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比盒馬鮮生晚一年面世,超級物種的發展步伐卻毫不遜色,其第一年的開店量便超過了盒馬起步兩年開店數量之和。(注:超級物種2017年開店27家,盒馬2016年、2017年共開店23家。)
2018年,超級物種進一步加快開店,全年新開46家門店,新進駐了7個城市,完成一線城市的布局,并加速下沉二三線城市。期內,超級物種不斷優化商品結構,以增強消費者的黏性,同時還推出新物種和開發新場景,自身競爭力得到進一步增強。
然而,加速開店與頻推新物種,仍未能讓超級物種擺脫發展窘境,“虧損”依然是它繞不開的痛。在連虧三年后,永輝超市毅然決然把它“剝離”了。
開店47家 未能完成年度開店目標
據統計,2018年,超級物種開店46家,約為2017年開店27家的2倍。值得注意的的是,在永輝2017年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超級物種計劃開出100家門店。但據證券日報報道,在2018年11月,永輝超市在互動平臺上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超級物種開店計劃有所調整,從年內開店100家調整為開店總數100家。
然而截止2018年12月底,超級物種總門店數量為73家!換言之,在永輝調整年度開店計劃后,超級物種還是未能完成目標!
門店布局再拓七城 加速下沉二三線城市
2018年,超級物種共新進駐了7個城市——廣州、佛山、揚州、莆田、寧德、泉州和寧波。值得注意的是,上述7個城市,除了廣州、寧波,其余5個城市均為二三線城市。超級物種加速下沉二三線城市的戰略非常明顯。
超級物種在加速下沉低級城市的同時,也在大力搶占消費潛力巨大的一線、新一線城市。據統計的數據顯示,2018年,超級物種在一線、新一線城市落地的新門店達34家,占門店數量的74% ,占比較2017年的63%有所上漲。
優化商品結構 增強消費者黏性
去年2月,超級物種在佛山首店引進了合作物種“蜜思沙拉”,提供沙拉等輕食產品,并推出了超級物種自有品牌——超級U選,包括優質肉類、鮮蔬、干貨等商品。
除了佛山店,超級物種北京安貞門店的商品結構也有所調整,引入更多生鮮品類、自有品牌商品等,同時壓縮低溫乳制品、日配商品比例,加入更多能夠滿足日常生活基本需求的商品品類,最終將零售板塊占比做到50%以上。
超級物種雖然采用“零售+餐飲”的運營模式,借力體驗業態吸引了不少客流,但作為傳統零售企業永輝超市孵化的物種,其零售根本基因不會改變,售賣商品依然是它的主要功能,這一點從超級物種的門店商品結構調整也能看得出來。
孵化新物種 推出超級研習社、永輝私廚
超級物種除了繼續“開拓疆土”,還進行了創新,孵化了新物種——超級研習社和永輝私廚,并在福州、上海進行內測。
據悉,超級研習社主要在于產品和技能的培訓,它正轉型升級為一個向外開放的體驗式業態,未來或會對行業開放,承擔企業和個人用戶服務,或開放一些體驗式課程。永輝私廚則由超級物種孵化而來,定位類似中高端、社交化餐飲一站式服務綜合體,具備私人訂制餐飲服務、咖啡吧、內部團建等功能。
不難發現,超級研習社、永輝私廚與超級物種的定位有著極大的差別。超級物種更像是零售場所,超級研習社、永輝私廚則更像是一個體驗空間。
開發消費新場景:電影、電競主題店,機場商業...
2018年,超級物種頻頻牽手熱門IP,不斷打造消費新場景:
“跨界”faceu激萌:超級物種與faceu激萌進行跨界合作,結合超級物種的特色“生鮮”食物,將海鮮、水果等化身為“卡通人物”,將門店打造成“拍照打卡地”。
跨界電影IP:2018年8月至9月,超級物種先后與《愛情公寓》、《影》合作推出主題店,不僅在門店擺滿了電影里的經典擺件,還在線上線下同步開啟了“愛情食物戀”等營銷活動,以更年輕、更多元的方式,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到店體驗。
涉足電競:去年12月22日,超級物種與KPL達成授權合作,雙方將圍繞主題門店、定制商品、賽事內容等展開全方位重量級合作。在超級物種60多家主題門店里,從商品、工坊設置、到觀賽區、互動體驗,都跟KPL紅藍電競元素充分結合。
瞄準機場商業:2018年9月14日,永輝云創與福建叁山依水投資合資成立福建云旺科技,雙方分別占股60%與40%,注冊資本1億元。
據《第三只眼看零售》分析,叁山依水投資具有操盤機場商業的運營背景,永輝與它進行合作,可以為超級物種拓展新的消費場景。若超級物種機場店開出,采用鮭小魚形式售賣商品,不失為永輝提升供應鏈穩定性及運營效率的保障。
持續虧損、慘遭“剝離”
2018年12月4日,永輝超市宣布將所持永輝云創20%股權轉讓給永輝超市、永輝云創創始人張軒寧。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后,張軒寧在永輝云創的股權比例增至29.6%,為第一大股東;永輝超市在永輝云創的持股降至26.6%,為第二大股東。
而永輝云創是運作永輝超級物種的主要載體。
據永輝近年的財報數據顯示,2016年、2017年,永輝云創分別虧損1.16億元和2.67億元,2018年前三季度虧損增至6.17億元,累計虧損達10億元。永輝云創的持續虧損,已經讓永輝超市“吃不消”。
永輝2018年上半年及第三季度的利潤均同比下滑,這是其近7年來首次出現半年報業績下滑。鑒于此,永輝超市終于下定決心,將永輝云創剝離出去,頗有“壯士斷臂”的意味。但也有人認為,永輝云創被剝離到“體外”孵化,除了減輕了永輝超市的壓力,亦有利于超級物種等創新業務更靈活的發展,如有利于后期的外部融資。
結 語
于超級物種而言,其在2018年的發展并不算十分順利。
盡管全年開店數量較2017年有大幅上漲,超級物種還是未能完成年度開店計劃。此外,永輝云創被永輝超市“踢出局”,無疑讓超級物種的發展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然而,超級物種去年陸續推出超級研習社、永輝私廚,并牽手熱門電影IP、KPL等打造新場景,足見其本身也是具有比較強大的創新能力。永輝云創改走“獨立孵化”的路線后,預計將繼續展開外部融資,這也意味著超級物種能繼續獲得資金進行發展。
“分家”后的第一年,超級物種能否闖出一片新天地,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