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日本又一存量改造項目“面世”。它不僅以230米的高度刷新澀谷地區最高建筑紀錄,位于其頂層的室外展望廣場也是亮點多多。其商場部分更揚言要打造成“世界上最新潮的商業綜合體”。
它,就是與著名的澀谷交叉路口相連的澀谷站大廈(Shibuya Scramble Square)一期(東棟)。
據了解,該項目建筑面積約18.1萬平方米,擁有地上47層、地下7層。其中,B2-14F為商場,15F為產業交流空間,17-45F為辦公室,45-47F為觀景設施。
澀谷站大廈一期(東棟)樓層結構圖
開業當天,吸引了眾多消費者前往,特別是觀景項目,排起了長隊。
東京最大規模的TOD街區改造
眾多重磅商業綜合體來襲
說到澀谷(Shibuya),熟悉日本的人對它并不陌生。澀谷曾是全日本、甚至是全亞洲的潮流發祥地,年輕人愛逛的時尚圣地,與新宿并稱“24小時不眠之街”。
但近十多年以來,與更具優勢的新宿相比,澀谷漸漸衰落。為了讓澀谷重返昔日繁華,借著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契機,東京政府正在開啟“百年一遇”的大規模“澀谷復興計劃”,以澀谷站為中心約85萬㎡TOD街區的改造將是東京迎接奧運會到來的重中之重。
今年年底開始,澀谷區陸續有新的商業綜合體亮相,今天開業的澀谷站大廈一期(東棟)是其中之一,大廈另外兩棟(中央棟和西棟)也將啟動改造,預計于2027年完工。此外,澀谷PARCO 將于今年11月22日迎來升級改造后的開業,多功能綜合型大廈東急PLAZA澀谷、澀谷FUKURAS也將于12月5日以全新面貌面世。
2027年的澀谷站周邊地區預想圖
1.澀谷 HIKARIE,2012年4月已開業;2.澀谷站街區(SHIBUYA SCRAMBLE SQUARE ),東棟于2019年11月1日已開業,中央棟、西棟預計2027年改建完工;3.Shibuya Stream大廈,2018年9月已開業;4.澀谷站櫻丘口地區;5.Cerulean Tower,2001年已開業;6.道玄阪街區(澀谷FUKURAS、東急PLAZA澀谷),將于2019年12月開業;7. SHIBUYA Mark City,2000年已開業;8. 澀谷十字路口
隨著這些新商業體的到來,澀谷將發生巨大的變化。目前,澀谷面對的主要是10—20歲的年輕人,而澀谷站大廈則致力于吸引30—40歲的消費群體,再加上接下來要開業的澀谷PARCO、澀谷FUKURAS 兩個項目對澀谷的消費沖擊 ,讓澀谷未來的消費群體年齡層擴大到10—40歲。
此外,澀谷站大廈還吸引了很多日本有名的IT企業,就連Google也在不久前搬到旁邊的大廈。澀谷正成為日本的硅谷。
“長”在車站上的綜合體
日承接客流超300萬
澀谷站周圍的人流量有多大?被稱為“世界最繁忙”的澀谷十字路口就位于澀谷站的前面,這個繁華的路口每天約有250萬人經過。而澀谷站作為日本東京重要的中樞車站之一,匯集了4大地鐵公司9條線路,每天換乘人數超過300萬人次,是僅次于新宿站的東京第二大交通樞紐。
澀谷站大廈前的十字路口
澀谷站大廈位于澀谷站上蓋,大廈的下方便是大型換乘立體廣場,低樓層直接通往澀谷車站的各條線路,項目與車站一體化的天然區位優勢,必定會為其商業帶來巨大的客流量。
日本最大室外展望廣場
只有澀谷高空才能欣賞到的非日常空間體驗
地上47層、地下7層的澀谷站大廈(東棟),建筑高度約230米,比澀谷之光高50米,一躍成為澀谷區最高的建筑。
周圍的藍天及城市景觀映在大廈玻璃外立面上,也是澀谷街頭一面亮麗的風景墻。而大廈內部的各種玻璃設計裝置,現代感十足的同時,充滿藝術感。
其中,45~47層的“澀谷sky”里設有的室外展望廣場更是項目的最大亮點之一。
室外展望廣場面積達2500平方米,是日本最大的室外展望空間。在這里,消費者不僅可以一覽著名的澀谷交叉路口以及整個澀谷區,還可以眺望東京塔、晴空塔以及100公里以外的富士山,成為日本又一旅游“打卡”新景點。
此外,室外展望廣場還設計了多個不同的觀景場景,讓消費者可以換個“姿勢”享受美景。
● 有巨大的落地玻璃墻,讓你仿佛“零隔閡”地俯瞰澀谷街頭的Sky Edge:
