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行業新聞

地產前6強,已有5家物業分拆上市,為啥?

來源:明源地產研究院       作者:明源地產研究院       時間:2020-08-17

如今

物業從雞肋變成香饃饃

核心是行業的邏輯變了!

有人形容,過去10年房地產養物業,未來10年是物業養地產!

物業是否能夠養得起地產,這話不好說。

但從美國成熟房地產來看,目前美國最大的10大房企有9家是做運營的,服務的,其中做開發的只有1家。

未來房地產是存量的天下,也是運營,服務的春天,這是行業規律,誰也擋不住!

但從眼下來說,物業上市潮,這2年來勢兇猛,核心是為什么了?

  • 7月31日,恒大宣布擬分拆物業上市。
  • 8月6日,融創服務正式遞交上市申請材料,啟動赴港上市計劃。
  • 此之前幾年里,中海物業于2015年上市;碧桂園服務于2018年上市;保利物業2019年12月在港上市。

至此,地產前6強,已有5家分拆物業上市!

排名略靠后的房企們,也不甘落后。

僅2020,已經有建業新生活、弘陽服務、正榮服務等6家房企關聯物業公司赴港上市,還有10余家正在排隊候審中。

據不完全統計,現在已上市物業企業達30家,平均動態市盈率在40倍以上。

其中,碧桂園服務市值已超千億!

雅生活、綠城服務等市值也超過了地產板塊市值。

一度被人瞧不起,看作是開發業務附屬品的物業,為啥一飛沖天,這么牛了?

行業的核心要素變了

過去“錢、地”很重要

未來“人、房”更重要

地產行業的四大支柱:錢、地、人、房。

錢、地,這傳統要素好理解。

人,指的是買房、租房的客戶;

房,指的是自己持有的房子。

地產上半場,房企都特別重視錢、地。

有錢就能拿地,有地即使不開發,等幾年賣出去也能賺錢。

至于“人”,因為房子供不應求,房企很少去想是誰買了自己的房子。

而“房”,大多數房企早年的想法都是“能不持有就不持有”,實在賣不出去被迫持有,等于“砸手里了”。

地產下半場,邏輯徹底變了。

首先是“人”更重要了。

第一,未來幾年,千人購房率 可能會從千分之三十,下降到千分之二十。

到那時,少數一線城市之外,房子很可能會供大于求。

房子比客戶多,有些項目就會落空、沒人買,嚴重滯銷。

想要充分了解客戶,針對客戶的需求去做項目,就要重視物業等后期服務。

第二,買房客戶,以前是以剛需為主,現在則以改善為主。

也就是說,他們之前買過別的房子。

如果之前買的是甲房企的,這次買的是乙房企的,對于甲房企來說,這個客戶就流失了。

而要增加客戶復購率、老帶新,也要重視物業等后期服務。

第三,中國地產總的開發規模,目前已經橫盤了。

房企要想持續擴大發展,收并購之外,就要延長服務鏈條。

也就是說,要讓已有的客戶,不僅買房子,還要有別的消費。

而要從只賺賣房的錢,變成“賺70年的錢”,必須依托物業等平臺。

其次是“房”更重要了。

持有“房”就等于房子砸手里了,這是很多開發商的執念。

其實,即使在之前的快周轉時代,持有也不一定比開發賺得少。

萬科作為優秀房企,干了30年開發,市值一度也就2000多億。

可當時的北京國貿,一、二、三期加起來100多萬平米,每年可以收六七十億的租金,其資產價值也差不多2000億了,而且它沒有負債。

國貿這么優秀,靠地段,更靠管理運營能力強。

國貿一平米可以租到600-800元,可相隔100米的別的寫字樓只能到400元、500元。

而到了“租售并舉”的時代,持有“房”就更重要了。

首先,很多土地拿地的時候,都會競自持,不自持就拿不到。

自持的土地相當于另一個市場。如果是另一個市場,既然有利潤,為什么不做。

既然要做,當然就要做好。要做好,物業的管理能力就要很強。

其次,之前大家擔心的回報低、變現難的問題,在REITs落地后,正在逐漸成為歷史。如果你家項目做得很好,你敢于持有。而項目在后續的運營中,又有了盈利。

那么你就可以在項目建成的第2、3年,通過發行權益型REITs,把未來20年的收益一次性套現。

如果你同時也是運營商的話,后續還可以繼續賺取管理費等。

不過,這些的前提,都是物業管理能力要強,要能賺錢。

最后,持有“房”,是保證開發業務現金流充足的重要手段。

房企貸款越來越難了,但是手里持有物業的房企,獲得資金卻相對容易,他們可以通過抵押物業本身、發行與其收益相關的理財產品,等等,獲取現金流。

綜上,因為“人”、“房”這兩大支柱越來越重要。

而這兩大支柱要強,物業就要強,所以,物業也就越來越重要,一飛沖天!

