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業(yè)績陷入瓶頸的無印良品,正在想新對策。
近日,無印良品中國董事總經理清水智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即將在中國市場啟動“戰(zhàn)略性店鋪”的打造計劃,扭轉現(xiàn)狀。
根據無印良品方面給出的信息,這些店鋪內的商品將會與日本市場差異化。他們還給出具體的商品計劃:至2023年底,中國市場本土化商品的比例將提升至生活雜貨部門商品總量的50%。此外,這些戰(zhàn)略店鋪的餐廳的菜單和服務方式也會和之前旗艦店中的餐廳不同。
不過,按照清水智此前的說法,產品本身的設計并不會發(fā)生變化,這意味著中國市場消費者仍然很難看到定制化的產品。不過,無印良品將在營銷方式、店鋪體驗和試用場景以及商品范圍等方面作出改變。清水智表示,由于中國正掀起家居熱,無印良品將在這一塊繼續(xù)加大投入。
入華14年,無印良品在中國開出250多家大型門店,這個數量甚至多于日本本土市場。無印良品對中國市場還抱有更大的期望。中國市場的重要性還在進一步提高,無印良品將創(chuàng)新業(yè)態(tài)的首店MUJI HOTEL放在了中國。
但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正面臨不小的危機。
自2016年開始,無印良品在中國的銷售增速開始下滑,最新公布的2018財年業(yè)績數據中,無印良品中國大陸地區(qū)全財年可比同店銷售首次出現(xiàn)負增長,下跌2.1%。
由于入華很早,無印良品曾獲得增長紅利,在中國順利完成了高速發(fā)展的階段。但如今中國家居市場的競爭正變得十分殘酷,傳統(tǒng)家居品牌、精選電商、大賣場、服裝品牌都在瓜分這個市場,競爭對手正以高性價比、豐富的SKU搶奪消費者的注意力。無印良品方面在接受采訪時承認,與精選電商和"山寨品牌"客群重合帶來的競爭是不可避免的。
為了挽救銷售下滑的頹勢,無印良品曾在中國展開10輪降價調整,創(chuàng)始人松崎曉也表示將在中國市場變得更親民。
近期掀起的“以次充好”風波也是無印良品在中國變革的動因之一。北京市市場監(jiān)管局已通報的無印良品部分家具標稱材質與實際材質不符問題。雖然無印良品稱這次風波是“翻譯不當”所致,并已經致歉承諾整改,但品牌形象仍受到一定傷害。
近年來,提及無印良品在中國的發(fā)展,總是繞不開瓶頸、困局等負面色彩頗濃的詞匯。但中國的家居市場仍然是一大片藍海,無印良品也仍然保持每年新開30多家門店的發(fā)展速度,它不想這么早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