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德集團自創的共享辦公空間C³在凱德·國正中心正式亮相。這是凱德在中國探索未來辦公方向的創新實驗田,旨在為優質創業團隊提供靈活的辦公空間、優質的資源鏈接平臺。同時契合創新轉型戰略發展需求,在深耕房地產業務的同時,凱德將深拓數字化會員平臺和智能項目管理,跨界科創領域,全面推進“智在城市生活”理念。
據了解,凱德·C³面積約2700平方米,設立于擁有傳統辦公空間的國正中心,凱德自主開發,管理和運營整體項目的優勢突顯而出。這也就意味著,初創企業能夠在同一項目中,依據企業規模的發展,靈動布局辦公空間。部分創業公司規模擴大后,可以輕松選擇項目內的傳統辦公空間;同時國正中心原有的租戶知名的上市公司bilibili,除整租一棟辦公樓外,也在C³租用聯合辦公空間,以適配部門業務擴張新需求。
在共享辦公空間C³啟動儀式后,凱德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林明彥、凱德中國首席執行官羅臻毓、凱德商務首席執行官梁靜儀、凱德中國首席投資官潘子翔接受了媒體群訪,就凱德集團未來3-5年戰略目標、凱德集團近些年的轉型方向及創新業務等做了最新解答。
啟動儀式現場圖
未來發展大方向:擴大并優化資產組合、打造深度溝通運營平臺
林明彥表示,在接下來的幾年,凱德將有兩個主要的大發展方向。第一個重心是實體物業的投資組合,將持續擴大并優化集團的資產組合。另一方面,凱德希望跟客戶有更多深度的互動、交流,為客戶打造更具體驗感的運營平臺。
展開來說,運營平臺主要包括:建立全球化的服務公寓運營平臺;完善商場管理平臺,將在不同的門戶城市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以C³為代表的辦公領域等。
為了發展好這三個運營平臺,羅臻毓補充道,目前凱德已經建立了一個比較完善的、綜合的經營管理體系,未來集團將更關注整體的體驗和客戶的需求。一方面,凱德正建立起智慧型購物中心和辦公樓,比如通過“凱德星”這一平臺,成功地把凱德體系內,覆蓋商場、辦公樓、住宅、服務公寓、倉儲等超過10億人次線下互動串聯起來;另一方面,凱德正在轉變理念,把商場和辦公樓的租戶當成合伙人,創造“社群”的概念,服務好消費者及辦公樓內的員工,真正滿足他們的需求。
凱德的改變:更關注客戶的需求
在從房地產開發商到服務商的轉變中,凱德自1994年進入中國市場后就一直在順應市場而改變。潘子翔稱,凱德很大的一個變化就是不再是純粹拿地造房子的階段,而是發展成為房地產生態圈內提供附加值的優質服務商。凱德內部有個共識,就是把自己當作整個房地產生態圈的一份子而不是只提供硬件做房東,集團將不僅僅滿足客戶辦公、居住、購物等簡單的需求,更將成為整個房地產生態圈的重要一環。
林明彥補充:“我們更關注客戶的需求,凱德作為房地產商,不僅僅是提供實體,更多的是充實里面的內容,豐富其內涵,提供更好的服務。”
出售20個商場:出于戰略部署的考慮
2018年初,凱德集團以17.059億新元(83.65億人民幣)向萬科、印力、Triwater三位買家出售了中國20家購物中心項目公司的100%股權及相應負債。
對于此次大型資產出售,羅臻毓在本次采訪中解釋道,出售這20個商場主要是出于戰略部署的考慮。因為凱德在初期收購了多個資產包,商場遍布中國多個城市,相對比較分散。而目前,凱德主要聚焦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慶、武漢這5個城市群,所以整體的調整也會圍繞這5大城市群發展部署。出售之余,對于有提升空間的優質物業凱德也會考慮買入,比如在廣州收購了樂峰廣場,這與集團聚焦五大核心城市群的戰略是吻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