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行業新聞

地產調控放松,還有多大空間?

來源:明源地產研究院       作者:明源地產研究院       時間:2022-10-12


今年以來,政策放松的消息,大家已經聽麻了。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各地方今年發布的樓市調整政策,總共超過了700次,其中不乏一些熱點城市的重磅寬松政策出臺。幾乎可以說是,天天有新政。

國慶前,中央層面又一連出臺了三條穩樓市政策大禮包——

1、換房退個稅。9月30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公告,自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賣房后在1年內又重新買房的,可以對賣房時繳納的個稅予以退稅。

2、放寬首套房貸利率下限。9月29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布通知,今年6-8月房價環比、同比連續3個月下降的城市,在年底前可以自己決定新發放的首套房貸利率下限。

3、下調首套公積金房貸利率。同樣是在國慶假期前,央行決定,自2022年10月1日起,下調首套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15個百分點。這也是公積金貸款利率7年以來的首次下調。

頻繁的寬松政策,讓大家形成了一個印象,就是:

現在的政策已經應出盡出,非常寬松了。

甚至有人總結為四個字,暴力拉量。

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今天就來看一看,兩個問題:

1、目前的政策松緊程度,到底處在什么水平?

2、為什么頻繁的寬松政策,沒有讓地產行業走出低迷?未來的政策空間還有多大?

當下并非一味寬松

全國性政策依然非常謹慎

要看目前的政策松緊程度,可以對比一下2008年和2014年的政策情況。

2008年的主要調控放松政策是“三低”:

  • 低利率:房貸利率下限擴大為貸款基準利率的0.7倍;公積金貸款利率下調0.27個百分點。

  • 低首付: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2成。

  • 低稅費:2年以上的普通住宅,免征營業稅。

2014-2016年的主要調控政策同樣是“三低”:

  • 低利率:貸款利率下限為基準利率的0.7倍。

  • 低首付:

① 認貸不認房,只要已經結清貸款,非首套房家庭也可以按照首套房比例貸款。

② 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4成;公積金貸款首套房首付2成,二套房首付3成。

③ 不限購城市,首套房貸款首付降至25%,各地可向下浮動5%,二套房降為30%。

  • 低稅費:營業稅5年改2年。

對比一下2008和2014年的政策,可以發現,之前的政策都是大范圍、普適性、一刀切的,而這一輪的放松政策,明顯不同:

1、全國性的政策非常謹慎,基本都給出了范圍限制和時間窗口。

國慶大禮包中的換房退個稅政策,就是定向支持換房群體,范圍限制在賣房一年內重新買房的群體,時間則限制在明年年底之前階段性執行。

而且具體執行層面細則也很多,根據鏈家發布的免稅資格解讀,“賣一買一”必須在同一城市范圍,例如賣掉外地房源,購買北京房源的情況,就不在優惠范疇內。且必須是產權人自己重購,不能是配偶或其他親屬,對于認房又認貸的城市,新購房源都要按照二套房來貸款,首付比例基本在6成以上,雖然享受稅費優惠,購房成本依然很高。

放寬首套房貸利率下限,也設置了非常嚴格的執行條件。

首先是適用范圍限制,必須是房價連續3個月同比、環比均下降的城市,才能適用。根據國家統計局70個大中城市房價指數數據,目前符合條件的城市只有23個,基本都是三四線城市。

而且,時間窗口明確在年底之前,相較過去兩輪的一刀切式放松,這一輪的政策制定可以說是非常謹慎。

2、托而不舉,市場差的城市力度大,熱點城市依然很緊。

其實從過去的經驗來看,一線城市的房價漲跌幅,最能影響整體的信心和預期。每次全國性的政策放松,都是一線城市最先反應,然后向二三線城市傳導。

但是這一輪的政策潮,基本聚焦在低能級城市,有病的治病,沒病的不亂吃藥。

樓市下行壓力大的城市,大力寬松托底。10月份,不少城市房貸利率已經跌到4%以下,清遠甚至階段性的將首套房利率調整為“LPR-60BP”,調整后的首套房貸利率可低至3.7%。不少城市也已經全面放開限購,甚至部分二套房的首付比例都已經下調到20%。放松程度可以說非常大了。

但一線城市幾乎沒有放松,和過去比較起來,目前依然處于非常緊的階段。首付比例上,很多高能級城市二套首付比例依然很高,基本都在60%以上。而且在首套房認定標準上,“認房又認貸”,只要有貸款記錄,不管現在有沒有房和貸款,都按照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和利率標準,很多換房需求依然被壓抑。


3、又現“一日游”,放松的根本原則,依然是房住不炒。

其實,在7月底政治局會議和8月底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都強調了要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給地方穩樓市政策出臺加速。

那什么叫用足、用好呢?

