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行業新聞

從余村到魯家村,浙江鄉村旅游為何能一路狂飆?

來源:CTDU中旅聯       作者:CTDU中旅聯       時間:2023-03-14


談及鄉村旅游的模式與案例,一個繞不開的地方就是浙江,近年來,浙江的鄉村旅游產業一直走在全國前列,能夠當做示范標桿的鄉村旅游案例比比皆是,產業規模一路攀升,旅游業也成為浙江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之一。

僅從數據來看,浙江擁有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54家,民宿1.98萬家,就業人數超15萬,2022年度實現經營總收入514.6億元,全省農民收入中旅游貢獻率為11.5%,且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產業規模超千億,這些年浙江鄉村旅游為何能一路狂飆?首先我們先看下這兩個案例。

一樣的鄉村旅游

不一樣的鄉村運營

余村,兩山理論的發源地。


上世紀90年代初,余村炸山開礦、建水泥廠,迅速成為安吉有名的富裕村,財富的背后付出了沉重的環境和安全代價。2003年至2005年間,浙江全面啟動生態省建設,余村相繼關停了石礦和水泥廠,但村集體經濟收入因此急轉直下。

2005年,習近平同志到余村調研,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政府的支持下,余村開展植樹護林、復綠礦山、修復水庫等行動,大力修復生態環境,全面系統改造提升人居環境。村里結合村莊規劃,提出了“生態旅游、生態居住、生態工業”三區規劃設想,鼓勵村民積極發展農家樂,發展竹產業,同時,開展招商引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余村的景象也從“山是禿頭光,水成醬油湯”變成了“人在余村走,就在畫中游”。

當然,余村鄉村旅游產業也隨著市場需求改變而不斷拓展更新,2020年為了豐富旅游形態和產品,余村聯動天荒坪鎮和銀坑、馬吉、橫路、山河4個村,構筑“1+1+4”抱團發展格局,引入了咖啡館、主題民宿、文創體驗館等新業態;2022年5月,余村大景區建設正式啟動,合力打造世界級旅游景區。

余村以旅游產業帶動經濟增長的成效顯著,2021年,余村全年的游客量近90萬人次,旅游收入近4500萬元,村集體收入超過80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達6.1萬元,并且還獲評世界最佳旅游鄉村。

而浙江安吉魯家村更像一個逆風翻盤的案例。


一個鄉村發展旅游要么有風景名勝、特色文化,要么有古村落建筑、特色民俗,而最初的魯家村可謂“一窮二白”。

改變發生在2011年,浙江開始全面實施美麗鄉村建設五年行動計劃,魯家村完成了簡單的村莊綠化、村道硬化和污水治理等環境治理,極大改善了村莊人居環境,為后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底子,鄉村旅游起步離不開資金支持,該如何撬動各方資本的支持呢?

2011年,魯家村成功獲得了“美麗鄉村精品村”稱號,配套獎勵資金357萬,后期魯家村整合各級有關交通、河道、環境整治及涉農政策和項目,從2013年-2016年,魯家村共獲取項目資金1700多萬元。

政策資金顯然是不夠的,魯家村為了發展,發動鄉賢捐款獲得資金300萬元,同時利用村里原有的村委會辦公樓,建起了20幢商住樓,半賣半租得到300多萬元收入,同時依托村集體流轉土地8000畝,撬動20億社會資本進入魯家發展。

有了資金以后怎么發展鄉村呢?正巧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家庭農場”的概念,魯家村引入專業的文旅企業,共同組建開發公司,村集體占股49%,社會企業占股51%,構建“公司+村集體+家庭農場”的模式,通過市場化運作,讓田園變景區、資源變資本、農民變股民,三方共同建設并實現利益共享,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根據規劃,魯家村將原本拋荒的土地通過流轉的方式租給農場主,再結合每個地塊的功能和特色,建設了18個差異化的家庭農場,并花費3000多萬元打造了一條長4.5公里的環村觀光線路。游客乘小火車開啟農場觀光之旅,既能飽覽全村的自然風光,又能抵達各家農場,體驗采茶、果蔬采摘、越野賽車等項目的樂趣。


一系列改變之后,魯家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從2011年的1.8萬元到2019年的490萬元,人均收入從2011年的14719元到2019年的42710元,村集體資產從2011年的不足30萬發展到如今的2.9個億。

政策扶持

是鄉村旅游發展的基礎

無論是烏村還是魯家村,浙江鄉村旅游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

早在2003年,浙江省就作出了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的重大決策,不斷提升鄉村的環境與景觀、設施與服務、產品與業態、治理與保障水平。據統計截止2019年,浙江省省級財政、市縣財政累計投入村莊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的資金分別超過600億元、1200億元。


到2017年6月,浙江省提出大力發展全域旅游、積極培育旅游風情小鎮、推進萬村景區化建設,提升發展鄉村旅游與民宿經濟,開啟“萬村治理”向“萬村景區化”的發展,并且協同文旅農等多部門共同推進,省文旅廳與省農辦牽頭制定《浙江省萬村景區化五年行動計劃(2017-2021年)》以及相關指南、管理辦法,明確目標、分解任務、落實政策;設區市文旅局為責任主體,全面負責萬村景區化工作;縣(市、區)文旅部門負責基層輔導、組織初評,鎮(鄉、街道)相關部門負責組織與申報。

針對鄉村旅游發展,浙江各地市、縣(市、區)也有一定的獎勵政策,例如對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分別出臺了10萬元至100萬元不等的資金。

為了進一步規范鄉村旅游市場,今年浙江也發布了《浙江省鄉村旅游促進辦法》,將于5月1日起正式實施,重點對鄉村旅游新業態的安全問題,明確經營要求、細化標準,填補鄉村旅游新業態監管空白

可持續發展

離不開多方參與

浙江鄉村旅游的成功除了政府支持以外,也源于多方參與。


首先是農民,鄉村旅游是為了緩解“三農問題”,農業是核心、農民是主角,缺少與脫離任何一方都不行,農民主動參與、共享收益才能推動鄉村旅游的可持續化發展,并且農業也是鄉村旅游的關鍵一環,例如“余村農耕”開發了油、米、茶、筍、菌干等五種類型的產品,打造了“余村油禮”“余村大米”等系列產品IP,通過構建游客賞景、農事體驗、品嘗和購買為一體的農旅融合產業閉環,提升余村農業品牌影響力和農旅產品附加值。

其次是引入社會資本,一能緩解鄉村發展的資金壓力,二可以通過社會資金帶動擴大有效投資。

最后是引進專業的團隊,通過頂層設計,可系統整合鄉村資源,打造差異化業態,避免內部競爭,依托品牌打造、活動策劃等進一步擴大鄉村旅游的經濟效益。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浙江的經濟實力、地理位置等都是不可忽略的因素,總而言之,浙江鄉村旅游之所以能一路狂飆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頂層設計、特色打造、業態規劃、商業模式等內容非常值得大家去借鑒學習。

文章來源:CTDU中旅聯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