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行業新聞

首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揭曉后,文旅有什么新機會?

來源:未知       作者:未知       時間:2021-09-03

近日,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工作推進會上宣布,經國務院批準,在上海市、北京市、廣州市、天津市、重慶市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

 

看似突然的“官宣”,背后是多年的醞釀。

 

2016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擴大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消費的意見,正式拉開中國積極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序幕。

 

2019年初,商務部提出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試點,各城市迅速響應,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成都、西安、鄭州、南京等二十多座城市,都明確提出建設國際消費中心的城市,一時間競爭激烈。

 

首批被委以重任的5座城市,緣何能入選?在宏觀消費格局的基礎上,又將對文旅產業產生什么影響?

首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揭曉后,文旅有什么新機會?
首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揭曉后,文旅有什么新機會?

為什么是這五座城市?

 

當北、上、廣、津、渝這五城率先突圍,人們首先發現,上海、北京、天津、重慶是直轄市,而廣州既是一線城市又是廣東省省會。這說明直轄市或經濟大省的省會身份對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有一定的助力。

 

但城市等級并不是最重要的標準。無限文旅注意到,商務部2020年發布的《國際消費中心試點城市培育建設實施方案編制要點》,對申報試點城市提出了編制實施方案的要求:

 

重點對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評價指標體系(試行)》,說明本市在國際知名度、城市繁榮度、商業活躍度、到達便利度和消費舒適度等方面的發展現狀(數據截至2019年底)。

 

而以上五個指標,與城市經濟、人口、收入、消費、旅游、零售商業等基礎數據緊密關聯。

首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揭曉后,文旅有什么新機會?

2020年,上海、北京、廣州和重慶均進入城市GDP排名的前5位,GDP體量最小的天津,也以14083.73億元位列第11名。同時,5座城市均屬于常住人口超過1000萬的超大城市。

 

堅實的經濟基礎,和龐大的人口基數,往往意味著強大的消費能力和充足的消費品供給。

 

觀察去年的城鎮常住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會發現處于全國最高水平的京滬兩地居民的消費能力幾乎不相上下;廣州略遜一籌,也超過6.8萬元;天津和重慶在全國平均水平的上下徘徊,增長潛力較大。

 

而商業數據也印證了五城的商業活躍度。上海、北京、重慶、廣州正好是202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排在前4位的城市,商業圈數量多,商圈消費規模大,商業吸引力強,人均購物面積多,購物中心的數量存量和體量存量領先。天津的商業數據雖然因其經濟、人口規模,跟前四位的城市差距不小,但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建設正好可以推動天津的經濟回暖。

 

五城的旅游消費數據同樣矚目,2019年旅游總收入均超過4000億元,旅游吸引力強勁,四城旅游人均消費大幅領先于全國平均水平,而“網紅”城市重慶也正在努力從“打卡游”向“深度游”方面發力,做到留下游客、增加二次消費。

 

另外,對外開放度高和政策吸引力強也是這5座城市的共性。國際品牌商品與服務、外國人數量、國際航班、列車等均位居全國前列;稅率低、易退稅、出入境便利等政策,也令這些城市消費吸引力高。

 

由此可見,它們在各項指標上本身就處于領先水平,成為首批入選的城市并不意外。

首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揭曉后,文旅有什么新機會?
首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揭曉后,文旅有什么新機會?

"文旅+"提速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在文旅融合成為大趨勢的今天,“文旅+”也正成為促進城市消費的重要驅動力之一,文旅消費的潛力有待被全面激發出來。

 

上海、北京、天津、重慶、廣州,剛好是東西南北的核心城市,體現出國家在敲定首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時的良苦用心。在帶動區域消費方面,這五座城市被寄予厚望。值得注意的是,它們也是目前文旅發展和消費的高地。在城鄉文旅消費產品愈發互通、互補的當下,鄉村振興顯然也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

 

2019年,商務部等14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六個重點任務:一是聚集優質消費資源,二是建設新型消費商圈,三是推動消費融合創新,四是打造消費時尚風向標,五是加強消費環境建設,六是完善消費促進機制。

