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央行進行了2024年首次降準。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安排,從2月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
降準對于房地產行業將帶來哪些影響?降準過后,與房貸相關的LPR會否迎來下調呢?
“降準+白名單”
形成政策組合拳
2月5日下調之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大約是7%。值得關注的是,以往的降準基本上都是調整0.25個百分點,而這次下調的幅度達到了0.5個百分點,超出了市場的普遍預期。
對于此次降準對于房地產行業的影響,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稱:“本次降準將為市場提供更多長期資金,增加資金流動性,進一步降低資金成本,推動經濟良好運行。同時,也將為化解房地產風險提供資金支持,有利于房地產行業修復,穩定市場預期。”
值得關注的是,當前,各地房地產項目“白名單”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據媒體報道,截至1月底,26個省份170個城市已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提出了第一批房地產項目“白名單”并推送給商業銀行,共涉及房地產項目3218個。商業銀行接到名單后,按規程審查項目,已向27個城市83個項目發放貸款共178.6億元。
在此背景下,降準可以和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配合形成“組合拳”。一方面,降準釋放了“源頭活水”,激勵銀行放貸;另一方面,隨著各地“白名單”的落地,銀行得以“精準滴灌”房地產項目,這兩個政策相結合可以進一步為房地產行業提供資金支持。
據新京報記者梳理,按照目前公開融資需求和房地產白名單項目的11個省市來看,其累計涉及1775個項目,總融資需求已超過3700億元。面對“白名單”上千億元的融資需求,銀行跟進的效果決定著此次房地產項目“白名單”落地的實際效果。
“關鍵點在于如何結合‘三個不低于’以及‘房企白名單’制度,更好地推進房地產風險出清。”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認為:“降準效果還需要通過商業銀行的存貸款循環派生來實現。”
除了支持“白名單”項目融資外,降準還可以與其他政策聯動,發揮“多管齊下”的作用。比如,中國人民銀行也新增了5000億元凈新增抵押補充貸款(PSL)額度,用于支持“三大工程”的建設。
對此,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今年市場的一個特點是,需要銀行貸款投放的重點領域多,且資金到位的迫切性高,包括房地產開發貸款、保交樓支持、房企流動性支持、城中村和保障房等貸款支持等,所以降準對于各類房地產細分領域具有積極的支持作用。”
2月份LPR
會否實現聯動?
今年1月份以來,已有多地繼續下調首套房貸利率。根據貝殼研究院數據,截至1月中旬,1月份百城首套主流房貸利率平均為3.84%,百城中有60個城市首套房貸利率已進入“3時代”。
在降準之后,與房貸利率緊密掛鉤的LPR是否會跟進下調也成為市場關注的方向。今年1月PLR為1年期品種報3.45%,5年期以上品種報4.20%,已分別連續6個月及8個月不變,基于此,業內對于年內LPR下調的預期也增強。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1月24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4年1月25日起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利率將由2%下調至1.75%,這些舉措有助于推動LPR下行。
對于本月LPR會否下調,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在降準釋放萬億元流動性、定向降息以及前期存款利率調降的合力作用下,2月份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調降的概率加大,推動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在總需求磨底階段,出于逆周期調節,下調MLF(中期借貸便利)利率的可能性也依然存在,但2月份是否調降尚存不確定性。”
在政策持續放松下,降準也會利好春節樓市。目前,已經有上海、廣州、東莞、洛陽等多個城市陸續出臺樓市新政,包括放松限購、調整住房公積金、房貸利率、加大契稅補貼、購房補貼力度等。
嚴躍進表示:“降準對于購房市場也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其代表了寬松的信號,尤其是有助于各地銀行扎實落實降低首付和房貸利率的操作。這對于2024年購房需求的提振等都有積極的作用,也對于春節假期的購房市場帶來直接的支持作用。”
文章來源:新京報V房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