那么,物業的盈利模式主要有哪些呢?

物業的10大盈利模式

物業的盈利模式,絕不僅僅是收物業費。

一、為開發板塊作出貢獻,減少銷售費用、提升項目溢價

物業服務的好,客戶復購率、老帶新就會高,減少房企營銷費用的支出。

物業服務的好,本身可以增加品牌溢價。

物業在服務中,對產品了解很深。物業提前介入產品設計,也可以提升產品品質,提升項目溢價。

二、規模不斷擴大,引入科技力量,基礎服務也能盈利

大部分物業企業并不滿足于只管理住宅。

他們選擇進入園區、商業,這些更加專業,護城河更加深的領域。

不斷擴大管理面積,可以攤薄成本。

而增加科技投入,也可以減少成本增加利潤。

以某試點項目為例,項目收費管理面積超60萬平米,住戶約4千戶,通過對整個小區的門崗、監控中心等智能化改造。

按年計算,節省成本超百萬元,人力資源節省40%以上,投入回報周期僅為半年。

三、為業主、租客提供各種增值服務賺錢

比如,單位里凈水系統、空氣系統、安保系統的改造。

再比如,家庭里房屋局部翻新、景觀改造、加固等等。

四、輸出科技、大數據

碧桂園服務提供的AI全棧解決方案,可以幫助物業服務企業迅速部署社區的AI的能力。

一方面,在整體方案的投入上比行業同類方案節約硬件成本20%;另一方面,方案具備可擴展性,用戶可以根據自己所在項目的地理位置,業主特點配置社區的AI能力。

碧桂園服務同時提供強大的各類算法支持。算法覆蓋:安防,品質管理,綠化管理,保潔管理,設備能耗和設備運維等多個維度,共計20余種算法。

五、房屋中介服務

業主和租客、買主,對物業都有天生的信任感,帶看也方便。

如果增強專業,物業可以在房屋租、售市場分一杯羹。

六、提供線下平臺,擇客后,出租或者入股賺錢

物業是最了解自己管理的空間的了。

持有或者租賃下優秀的空間,就可以主動選擇好的服務商來進行合作。

比如教育、美容、健身,等等。可以通過收取租金賺錢,也可以入股分紅。

七、干原來第三方干的事

比如,電梯、外立面、通道、車庫等等地方的廣告位,催生了社區傳媒。

如果物業管理規模大到一定程度,完全可以自己干這事。

八、憑借自身優勢,賺政府和國企的錢

這件事不是誰都可以的。要有一定規模、經驗才行。

比如國企職工家屬區的“三供一業”(供水、供電、供熱和物業管理)。2018年,碧桂園服務開始進入這一領域。年報顯示,碧桂園服務在三供一業領域的物業管理業務將涉及全國11個省53個城市,管理面積達到9020萬平方米。

十九大以來,政府“放管服”改革加速推進。

在各地政府向社會購買的服務中,就包括了物業服務,道路清潔、綠化養護、設施設備管理等,這正是物業服務公司們的強項。

這些基礎的服務以前都是由不同的政府部門分別負責的,統一到物業公司手上之后,政府的管理就更方便了。

九、 賺取流量的錢

之前很多開發商做O2O失敗,是因為想的太大,啥都想賣。

如果只有幾十萬業主,和網上動輒幾百幾千萬流量比起來不算啥。

但是,如果只是服務業主,順便賺點錢,沒啥不可以。從商家那里抽點成聊勝于無。

十、通過銷售賺取固定資產的增值,通過發行金融產品收割固定資產的收益

持有的固定資產增值以后,可以通過銷售變現。

不方便銷售的固定資產,則可以通過發行金融產品,把未來十幾年的收益一次變現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