 

粗略看來,前四個重點任務與文旅消費息息相關。而2020年發布的《國際消費中心試點城市培育建設實施方案編制要點》,則更加明確地要求申報城市展現出城市發展的文旅優勢和特色:

 

對標紐約、倫敦、巴黎、東京等全球綜合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或者在休閑旅游、商務展會、醫療美容、影視娛樂、體育賽事、時尚文化等領域引領形成的專業化區域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經驗,深入研究分析本市消費熱點亮點,重點說明本市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亮點優勢、發展特色等情況。

 

今年上半年發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亦提出,要擴大和引導文化消費:

 

推進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建設,推動試點城市建設成為示范城市、區域文化和旅游消費中心城市。大力發展夜間經濟,推進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建設。把文化消費嵌入各類消費場所,建設集合多種業態的消費集聚地。鼓勵各地制定促消費優惠政策,舉辦消費季、消費月等活動。

首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揭曉后,文旅有什么新機會?

為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五座城市都有針對性地做出了很多努力。比如北京實施十大專項行動,提出消費新地標打造行動、文旅消費潛力釋放行動、體育消費質量提升行動、會展消費擴容提質行動等,全力提升“北京消費”的全球吸引力。

 

在文旅方面,北京將依托故宮-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推進王府井商圈“商業+旅游+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建設新型消費圈,以環球主題公園等項目建設為重點,布局一批高品質消費設施;布局“多點一區”消費新載體,將回天地區打造成“商圈+生活圈+夜經濟”消費重鎮;充分發揮“雙機場”優勢,建設空港型國際消費“雙樞紐”;打造京津冀城市消費聯合體,建設環京2小時旅游消費圈。

 

同時,發揮文化和旅游資源優勢,推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文旅消費產品:推動建設歷史文化名城、博物館之城、書香京城;實施“漫步北京”“暢游京郊”“點亮北京”計劃;開展“非遺+旅游”“非遺+互聯網”等合作;培育“北京網紅打卡地”;優化全市5A級景區布局。

首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揭曉后,文旅有什么新機會?

新常態和新機遇并存

 

在投資、出口、消費三駕馬車中,消費已經成為近年來中國經濟最主要的驅動力。盡管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但我國的最終消費支出占GDP的比重仍然達到54.3%。發力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既是提振消費、推動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現實需要,也是打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應有之義。

 

8月11日,商務部發布《城市商圈建設指南(征求意見稿)》強調,對城市中心區商業過渡飽和的商圈實行商業措施規模總量控制,嚴格控制新建、擴建商業建筑規模;超大城市對標國際一流商圈和商業街,吸引國內外高端商業品牌和資源集聚,提升高端購物、文化旅游、金融商務等功能,打造一批世界頂級商圈等。

 

商業市場正在由增量時代轉變為存量時代,“商業+文旅”不失為一個相輔相成的組合牌,既能延伸消費的空間和場景,提升文商旅業態的層次,又可提升二者的綜合收益。這不僅涉及已經成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五城,更關乎未來更多的候選城市。

首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揭曉后,文旅有什么新機會?

當前,全球疫情尚未穩定,國際人口流通減少,國際商品物流速度降低,出入境旅游幾乎停擺,在這種新常態下,國內消費市場潛力有待持續釋放,蘊含著很多新機會。

 

比如國內消費市場進一步擴容,以及奢侈品消費加速回流。得益于2020年7月1日海南離島免稅新政實施,2020年海南離島免稅店總銷售額突破320億元,免稅行業龍頭中國中免2020年度凈利潤增長32.07%至61.17億元。

 

一些消費新場景、消費新模式也是在疫情期間產生或發展壯大的,例如直播帶貨、社區團購、數字營銷、無接觸配送等。從頭部主播到各大旅游平臺,城市文旅直播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二大消費市場,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只有做大做強國內市場,才能實現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形成對外競爭與合作的新優勢。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肩負著擴大引領消費、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拉動經濟增長的重任。而文旅產業、文旅品牌作為一座城市的重要“名片”,必將融入全新的城市消費格局,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