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綜合體的大店綜合征
來源:飆馬原創 作者:飆馬 時間:2018-10-19 08:53
商業綜合體的大店綜合征
國內大多數的商業綜合體,在招商的時候都希望招進具有知名品牌影響力的主力店,希望借助主力店的品牌作用來給自己商業體帶來龐大的客流,增加業績。這樣的思路咋一看確實是符合商業體發展的規律,但是在飆馬中國商業地產機構來看未必。
首先,主力店的業態定位是否與項目整體的定位是一致的?其次,主力店是否符合發揮項目整體的商業價值?對此我們可以簡單的分析一下主力店的利和弊。利:主力店可以利用品牌的影響力帶來眾多的客流,區域商圈中的亮點,形成主力店效應,讓許多商家入駐,減輕招商壓力,占用樓層面積較大,貢獻一定比例的租金等。弊:附加條款較多,要求給予裝修補貼、要求提供大規模的免費車位、卸貨區、通道,占據商業項目最好的位置,租金較低且租期時間長,將一定屬于自己的區域再轉租給別的商家,客流專屬性強,難以與其他商戶分享客流,連帶風險高,一旦撤離將會引發商家連鎖的撤場等。通過這些簡單的分析,相信很多人都可以看出主力店弊的一面其實一點也不容樂觀,不能只看到主力店利的一面,商業體的開發商必須要一分為二的看待主力店會帶來的影響,并對此保持警惕,積極應對可能會類似于上述分析中出現的問題,避免后續運營出現主力店店大難掌控的現象,拉長項目投資回報周期。
有些商業氛圍以及商圈影響力不是很強大的情況下,一旦發生主力店撤離,運營管理方如果沒有及時的啟動招商來填補落下的主力店空置,將會引發連鎖式商家撤場現象。安徽合肥某個商業項目,地段位于老城區核心位置,通地鐵,百盛撤場之后,商業體發生了商家集體撤場的現象,甚至商圈都陷入癱瘓狀態,最后不得不進行全體改造,引入兒童業態,只做以兒童為主的商業。因此開發商在招商的時候想引進主力店,就要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篩選出符合條件的主力店商家,與符合條件的主力店商家進行洽談, 可以在前三年商業培育期內適當的給予主力店部分優惠政策,如適當減免租金、廣告排位、允許一定區域比例的轉租等措施。可以多接觸幾個與項目定位吻合的主力店,綜合對比分析哪個更加的符合項目定位,發揮出項目的整體商業利益,再綜合對比分析對方提出的要求和條件,看看哪一個是商業體最能接受的,這就需要招商團隊給力了,當然也不能給招商團隊施加太大的壓力,避免招商團隊只注重短期利益而敷衍完事。
飆馬中國商業地產顧問機構認為,商業體在引進主力店的時候,要慎重選擇外資主力店,近年來全國各地都出現外資主力店發生關店撤場的情況,有些外資主力店只要一定期限內盈利不理想就會立刻關店走人,這對項目的整體影響比較嚴重,消費者和投資者以及普通商家都會出現信心上的波動,因此,引進外資主力店一定要權衡各方面。其實從另一方面來看,商業體也不是非要主力店不可,廣州一家著名的商業體業績非常突出,但是該商業體卻沒有主力店,而是有較多的次主力店。目前國內大多數的商業體布局有主力店模式、主力店加次主力店模式、無主力店模式,這三種模式。絕大多數的開發商都會選擇前兩種模式,其實開發商也可以成立自己的主力店,很多當地的連鎖超市,營業業績絲毫不差于品牌連鎖超市。
飆馬中國商業地產顧問機構認為,商業體在引進主力店時候一定要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做到權衡利弊,切勿過于看重某個主力店,被主力店商家牽著鼻子走而忽視項目的整體商業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