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規劃》指出要順應“解決溫飽”轉向“營養多元”的新趨勢,發展面向農業現代化的生物農業,發揮其在保障糧食安全、滿足營養健康消費需求方面的重要功能。撇開科學育種、生物技術等高深等重大問題,你可知道有人已經通過“農業+游戲”賺到錢了?
隨著虛擬與現實的邊界越來越模糊,從十年前風靡一時的虛擬QQ農場到現在的線上線下結合的電商農場,人類對種田這件事,有著超越理智的狂熱,加上疫情影響,人們對食品安全更加重視,所以這種從游戲中延伸到現實農場的創新正在點燃大家的激情。
“農業+游戲”
線上+線下強互動模式
將農業和游戲進行融合,在發掘了人類愛玩游戲的天性的同時,增加了游戲者的成就感、滿足感,同時,通過游戲思路對農場進行包裝,可以使農場快速發展,同時也可以有效帶動農業發展。
模擬農場
美國開發的《模擬農場》系列游戲場景十分逼真。一進游戲,滿目都是大型器械,四處都是科技的芬芳。收割機、噴霧機、播種機代替了簡單的農具,設備的聲音在農田上空轟隆作響,柴油的氣味彌散在整個空氣之中,人在農機里,能夠擁有“一個打十個”的威武豪壯,十分“硬核”。
新的一代《模擬農場》上線僅10天就能賣出100萬份。根據官方分析,他們的玩家中,其實有超過25%的人本身就從事著與農業有關的工作,8-10%的用戶,就是實實在在的全職農民。那么他們是如何與線下結合締造出一個傲嬌的成績呢?
? 種田電競,激發玩家們的熱情
農場開展了一個種田電競的活動。它沒傳統電競比賽那么激烈,就是在規定的時間里,看哪個隊收割麥子收割得快、賣得多。雖然聽起來有一點乏味,但比賽過程卻并不平淡。在準備階段選手就開始了斗智斗勇:不僅要限制對方使用最好的機型,還要安排好自己隊伍的農機組合。進入游戲后,更需要合理地規劃收割路線和區域。像這種活動,主要收入來源就是拉贊助,不少大公司都十分青睞。
? 復制農場,濃縮成教學材料
玩家被游戲激發出極大的農業熱情,不僅樂于參與線下活動,還自己開農場,把游戲里的農場精確復刻在現實中,也成為了《模擬農場》中炙手可熱的地圖,一舉兩得。
還有的通過游戲,把美國蒙大拿州1萬英畝的威爾克農場也制成了虛擬地圖,精準仿制了游戲中所有的建筑和農場,最終也令它變成了教學材料。當地的幾所學校將《模擬農場》加入到教學課程中,老師們讓學生通過趣味的實機耕種,充分了解、學習當地的農業生活,極大地提升了品牌效力。
? 舉辦農業知識交流活動
為了讓線上玩家能夠定期聚會交流經驗與情感,他們專門辟出了一塊農田,令專業人員實機操作器械,供人們觀摩。而玩家們也可以親自駕駛世界上先進的農業機械們進行深度體驗,對于那些從未從事過農業的孩子和年輕人來說,這是一次最好的農業實踐課。
在會場內,讓行業里專攻農業研究的專家,為玩家們科普最先進的農業技術,講述未來行業發展的方向。2019年的Farmcon上,GS請到了大疆的合作總監,讓他為歐洲的農民們介紹無人機技術在智能農業中的應用;農業工程師Nils會為玩家們講解智能農業示范工廠的工作原理。
如今,《模擬農場》作為一款游戲,早也超越了世俗對農場游戲的刻板定義,不斷地突破自我邊際。它為一群從不玩游戲的人提供了交流載體,從一種娛樂方式變成了產業的宣傳海報。
Telefarm農場
日本有一家叫做Telefarm的公司,借鑒美國的社群支持型農業的經驗,通過遠程有機農場的模式與游戲相結合,讓人們真實體驗到了現實中耕地的樂趣。
? 個性化定制
Telefarm基于客戶對CSA模式的認可,將互聯網技術與物聯網技術應用到農場之中,打造實體版的開心農場。會員可以通過電腦、手機或游戲機等方式對自己的農場進行操控,就好比經營開心農場或者QQ農場。
不過,要想實現這一目的,會員需要支付每月500日元的薪酬,這樣就能夠在Telefarm農場中獲得1平方公尺的土地。
為了豐富會員的樂趣,Telefarm農場網站上提供了多達50多種的農作物選項,包括菠菜、萵苣、馬鈴薯等。玩家可以在眾多選項之中選擇出自己喜歡或者需要的作物種子進行種植。而玩家選擇完畢后,則會有線下農人進行精心種植。
? 游戲農場同步操作
Telefarm有機遠端農場雖然可以當做是一款網頁游戲來進行操作,但是,這里面真的會發生土地干旱以及出現病蟲害、野獸襲擊等現象。這些現象會對會員玩家的農作物產量造成影響。而為了保護自己的作物,玩家在網頁游戲當中發現這一情況時必須選擇澆水以及滅蟲等選項。線下真人則會幫玩家完成這些操作(這里要提的是,病蟲害等出現是隨機的,所以會員需要時不時對自己的“農場”進行查看。)
在農場里,負責人也會不定期把農場情況拍成照片寄送給客戶,以加強玩家的體驗深度,進一步了解作物生長態勢和真實的農場實景,直到完成種植農作物的全部過程,既放心,又有趣。
不過,有一點和游戲中不同的是,Telefarm農場不會放縱會員對農場中的作物不管不顧,不會讓會員的作物發生災害。
? 貼心的后續服務
在農作物產品收獲之后,Telefarm有機遠端農場為顧客提供了兩種選擇,一種是收獲,即農場將種植成熟的農作物產品寄給客戶,另一種是放到Telefarm的商店售賣,把售賣的錢轉給會員,這樣避免了農作物的浪費,還讓會員多一份收入。
農場將日本樂天市場和Agricultrue合并在一起,命名為Ragri,作為直接連接農場農民和消費者的場所,通過合同培育、在線市場、就業支持等方式提供新的農業形式。
農場會向消費者提供“有機農產品”和“特殊栽培農產品”有關生產者相關作物種植的情況,以便讓消費者放心購買。
農業+游戲
虛擬與現實碰撞后的深度融合
農業+游戲,看似完全不沾邊的兩個業態融合在一起,卻可以產生出巨大的吸引力,其主要原因是抓住了創意農業的精髓——體驗價值。在游戲模式下,游客感受到的是浸入式體驗價值。在整體設計上,全操作環節用戶都身臨其境,不論是親臨農場還是遠程操作,都有充分的參與感,體驗性極強。跳出農業范疇,將現代青年熱捧的游戲文化和模式注入,用戶感受到的不僅是農業體驗,更有游戲體驗。
此外,人們的農業情結也是農業+游戲這一模式能成功的必要因素。農業是和自然打交道的,這個世界,沒有什么比從土壤里種出生命來更有意思的事了。種豆得豆,種瓜得瓜,這種因果關系貫穿于我們的生命,收獲的那一刻給我們帶來的成就感往往超過了游戲本身。可以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土地夢”,而這些游戲正好滿足了這種情結。
在當今創意為王的時代,農業+游戲用一種娛樂方式突破了年齡界線與圈層,在國內互聯網如此強大的背景之下,勢必會吸引越來越多的Z世代進入,并將熱情釋放在這一領域,實現創意農業的真正崛起。
文章來源:大地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