化技術OneOps,Tasty Labs,以及最近收購的搜索引擎銷售商Adchemy。不過,要追趕上美國在線零售巨頭亞馬遜(Amazon),沃爾瑪還有很多的路要走。
今年9月,根據市場研究機構ComScore提供的數據,雖然沃爾瑪多次重新改版或上線它的Walmart.com網站,但其網上商店的訪問總量還不到亞馬遜的一半。
在2013年銷售增幅高達24.5%的中國市場,沃爾瑪也在轉型應對消費者需求變化。但沃爾瑪在中國市場面臨更多的挑戰還包括來自阿里巴巴、京東等中國本土電商的巨大挑戰。
2014年第二季度的數據顯示,阿里巴巴掌控著中國超過一半的B2C市場,相比之下,沃爾瑪兩年之前收購的電商平臺—1號店僅占1.4%的市場份額。與此同時,由于面臨來自蘇寧易購、國美在線的進一步競爭,到今年年底,1號店線上交易份額的排名有可能繼續變化。
此外,1號店還遭遇了各種不利的傳聞。有質疑者稱,沃爾瑪雖然控股了1號店,但其與1號店在供應鏈上實現共享仍然是個問題。
不過沃爾瑪在中國的轉型更多針對線下門店,沃爾瑪去年宣布,2015年底之前將在中國關閉25家門店。不過此前沃爾瑪在中國市場實驗性地試水小型門店“沃爾瑪惠選”失敗后,沃爾瑪打算重點投入購物廣場和山姆會員商店兩大主力業態,計劃在2014-2016年新開門店110家。此外,沃爾瑪已經在中國計劃投入6億元建第一個定位為“社區型購物中心”的業態,擬建的購物中心有3至4個。沃爾瑪相信“中國市場有潛力成為美國之外沃爾瑪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場。”
在美國可能被終結的大型門店計劃,很有可能在中國繼續。
本文來自界面,如若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