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恩咨詢公司(Bain & Co.)聯合意大利奢侈品協會(Fondazione Altagamma )近期發布了《全球奢侈品市場監控報告2019年春季版》。報告顯示,20歲出頭的中國“Z世代”消費者正成為奢侈品行業不斷崛起的強大力量。消費者的消費模式從擁有轉變為使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租賃或購買二手商品的方式獲得使用權,未來二手奢侈品市場將存在無限可能。
近幾年,閑置奢侈品交易平臺的興起大大促進了二手奢侈品交易的發展。除了以售賣二手奢侈品起家的寺庫,近年來一個新的二手奢侈品消費平臺轉轉也得到了眾多“Z世代”消費者的擁護。同時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和騰訊也在布局二手奢侈品領域,他們正在等待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的爆發。
如今消費者對二手奢侈品的接受度和認可度都有所提高,除價格因素外,多數消費者表示更愿意購買二手奢侈品交易市場中的限量版、中古貨、專柜斷貨款式等。
二手奢侈品電商投資界人士稱,二手奢侈品作為二手行業的一大賽道正處于高速發展的態勢。來自 ThredUp 的年度報告顯示,有 71%的消費者計劃在未來增加購買二手商品的支出。
數據顯示,去年二手奢侈品市場增長勢頭迅猛,歐洲二手奢侈品交易額占奢侈品總交易額的一半。在美國地區,二手奢侈品寄售網站 The RealReal 于去年7 月宣布完成 1.15 億美金 G 輪融資,與Gucci、Prada等行業第一梯隊奢侈品牌合作,并計劃在今年下半年公開募股。據悉,目前The RealReal 已向候選的財務顧問和承銷商發出邀約,以安排今年的上市計劃。
而中國的二手奢侈品市場的潛力遠遠大于美國。早在2017年,中國消費者的奢侈品銷售額在全球市場總銷售額占比就已達到32%,排名第二為美國占22%,第三為歐洲占18%。
報告顯示,繼2017、2018兩年的強勁增長后,全球奢侈品市場的增長已經逐步趨緩。按不變匯率計算,受益于中國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今年全球奢侈品包袋、高端時裝和美妝的全球銷售額約增長4%-6%至2710-2760億歐元。貝恩預計,從2011到2026年,中國二手奢侈品存量將達3000億元,每年呈20%左右的增長態勢,超過同期奢侈品市場的增速。
記者了解到,在諸如北京等一線城市中,淘二手奢侈品的現象越來越普遍,買家大都為女性白領,月薪過萬,喜歡奢侈品。但隨著二手奢侈品市場的興起,問題也隨之產生。在采訪中,北京白領馬女士向記者表達了自己的顧慮,二手奢侈品的價格便宜很吸引人,但如何確保商品是正品,這一點是關鍵。
中國的奢侈品鑒定領域行業標準缺失,監管處于真空狀態,缺乏權威第三方機構成為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發展的巨大阻礙。閑魚拍賣奢侈品業務負責人郭卒力曾表示,“我國閑置奢侈品行業一直面臨著市場假貨橫行、從業者魚龍混雜的窘境。”
業內人士表示,二手奢侈品平臺入行門檻普遍偏高,對從業人員的要求相對嚴格。而二手奢侈品鑒定真正走上正規需要有足夠數量的高水平專業人員支撐。
記者了解到,目前傳統二手奢侈品交易平臺的發展仍然參差不齊。一些專做二手奢侈品交易的平臺能夠做到品質保證。如寺庫旗下二手奢侈品交易平臺轉轉,為用戶提供奢侈品鑒定服務。顧客購買的每一件奢侈品都是經鑒定師鑒定后再出售的,但仍有一些平臺出售的商品品質難以保證。根據消費者反映,在一些平臺出現過商品成色參差不齊、價格不透明、保真力度不夠、售后服務缺失等情況。
除了買家權益的保證,賣家的權益保證也需要提高。記者了解到,在一些二手閑置平臺上,有不少賣家被“坑”過,當商品寄出后,有的買家會以商品受損、商品不滿意等理由退貨,在退貨過程中被買家掉包。
與歐美、日本等國家相比,中國的二手市場還處于早期發展階段。業內人士表示,對于閑置物品交易市場來說,難的不是如何將市場做大,而是如何保證雙方交易的公平公正性。很大程度上講,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的繁榮與鑒定領域行業的完善息息相關。