9月份,蘇州對六區放開限購的政策出現“一日游”,同樣,青島的“二手住房不再限購”政策,也在出臺一天后就被撤回。可以看出,用足工具不代表無條件托市,放松還是有紅線的。

目前重點城市放松限購的政策,要么是區域性放松,要么是和生育、落戶、投親掛鉤,除了本身投資需求就弱的城市,徹底放開限購的并不多,和過去完全松綁的年份對比,依然是戴著緊箍咒的狀態。

總結起來,可以發現,目前的政策,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寬松。真實情況,是松緊并存。

結構上,針對自住需求的政策已經極盡寬松,通過定向政策,不斷調低門檻、給予優惠和補貼,利率已經降低到歷史低位。目的就是讓自住需求不要持續觀望,盡快上車,讓市場盡快熱起來。戳這里了解渠道管家,提升全渠道帶客量

另一方面,針對投資和投機需求,則依然很緊。投資需求旺盛的城市和地區,甚至是嚴防死守,限購、限貸、限價、限售無一放松,避免向市場傳遞錯誤信號,形成誤導。但也因此抑制了一些換房需求、改善需求。

政策空間還很大

關鍵是要走平衡木

政策不管怎么調整,“房住不炒”和不以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始終是國家的既定政策,也是各地調控的原則。

各個城市的政策,都力圖在“房住不炒”與提振樓市之間尋找平衡點,投資性需求要堅決擠出,消費性的自住需求是目前唯一的基本盤。

所謂的“穩預期”,就是穩消費預期,不是穩投資預期。不少從看空到看多,而是維持目前的房價,讓購房者相信未來房價不會大跌,結束無休止的觀望,加快消費性需求入場。

如何做到穩消費預期?

一是供應端要“保交樓”,動不動就爛尾,誰都沒信心。

所以,目前在“保交樓”方面的政策力度,還是比較大的。8月,住建部、財政部和央行就聯合出臺專門措施,通過政策性銀行專項借款方式,支持已售逾期難交付住宅項目建設交付。9月22號,首筆專項借款已經支付給遼寧省沈陽市。

另外,據報道,9月底,央行和銀保監會要求六家國有銀行(建行、工行、農行、中行、郵儲銀行、交通銀行)加大對房地產融資的支持力度,每家銀行年內至少提供 1000 億元融資支持,形式包括抵押貸、按揭貸、開發貸或購買債券等。也就是說,此次新增房地產融資支持至少是6000億,用來促進需求釋放和“保交樓”。

要知道,目前按揭貸款的額度其實非常充足,不是不夠,而是貸不出去。截至2022年6月末,房地產新增貸款累計0.67萬億,不到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占各項新增貸款金額的比例僅為4.9%,占比創近年新低。

這6000億新增支持,如果真的能夠執行到位,必然有不少會轉化為開發貸,對于資金困難的房企是一個利好。

二是房價預期和收入預期穩定。

現在的高房價就像一個飄在空中的氣球,過度吹氣會爆,過度泄氣會加速砸下來。必須要泄一點吹一點,穩住現在的高度,緩慢下落,同時一點點把地下的經濟基礎墊高。

穩定房價預期,就是政策托而不舉。針對房價下行壓力大的城市,工具箱一次性開到底,利率不設下限,讓房價不大起大落。

穩定收入預期,這個現在比較難。所以現在的政策,基本上把購房的持有成本(利率)降到最低了,并且給出時間窗口期,希望在短期內能快速起量,穩定市場信心。

四季度,大部分城市大概率還是繼續圍繞公積金、住房補貼、購房首付比例這些金融工具來提振樓市,為自住需求降低成本。和投資性需求相關的限制性購房政策,依然會相對謹慎。

要暴力拉量,其實不難。難的是既要提振,又不過度,平穩著陸。

政策空間還很大,工具也還很多,但很多手段,這一次大概不會再用了。

文章來源:明源地產研究院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