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旅游的內涵及特點
森林旅游是指人們以森林、濕地、荒漠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及其外部物質環境為依托,所開展的觀光游覽、休閑度假、健身養生、文化教育等旅游活動。這種旅游形式直接或間接地利用森林風景資源,以旅游為主要目的,開展多種形式的野游活動。這些活動在有效的管理措施下運行,并以生態環境、經營者、旅游者和社區居民四方共同受益為目標,達到環境、社會、經濟持續和諧發展。
森林旅游具有資源依賴性強的特點,是以森林景觀、動植物資源、附存自然環境及相關人文景觀等旅游資源為基礎形成的一種“資源型”旅游方式。其資源具有可持續性(可再生)與脆弱性(承載力)、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緊密結合、森林環境與珍稀野生動植物物種多樣性、功能多重性(旅游、林下經濟、加工)、增智性(科普價值)等特征。
從經營管理的角度來看,森林旅游還具有自然性,這主要體現在生態環境和文化環境的自然原始性,以及特種旅游項目或線路設計、經營的自然原始性。同時,森林旅游也強調保護性,即在旅游活動開展的同時,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確保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森林旅游發展的動因
(一)森林資源和環境優勢是牽引力
所謂的牽引力是從旅游目的地角度著手的,即發展森林旅游必須具備可以吸引游客的、支撐開展森林旅游的要素:森林資源以及所在的環境優勢。
從森林旅游的定義可知,其開展所依托的最基礎也是最核心的資源便是森林資源。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中分布范圍最廣、生物總量最大的植被類型,是“綠色基因庫、物種寶庫”。森林地景內包括林相、古樹名樹、奇花異草等植物景觀與一些鳥獸魚蟲等動物景觀等共同構成的生物景觀,奇峰怪石等地文景觀,溪、泉、瀑、潭等水域風光,霞光異彩、云霧冰雪等天象與氣候景觀,以此為依托可以開展很豐富的旅游項目。并且森林旅游目的地能夠阻隔噪音、調節小氣候,給人們創造一個清新幽靜的自然生態環境。所以說森林資源及其所營造的氛圍和所處的區域環境是森林旅游發展的主要牽引力。
(二)游客的需求是驅動力
在這個快節奏、都市化的時代,隨著城市人群生活壓力的不斷加大,其心理亞健康狀態不斷增多,最終致使人們開始追尋真正可以得到內心靜謐和增強體格為一體的環境氛圍,森林旅游也正是在這樣背景下應用而生。
在生活節奏加快的同時,人們對于生活的合理規劃期望增高,充分利用閑暇時間進行休閑放松成為都市人的集體愿望,促進了城市周邊周末雙日游的興盛。黃金周、節假日、帶薪休假等都為旅游業的發展帶來更多的希望,森林旅游業也從中受益。
此外,交通的便利以及可支配收入的增多,讓游客對森林旅游目的地有了更多樣化的選擇,促使森林旅游開發者發掘更多樣化的游玩項目與業態,從而吸引更多游客光顧。
森林旅游目的地營造案例
(一)森林康養
1、內蒙古阿爾山氧心森林浴道
阿爾山氧心森林浴道位于阿爾山市火車站東側2公里,與阿爾山地標性建筑國際論壇中心遙相呼應。該景區立足“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以森林康養為主打產品,分段打造了枕木步道、火山石步道、松針步道等不同特色森林療浴步道。最終形成了1條騎行環線、1條步行環線和蘑幻廣場、青鳥驛站、帳篷客、雕刻叢林、林蔭園、瑜伽冥想等9個休閑體驗組團。組團中融入了文創售賣、叢林藝術、DIY工坊、瑜伽冥想、自助露營、摩托騎行等20余種消費業態,是一個融合了沉浸式森林康養、科普研學、避暑度假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康養度假圣地。
氧心森林浴道的建設,不僅保留了原始森林的風貌,還充分考慮了游客的體驗和舒適度。整個景區被劃分為多個區域,包括騎行環線、步行環線以及休閑體驗組團。騎行環線全長12公里,沿途風景秀麗,適合自行車愛好者挑戰自我;步行環線全長6公里,適合散步和慢跑,感受大自然的寧靜與和諧;休閑體驗組團則提供了豐富的娛樂設施和服務,滿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在氧心森林浴道,游客可以選擇不同的路線和活動,如林間漫步、瑜伽、冥想、攝影等,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此外,景區還提供專業的森林浴指導和健康咨詢服務,幫助游客更好地享受森林浴帶來的益處。
2、黑龍江省九峰山養心谷森林康養
九峰山養心谷位于黑龍江省伊春市金林區,為國家4A級景區。伊春市近年對深耕森林生態旅游主業作出了系統部署,以森林康養為主攻方向,豐富產品、業態、服務供給,構建全譜系多元化旅游產品供給體系,推動旅游從資源依托型向高端高效型轉變。