● 有可以“放飛自我”地躺在觀景的“網床”—Cloud hammock:
● 有舒適的沙發區域與綠茵的草地區域:
● 還有可感受地球幅員遼闊的裝置—Geo Compass:
圖片來源:北國網
● 以及18臺裝點天空的探照燈—Crossing Light,日落后的點燈主題隨季節進行變化:
如果遇到下雨或下雪等天氣也無需擔心,因為在46層還設有室內觀景臺,它不僅可以眺望觀光,里面還結合了空間演出功能,擁有“Time River”、“Parallel Windows”以及“Data Scape”三大主題曲,為消費者提供全新的體驗。
此外,46層還設有咖啡廳、酒吧以及禮品店。顧客可以一邊觀景,一邊享受咖啡美食,還能順便挑選伴手禮。
升級版的wework
刷新未來辦公新方式
澀谷站大廈(東棟)的另一大亮點,便是位于15層的共創空間 SHIBUYA QWS,以“讓澀谷走向世界,成為匯集各種可能的十字路口”的理念打造一個互動商業社區空間,這里讓企業、大學生、政府結合在一起,為創新提供場所,鼓勵年輕人創業。
目前已有5所日本高校和一些公司參與到SHIBUYA QWS中。
SHIBUYA QWS由四部分構成:
● SCRAMBLE HALL:可供200人同時使用,這里有講臺,有屏幕,可以讓大家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 PROJECT BASE:提供移動桌椅以及黑板,參與者可以進行小組討論。
● CROSS PARK:是SHIBUYA QWS最中心的位置,主要提供開放式的辦公空間。
● SALON:有大廳和獨立的房間,促進工作交流與商談。
日本本土品牌占大數
“接地氣”又不失人氣
澀谷站大廈(東棟)的地下2層到地上14層為商場空間,面積累計約32000㎡。其中,地下2樓到1樓是甜點、熟食外賣專區及超市,1樓至14樓為零售。
16層的空間匯聚了213家店鋪,全部與大廈同期開業。其中,7家品牌首進日本,45家首次在澀谷區開店,還有37家全新品牌。無論是高端品牌,引領時尚的潮流品牌,還是便利店,都能在這里找到。
不過,除了一些名牌精品之外,澀谷站大廈(東棟)主打年輕、潮流,引進的品牌以平價的品牌為主,且多數是日本本土品牌。
東急百貨橫跨5層設店
日本大型連鎖百貨店東急百貨,在澀谷站大廈(東棟)里打造了四大業態的門店,大約有120家店鋪。
● 熟食外帶美食街 Foodshow
以“食品主題公園”為概念的東急 Foodshow 進駐B2和1層,打造日本新銳個性美食廣場。
● 女裝精品店 428-224
位于4樓的428-224是以“SHIBUYA FASHION PARK”為主題的女裝時尚精品店,匯聚了日本國內外約50多個設計師品牌。
● 時尚區 +Q GOODS
位于5樓的+Q GOODS,每天銷售約2000種女鞋,匯集歐美、日本代表性包包品牌,以及一些精致的日用品。
● 美妝區 +Q BEAUTY
位于6樓的+Q BEAUTY占地約600㎡,集結了40個美妝品牌以及圍繞“美肌”四個變化主題的POP UP STORE。
日貨扎堆,日本文化風格強烈
14樓的 GOOD DESIGN STORE TOKYO by NOHARA:一家日式雜貨鋪,以創意設計產品為主,專門展示獲得Good Design大獎的產品,澀谷店是繼2017年丸之內商場開張的店鋪之后的第二家店。(日本Good Design Award 是亞洲最具權威性及影響力的設計獎項,有“東方設計奧斯卡獎”之稱。)
11樓的 Tsutaya Bookstore(蔦屋書店):日本知名連鎖書店蔦屋書店,澀谷新店以“旅行”為主題收集了2萬冊書籍,還首次開設收費休息室。
11樓的中川政七商店:已有300多年歷史的日本雜貨店代表性品牌,在澀谷站大廈(東棟)開出全日本最大的旗艦店。
10樓的東急手創館:產品以日制的生活用品為主,這是該品牌在涉谷區的第二家店。
TOD模式在日本發展已久,澀谷區更是長久以來的“代言者”,這次,澀谷站大廈展現了存量商業改造又一個成功樣本,也讓我們看到了商業項目往豎向復合發展的更多“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