九峰山養心谷就在這個過程中完成了由單一的生態觀光游模式向“吃、住、行、游、購、娛、養、研”綜合要素齊備、康養主題鮮明的功能型景區的轉型升級。九峰山養心谷景區的養生文化主要體現在其“九養”文化上,涵蓋了情志養、環境養、運動養、飲食養、順時養、經絡養、辯證養、細胞養、音藥養等多個方面。這種全面的養生理念,讓游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能體驗到健康的生活方式。
九峰山養心谷現已發展成為以森林康養產業為主導,林下經濟產業、現代農業齊頭并進,藥膳研發、研學教育、中藥資源鑒賞、藥用動植物科普等多業態融合的綜合型景區,入選成為國家林草局林下經濟發展典型案例。其“森林+康養”“森林+中藥”“森林+農業”“森林+養殖”“森林+教育”“森林+體育”“森林+旅游”的多產業布局,受到廣大游客的認可。
(二)森林風景道
1、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
近年來,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積極推進森林風景道建設。2023年2月,福建成立森林風景道旅游聯盟,提出要以“一道一帶一區”的空間規劃布局展開森林風景道建設,做大做強做優森林旅游新興業態。武夷山市聚焦武夷山國家公園,積極融入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建設,不斷優化生態空間格局。
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有4252平方公里的面積,擁有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迷人的自然景觀、豐富的自然遺產、富集的生物多樣性。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是南平推進建設環帶新風景的一條“流動風景線”,也是國內首個設立的風景道之一。它全長251公里,途經武夷山市、建陽區11個鄉鎮40個村,串聯起燕子窠、青龍大瀑布、朱子林、考亭書院、建盞文創園等近60處“打卡點”。
武夷山市全力推進環帶建設,將該風景道打造成為環帶沿線最美的風景道,為全市的綠色高質量發展打造新引擎、增創新優勢、塑造新增長極。風景道的建設不僅提升了當地的旅游品質,也促進了當地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帶動了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提高了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三)森林夜游
1、黑龍江三道關國家森林公園夜游
三道關國家森林公園位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的西北部、張廣才嶺安紡山脈之末,距市區20多公里,公園總面積8000公頃,隸屬牡丹江市三道林場。公園群峰高聳,森林、奇石、河溪、怪峰等自然景觀獨特,動植物資源豐厚,林地面積占總面積的85%以上。
公園以現有自然景觀為依托,以“霧溪秘境”為主線,新建沉浸式夜游景觀帶,運用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設計步入唐風、幻影森林、電音廣場、七彩長廊、霧溪秘境、霧溪仙境等特色主題,讓燈光秀成為可看、可賞、可玩的沉浸式夜間景觀新業態。并引用全息投影等技術,增加互動,游客置身其中可以充分體驗從“只聞其聲”到“身臨其境”夢幻美妙的過程轉換,享受從“只見其影”到“親力親為”怡然自得的角色轉換。同時,將休閑、體驗、娛樂、美食巧妙融入其中,打造集文化、游覽、消費于一體的時尚潮流藝術夜游空間和網紅打卡目的地。
(四)森林營地
1、云南騰沖康藤高黎貢帳篷營地
康藤營地位于高黎貢山國家自然保護區五公里外的山谷,平均海拔約2300米,是康藤品牌的第三個作品,籌劃了近十年。高黎貢山位于怒江西岸,被聯合國列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圈,是萬千動植物棲息的家。營地建設以不破壞保護區一草一木為原則,用可拆裝重復使用的鋼架,在護林巡防通道上空搭建懸空棧道,最終形成如今的高黎貢營地。
營地的設計充分體現了對自然環境的尊重和保護,在高貢山枝繁葉茂的森林邊緣,1000米長的高空棧道順山勢起伏延展,康藤高黎貢帳篷營地將15頂自然探險風格住宿帳篷與5個公共空間抬升到了樹梢之上。以尋找動植物留存之諾亞方舟為主軸,入口被設計成“諾亞方舟的艙門”,寓意保護自然,以更好地融入自然。
在康藤高黎貢帳篷營地,游客不僅可以欣賞到醉人心魄的美景,還可以參與各式各樣的活動,如營地下午茶、手磨咖啡體驗、花草紙制作、植物油墨拓印、飛蛾觀察與辨認等。這些活動既能讓游客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度過時光,也能讓他們更深入地了解和體驗自然。
此外,營地臨近密林之中的南方絲綢古道,有多條越野與徒步線路將高黎貢山中的留存古道、古寺古剎、古村落、烽火遺址串聯起來,游客可以沿著這些線路徒步,充分感受森林與人文風光。
文章來源:匠工營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